話說赤眉投降後的轉天,劉秀在洛水邊展開了盛大的閱兵式,令赤眉君臣共同觀禮。
劉秀檢閱部隊期間還玩了一把造型,對樊崇等人說:山東小哥們都服不服啊?不服我放小哥們走,咱接著比劃。
劉書記的一句話嚇得樊崇徐宣這幫趕緊磕頭表態: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我們自打出長安東門時就打定主意把生命獻給國家和人民了,只是害怕消息洩露被手下人搞破壞,所以我們跟天兵天將作對是為了跟手下們演戲啊!現在好不容易離開了虎口找到了慈母,您像大海永不乾涸,我們要永遠緊依著您的心窩,祖國媽媽可別再逗小的們了。
這種教父般的調侃,劉秀比諸葛亮早使了二百多年,不過有時候這種話其實還是要少說,因為你萬一像諸葛亮那樣碰上孟獲那種特殊物種需要打七次才認慫的,你就很麻煩了。
因為你眼下根本沒有人家諸葛大丞相得瑟的資本。
不生產歷史只做歷史搬運工的羅貫中先生在搞這段藝術創作時,入戲的劇情背景非常合理,各方面考慮的很足。
孔明先生在雲南搖扇子時,東面跟孫權和好了,北邊漢中一堵誰也不願意來,由於開國那幾仗打的相當硬氣,蜀漢對曹魏的軍事震懾相當強,曹丕一心一意的要發展大魏國水軍力量跟孫權死磕,覺得要得蜀必須得從水路進兵,所以孔明先生可以專心致志的陪孟獲玩。
但劉秀此刻的現狀卻很不樂觀。
因為他的革命大後方出現了頂級叛亂,南陽老區也出現了派誰去也擺不平的大神,曾經掃平的青犢等農民軍又一窩蜂起來了。
環顧四周,危機四伏。
劉秀是中國歷史上非常具有轉折性意義的一個人。
這個轉折,不同於傳統意義上給歷史大轉折的領導們,這個人牛在壓平了兩件本該在這個時代就歷史拐道的超級大事件。
一件事,是「儒家」的「邪教問題」。
王莽這位「教皇」幾乎是以把當年女媧娘娘補得那塊天又給捅破了的節奏讓全天下範圍內生靈塗炭,人口減半。
老小子的不是總扯「仁義禮智信」嘛!
我們全村咋都「儒」進亂葬崗了呢?
更關鍵的是,物證俱在,當年鼓動扯淡的那幫儒生的簽名都還在呢,根本沒法洗。
沒有劉秀,儒家的未來問題將會非常難辦,功過雖說由後人評說,但人家當代人是不會這麼輕易就被糊弄過去的。
是劉秀,以不可複製的個人神話與大佬話事人的至高地位,艱難的引導全國人民團結一致向前看了。
如果儒家提早三百年崩塌了,今天的中國,很有可能會不再是我們看到的這個樣子。(關於「儒家」的續命問題,我們「黨錮之禍」時會細講)
另一件事,在於他將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三國時代」繼韓信當年一念猶豫後再次推遲了兩百年。
三國鼎立之前,中國歷史曾經有兩個時間段特別有發展成三國,甚至群雄割據大亂局的趨勢。
第一次,是楚漢爭霸的尾聲,韓信拿下了齊地觀勝敗。
第二次,就是這次劉秀的光武中興。
當年的第一次歷史轉折點,關鍵人物是韓信。
劉邦項羽打了好幾年,實際上天下大勢的最終走向,是在兵仙手裡。
韓信占領了東秦之稱的齊地,刀頂著項羽的腰眼,再加上他的作戰水平基本上穩定在神仙打架級別,所以他站在哪一邊,對於最終的天下歸屬具有著決定性的意義。
別看劉邦根據地硬實力天下無雙,但對面倆神仙要是組團了,您還是接著當野兔子吧。
韓信如果當初聽了項羽和蒯通的,那大概率就是三國東西鼎立了。
但永遠架不住人家劉老三命好。
第二次,歷史轉折點,就是今天了。
這次大亂局中,最大的主角和上次一樣,是另一個劉老三。
不過這次的主動權,掌握在了劉家自己手上。
劉秀本人,就是這個時代的「兵仙」。
所以說,亂世中的破局關鍵點,永遠是最能打的那個。
這個時間段如果沒有劉秀,歷史會有以下推演:
1、天下很有可能不止三分。
2、西域很可能會在這個時間段徹底失去。
3、大乘佛法極有可能在公元一世紀這個關鍵窗口期無法東來。
4、本土的道教很有可能因此無法得到佛門的啟發與借鑑。
5、儒釋道的三家融合以及三國開啟的玄學萌發都將會全都亂套,中國人的信仰之路將會不知何去何從。
如果中國人的信仰並沒有在東漢末年開始的小冰期前完成前期的引入萌發與鋪墊,在氣溫驟降後胡馬不可避免南渡之時,中國這個文明古國很有可能會像那三個歷史遺蹟一樣被文明斷絕!
