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刀友前往關西旅行途經和歌山市,在某一間骨董店意外買到一振「肥前国河内大掾藤原正広」長刀,而且還附有白鞘及刀裝。心想在這種鄉下地方竟然會有這種名刀出現,真是被他撿到漏了,因此而沾沾自喜。
旅行結束後,帶著此刀去拜訪另一位收藏家刀友,沒想到這位朋友看完刀後,竟然說「虧你常常在研究日本刀,竟收到這種東西,這是一把偽銘刀啊!」。此時,刀友的腦中有如平地一聲雷。收藏家朋友進一步說明,肥前刀的長刀的刀根落的是太刀銘(刀刃朝下配戴,銘刻在刀根朝外那側)這把刀則是刻在相反位置。正廣落款的手癖是偏右上,而此刀銘刻手癖則是偏右下。頓時這位刀友不禁搔搔頭,心想自己是不是旅行途中太興奮,導致「暈船」了。此疑問刀押形如下:
相信當事人一回家後,已經將該把刀與真正肥前正廣的押形或照片進行過比較,注意到以上幾點,才確定為贗品。
觀察過這把刀的押形,確實是正廣的偽銘刀。而且不是很老的贗品,大概是大正到昭和時代之間的贗品,更是一個對肥前刀不怎麼研究的偽造者所製造的偽物。為何這樣說?因為正廣的真正刀,刀根鑢目是筋違鑢(斜切狀),而這把刀押形所見到的則是切鑢(水平狀)。
因為肥前刀本家「忠吉」刀匠的關係,認為肥前刀刀根銼痕全部只有水平狀切鑢的人還真不少。
值得注意的是有部分肥前刀旁系鍛冶如吉家、正廣、行廣、忠國等等名刀匠作品,刀根銼痕是斜切的筋違鑢目。
而且,正廣、行廣、忠國等三工的初期作品刀根銼痕更是斜到快接近大筋違,令人感到力道強勁的筋違鑢目,隨年齡增長作品更趨成熟後,才是目前常在他們作品中看到的筋違鑢目。因此自押形來看,只看到鑢目不用再看其他部位,就知道這不可能是一把真正的肥前正広。
接下來再看看這把刀銘刻的部分。傳統上肥前刀匠在長刀上會落「太刀」銘(如前圖標準刀肥前國忠吉),也就是佩太刀時刀刃朝下,面對外面的那一側,脇指則會正常的只落刀銘,也就是佩刀時刀刃朝上,面對外面的那一側。
例外情況會出現在二尺至二尺一寸左右長度的刀,由於這類刀型被定位為大脇指,故刀匠在落款時依然會落刀銘而非太刀銘。
這個偽銘的字體與初代正広完全不一樣。初代正広的落款的手癖是偏右上,而此刀銘刻手癖則是偏右下。而且,這個偽銘的字體還真的非常生硬,原則上每個刀匠都習慣於自己落款,無論刀匠本人字跡多麼糟糕,也看不到如此生硬的落款。
在外地旅遊時,心情比較放鬆,加上身上帶有大量現金時,在「難得出現這樣一把名刀,難道要眼睜睜錯失良機」強烈的心理作用之下,滿腦子只看到刀身好的部分,即使眇到可疑點也是被「就算有點不對也無所謂」想法說服自己並把它買下來。
奉勸在外地旅遊購物時遇到心儀已久的「對象」,如果有些許可疑之處或不確定其真實性時,請務必小心。另一個在外地旅遊犯下類似錯誤原因,是因為認為相同物件在大都市骨董店裡是討不到便宜,鄉下的小店才撿得到漏。所以,不要特別追求便宜貨。
回到本題聊一下正廣,正廣家族從寬永時代的第一代,一直到明治時代的第十代,一直都是從事鍛冶工作,每一代都用同一刀匠銘鍛造刀劍。(不過第三代正廣是終生使用「正永」銘)
因此,即使作品是正廣的真品,如果刀根沒有落紀年銘,往往也很難斷定為哪一代的作品。基本上鑑定時每一代正廣都是透過受領銘和刀匠銘綜合來判斷代別,而每一代正廣似乎都是有意以「廣」字刻法下功夫,故也可以用「廣」字做為代別判斷標準。
各代的「廣」字,可分成刻意書寫的「廣」(以下稱草頭廣),及一般正常書寫的「廣」(以下稱書體廣)字,分別如下圖:
初代及五代用的是書體廣,而二代及四代則採用草頭廣。若再加上受領銘後,草頭廣若是加上「河内守」是為二代正廣;若是加上「河内大掾」是為四代正廣。而書體廣若是加上「河内大掾」是為初代正廣;若是加上「河内守」是為五代正廣。
據說六代以後就沒有受領銘了,實際看到的作品大部分都只有刻「肥前國正廣」刀匠銘,而且由於製作數量很少,所以想根據銘文去確定六代以後代別,較為困難(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