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非關投資理財,內容是我在方格子的創作成績與心得。
先跟訂閱本寫作專欄的夥伴致歉,由於我的職業是股東,在方格子的創作主要是投資理財,本專欄的發文頻率就比較低了,因此訂閱費用也不高。我只能用閒暇之餘 + 靈光乍現之時發表本專欄,但我可以肯定的是,內容都是親自經歷的實戰
開始以前,我建議訂閱夥伴也包括純追蹤的夥伴從這裡找我過去的文章,大部分是公開的。內容不保證實用與正確,但我確定我一直在成長,下面的成績或許能證明這點,也感謝大家一路的陪伴
這篇要分享我方格子最新的經營成果與心得,包含:
免費文 TOP 1 及其廣告分潤、數位商品半個月賣出 25 份、分享數位商品雲端檢核表|承熙方格子23/12/1經營報
本寫作專欄主要分享如何在網路敲鍵盤賺錢,歡迎用每季 75 元或每年 200 元訂閱支持,進入後在【一年 200 元與承熙一同在「寫作」路上成長奔馳】方案中,再選擇季訂或年訂閱即可喔
我是 2019 開始在方格子發表文章,因為一直有投資,所以發表投資心得,也因為發表投資文是種「寫作」,所以也分享寫作心得;2021 成為職業股東後,主要工作是投資,投資之餘上來方格子發文分享
以投資文為例,研究投資已經很花時間,怎麼還能發表 5 年 90 萬字這麼多呢?
因為方格子的文章編輯器很好用,讓投資變得有效率。舉例,我看到一份幾萬字的研究資料,我要閱讀、整理與分析,但我畢竟 40 歲的人記性有限,那編輯器可以登打、編輯和重組,於是我邊看資料邊把心得寫下。初稿完成後,重頭到尾看一遍重點是否都已呈現?最重要的是「我的觀點」是否周延是否有說服力?
因為方格子,讓這些事情變得有效率,所以我感謝方格子
還有個重點,我是文科出身、學歷史的,那些股票投資財報數學我都很弱,除了我的自學與克服,也很感謝在方格子這裡遇到貴人指點,就是網友們留言指出錯誤或不足,然後我再去翻書、Google 或問人
當然我更感謝正在收看的你,讓我知道文章有人看 ( 瀏覽量 )、有人喜歡 ( 愛心留言與收藏 )、有人願意付錢給我 ( 訂閱或斗內 ),總之是我的文章有價值。在投資之餘,過程中同時在方格子創作也有收入,真的很感恩
對職業股東的我而言,方格子給我的意義不只是收入這塊,更是利用方格子平台醞釀、整理、打架 ( 腦袋 )、驗證以及交流,幫助我投資賺錢以及寫作的成就感。在方格子的收入我不定期捐出部分所得回饋社會,例如下面的 3500 元是賣出 44 份數位商品的收入
在方格子單純寫、單純抒發或以文會友也很好,只是我認為大部分方格子作者都有各自工作 ( 應該啦 ),創作時間寶貴,那麼如果寶貴的創作能帶來收入、cover 一些生活支出,會很棒,所以本寫作專欄強調現金流、寫作收入、內容有價等等觀念和技巧
到這裡你知道,我在方格子創作主要聚焦賺錢,談的都是流量、粉絲和現金流,所以如果不喜歡,請取消追蹤沒關係的,謝謝過去以來的支持
下面進入正題
截至 2024/2/28 我方格子個人帳號累計 2327 位追蹤者,沙龍則是 1K,為何差了 1300 人?我認為主要是我 2019 就開始使用方格子,2021 追蹤者 1 千、2022~2023 約 2 千,而沙龍是 2023 (?) 問世,可能原本追蹤者不熟悉沙龍。不要緊,追蹤我或沙龍都能接收文章
以上 5 個 ( 包含但不限 ) 我認為「觸動」最重要,因為追蹤者 ( 以下稱粉絲 ) 來來去去,「留下來的」才是真粉絲,或叫鐵粉。而鐵粉,才是貢獻現金流的主角
我提供服務給粉絲、粉絲以金錢給我報償,讓我有更多能量繼續提供服務,這是種交易
說回觸動。舉個例子,A 和 B 都有開啟訂閱,粉絲數分別是 2K 與 1K,但訂閱數是 200 人和 700 人,轉換率是 10% 和 70% 差很大,關鍵是什麼?我認為是「觸動的本事」