所以說歷史走到今天的「光武中興」,這塊印象中「食之無味」的雞肋,絕非「棄之可惜」那麼簡單。
在赤眉鬧騰關中,鄧禹一再吃癟,馮異最終成功擦屁股的這一年多的時間裡,中原發生了很多事情。
一進26年,也就是赤眉剛剛打進長安給玄漢銷戶口的時候,劉秀這邊就天天摁倒葫蘆起了瓢了。
山東巨寇刁子都被手下部曲幹掉了,刁子都的餘黨在檀鄉匯集被稱為「檀鄉賊」,十餘萬之眾開始渡過黃河往河北禍禍。
這股巨寇的到來,還禍動起了河北南部的心,魏郡、清河、東郡這幫站隊趙漢沒趕上當年劉秀髮家紅利的當地豪族開始反覆。
劉秀派出了吳漢率王梁等九將軍去平,在鄴東漳水大破檀鄉賊,十餘萬眾皆降,隨後又派王梁、杜茂帶兵安撫魏郡、清河、東郡三郡。
領略到劉秀巨大實力的河北「南豪」們開始再次合作,迅速的「悉平諸營保,三郡清靜,邊路流通」。
26年正月十七日,劉秀罕見的大封功臣。
此時距離劉秀單幹不到兩年,登基不過半年,天下此時群雄並起「革命尚未成功」,但劉秀罕見的在「同志仍需努力」的時候就正式兌現革命分紅了。
當年劉邦出了名的會用人,不過是開了一堆口頭支票,真正的股東分紅大會是在統一之後才開的。
劉秀這麼急急渴渴的就分上紅了,其實有著他的苦衷。
在這個豪族的時代,元帥們有著太多的選擇權了,你這個老闆不抓緊開出價碼把心都安撫住了,指不定哪天讓別人就高薪挖走了。
這幫老兄弟們全都被封了頂配的列侯,每個人的封賞幾乎都是歷朝代所難以想像的大手筆,像鄧禹、吳漢,居然被分了四個縣,大概相當於1/5個郡左右。
而且這四個縣並非是別人地盤上的「虛封」,比如孫權大雞賊封周瑜南郡太守讓他跟荊州玩命去,于謙他爸爸蒙古國海軍司令找到海當時就上任。
人家劉秀這是厚厚道道實實在在的轄區內「實封」,而且極其貼心。
比如頂配代表的吳漢那四個縣就都在發跡創業的河北地區,鄧禹那分紅則給了南陽老家,而且寓意非凡,劉秀封鄧禹為「酇侯」。
這個侯的上一個主人是誰呢?
蕭何同志。
雲台將首從這時就已經潛規則定下來了。
有文化你說多可怕,分錢分的都那麼鴻雁傳情。
這份分紅方案出台後,很多儒家博士就諫言:太多了!古者封諸侯不過百里,強幹弱枝國家才能治理!這傢伙四個縣四個縣的往外扔不合法治!
這也整好給了劉秀表態度的機會:「古之亡國皆以無道,未嘗聞功臣地多而滅亡者也。」
劉秀表達了本公司的發展理念,同志們好好干,我是明白人!
劉秀用自己的高姿態穩住了所有的頂梁柱們。
不過,劉秀卻還是眾口難調的惹怒了一些功高無法再賞的人物。
比如他河北的幾個幕後大金主。
最早鬧意見的,是劉秀起家時最早最重要的出資人,真定王劉楊。
劉秀得到密報,劉楊要造反。
劉楊也不得哪整了本讖書,上面有這麼一句話:「赤九之後,癭楊為主」。
啥意思呢?
漢代以火為圖騰,這是「赤」。
劉秀是劉邦的第九代,這就是「九」。
他這個「楊」的脖子後面長了個瘤,古時候管這叫「癭」。
「為主」就不用解釋了。
綜上所述,他認為,劉秀之後,該輪到他了。
於是他開始進行籌劃,整合真定當地勢力,還和「綿曼賊」(真定附近匪幫集團)搞串聯,為自己的接班做準備。
這種事向來是傳的很快的,劉秀很快就知道了,於是派人去調劉楊進京,結果劉楊連城門都沒讓傳令的特使進去。
這種政治信號已經基本確定人家要脫離你的英明領導了。
劉秀於是派了和劉楊有親戚的河北老鄉耿純前去。
這回名義上是前將軍耿純持節巡查幽、冀二州,所過之處聽取各地王、侯建議,組織召開民主生活會,進一步加強秀漢集團的政治建設,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打著這個幌子,耿純這回算是進門了。
串親戚來的耿純看起來很厚道,結果把劉楊兄弟們都給蒙過去後,在一次沒有一點點防備的宴會上,把沒有一絲絲顧慮的劉楊和他的領導班子全體都誅殺了。
然後耿純在龍潭虎穴中神色安詳的走了出去,整個真定被一傢伙給打懵了,無人敢亂動。
劉秀隨後迅速跟上了中央的處理意見和人事安排:劉楊同志自絕於人民,但功勳國家不能忘記,親人家屬在此次事件中立場鮮明旗幟堅定,特封劉楊之子劉德繼任真定王,餘罪不予追究。
劉秀耿純的這齣雙簧算是把這次大亂扼殺在了搖籃里。
這次算是見機及時,但劉楊的此次謀逆潛在層面透露出了一個信號:人家對革命的分紅不滿意!
還是那句話,這是豪族時代,每一個階層安排不明白,人家都會讓你好看。
劉楊為啥不滿意呢?
因為人家是10萬武裝的真定王,縣級別的分紅我可不看在眼裡,你劉秀準備給我幾個郡呢?
說話啊!都分了紅了,咋我這沒動靜呢?
我還是接你的班吧。
劉楊代表的超級豪族僅僅是個開場秀,劉秀沒多久接到了自開國以來最恐怖的報告。
漁陽大佬彭寵反了。
彭寵的反叛,令劉秀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
因為根本平不了。
從南往北打,向來就費勁,彭寵的漁陽占有幽州地利,而且鹽業礦產豐富軍費向來不用愁。
而且,更可怕的是,那個地方有著整個帝國最可怕的軍事力量,漁陽突騎。
彭寵是為何而反的呢?
準確說雙方都有責任。
劉秀在河北大定後,曾經對河北的各種流寇展開了大清掃,後來為了統一幽州的指揮領導,劉秀下令:任命朱浮為幽州牧。
這個任命令很多人都不滿,因為這個朱浮無論是成分還是功勞,全都沒什麼說服力。
朱浮是史書中比較罕見的沒有介紹詳細早期資料的中興將領,只知道是當年高祖老區的沛縣人,早早就跟劉秀幹革命了,武將有文才,劉秀對他有偏愛,沒見啥戰功的朱浮第一批受封時居然拿到了三個縣,而且劉秀對他極其信任。
他有載的第一個官職是「大司馬主簿」,那位大司馬,是吳漢。
結合上面的「無檔案」+「高封賞」+「吳漢主簿」,朱浮很可能是劉秀的「特科+監察」部門幹部,朱浮很可能是劉秀最早派去盯住幽州派總司令吳漢的。
後來又派他盯住了整個幽州。
劉秀當初的考慮,是要派一個自己放心,而且在河北並無實力關係但有政務能力的人來總體協調幽州事務。
但這讓當初出兵出錢出糧食在劉秀最困難時幫了劉秀的彭寵很不平衡,而且彭寵在和劉秀會面時,並沒有出現劉秀抱著彭寵大哭大喊「沒有你咱這星星之火就沒法燎原了」的感人場景,而是淡淡的,很客氣的一種君臣之禮。
這再次讓彭寵心懷不平,總是和祥林嫂般的叨叨:大王難道忘了我的功勞了嗎!
後來掃平了河北,劉秀在諸將勸諫下即皇帝位,當初彭寵的小弟,像吳漢、王梁都位列三公,而彭寵卻沒有加升。
彭寵更加憤怒,嘆道:「我的功勞應當封王,陛下難道忘了我嗎!」
彭寵比較倒霉,因為按照劉秀的性格,按彭寵的革命貢獻,給他一個王應該是沒啥懸念的。
之所以沒給,是因為劉秀是個有政治綱領的明白領袖。
劉秀在中興的整個過程中無論遇到多少硬茬,人家都遵照了當年的祖制。
高官厚祿可以,但「非劉姓不王」!
這樣不忘初心的國運肯定會有天佑的。
因為人家從來就沒有忘記自己走的是誰的道路。
劉楊那確實是個特殊案例,他是劉家人,但已經是王了,真定已經是河北的最雄鎮了,再賞就該變成怪物了,但劉秀對彭寵安排的還是正經很不錯的。
當時的河北因為各種戰亂,除了上谷和漁陽外,幾乎都殘破不堪了,漁陽在當時不僅是軍事強區,還是經濟特區,不僅靠海出鹽,還產礦。
我沒給你王的「名」,但我給了你王的實,對你的不升不降不插手漁陽其實就是默許了你彭寵的漁陽王的資格了。
沒錯,你是在革命關鍵時做貢獻了,但你參加革命其實不就是為的這個嘛!
鹽你隨便賣,礦你隨便開,全漁陽都是彭氏製造,你說還能讓我咋樣開支票呢?
這個道理,人家上谷的耿況懂,但彭寵就沒有琢磨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