再舉例,電燈開關,房間是一直有電的 ( 指粉絲 ),直到觸碰開關後燈才會亮 ( 被訂閱或斗內 ),開關就是「觸動機制」。
我們最後一段再說觸動機制
我沙龍累積 500 多人付費訂閱,有效訂閱人數 100 多人,沙龍收入是由訂閱收入+數位商品收入構成,2 月份收入為「10,213 元」,實際收入 7,539 元
1 萬元是我最高紀錄,是里程碑所以才有本文。到這裡也可以知道,我的被續訂率並不高,例如累積 500 人訂閱中有效訂閱 150 人,則續訂率約 30%;也就是說,每 10 位訂閱的人中有 7 人會 Say goodbye。正因如此,我的文章最重要課題是:「提高品質」,這是我時刻思考的。好品質的內容才能幫助更多的人
我標題說今年預計粉絲可達 3 千,理由是「投資很夯」,我投資文分享的股票不少都創新高連帶使粉絲和訂閱增加,粉絲 3 千是合理推測。我們看 2/28 方格子投資版,目前有 2900 位作者累積 6 萬篇文章
所以說我是主張想要粉絲或有賺錢的寫作不要挑投資領域以外的地方嗎?不是喔,因為寫作要有收入共同關鍵是「內容價值」,可以想像上面那 5 點
再舉個例子,2/20 我去台中三井逛誠品,發現逛投資書架區人數沒有比其他書架的多。我意思是,只要內容有價值,是否受歡迎或賺錢跟內容的種類是沒直接關係的
先感謝大家的愛戴,我的《根基財報分析懶人包》電子書從 2023/11 上架到 2024/2/28 中午累計賣出 50 份,謝謝 ( 上圖排首位的商品沒標示售出份數,我就厚臉皮自稱第 1 啦 XD
電子書是我的小孩,小孩受人喜愛,身為父母的我繼續努力積福德,2/23 我把賣出 44 份的實際所得公益捐款略盡薄力。不管未來賣幾份,都捐
上一段說「只要內容有價值,跟內容的種類沒直接關係」,從方格子數位商品銷售排行來看似乎無法支持這個看法,但第 3 名是跟投資無關的,並且再看 4~10 名是 Notion、Excel 各類工具、語言學習和小說,可見能販售出去的種類很多元
因為大家製作的數位商品不同,要分享心得不容易有共同點,所以我之前這篇公開分享的數位商品檢核表 ( 雲端免費下載 ),主要是步驟上的策略上的,例如事前規劃、訂價思考和行銷等等,如以下 3 表,其中關於「行銷」在這篇有更多說明,當時上架 1 周賣出 24 份我認為跟那篇提到的技巧有關
我不是說我有多厲害,雖然我公開說賣出多少份都捐款有利於行銷商品,但說要捐款是 2/23 的事,說之前已經賣出 44 份
這裡要補充一點,我知道有上架數位商品的夥伴大多沒多少粉絲,也沒透過自媒體或廣告曝光促銷,可能覺得賣得好的是有很多粉絲的緣故。我無法反駁,但你可以聽聽下面這段:
承熙我東海大學歷史系畢業,自高中起就痛恨數學,數學成績吊車尾,出社會後痛恨數字,包含工作上的 EXCEL 和股票的財務報表,大約 20 年前投資共同基金賠錢。之後我在想,到底為什麼數字跟我有仇?明明 1+1=2;5 的二次方等於 25 這些就夠用了,為什麼數學要這麼複雜?後來我不買基金改買股票,然後去買財務報表方面的書來瞎研究,再然後就是開頭說的在方格子邊研究邊寫文章,慢慢地學,粉絲也慢慢累積
你看數位商品本來第一名的 SK ( 我不認識他 ),根據商品頁介紹他曾任職頂級外資 PB 和法人投資顧問,FB 是證券經紀商。從學經歷來看,財經專業性我地板他天花板,何況他粉絲 3K 比我多
我不是要你花時間去累積粉絲,畢竟你時間可能沒我多,但我們可以共同努力的是:「提供一份品質優良的商品或服務」,下面會說
我想起本專欄兩前年製作的下面那張圖,是用來「探索自己在網路該分享什麼」的,那時網友問我該不該繼續寫部落格?就是說,如果現在我們打算 ( 或已經 ) 在網路寫作,該用什麼標準來篩選出合適的領域,這兩標準是「專業」和「興趣」,篩選結果有 4 個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