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整個歷史來看,60年代絕對是音樂和藝術活躍的黃金時期,美國的嬉皮熱潮通常被視為文化爆炸的起點,但如果你把目光投向更南方:巴西、秘魯和巴拉圭等地興起的音樂風格,與美國相較其實毫不遜色,特別是在巴西湧現出了大量新興藝術家,例如若昂·羅隆(João Zenon Rolón)也就是人們熟知的法比奧(Fábio)。
從他人眼裡看來,法比奧就是注定要在音樂界大放異彩的人,1946 年出生於巴拉圭,無論走到哪裡都能汲取靈感,沒過多久,他就搬到了巴西定居。
60 年代,巴西音樂經歷了一個異常動盪的時期,獨特的 Bossa Nova 之聲開始與迷幻搖滾等現代音樂融為一體,法比奧在開始自己的音樂生涯時,就非常倚重這種Bossa Nova 和搖滾樂合二為一的創新音樂。
不可否認,當時很多音樂家都習慣將兩者結合在一起,這讓法比奧的努力顯得相當不起眼。然而,他接續將美國靈魂樂和放克音樂的獨特風格也融入其中,使自己的音樂作品更具特色。據說,法比奧是透過巴西音樂家蒂姆·馬亞(Tim Maia)向他展示山姆·庫克(Sam Cooke)的歌曲而接觸到這些過往無從得知的音樂類型。
在此之前,法比奧幾乎只演唱家鄉巴拉圭的歌曲,偶爾也會有一些標準的巴西搖滾樂。憑藉著對放克和靈魂樂的熱愛,他開創了巴西樂壇前所未有的音樂風格,但當時,前兩者的場景主要局限於美國底特律和芝加哥工業區,法比奧是最早將這類型音樂引入南美的人之一。
也是在這個時候,迷幻搖滾開始滲透到主流中,從舊金山的地下場景開始,披頭四和滾石等全球超級巨星開始涉及迷幻領域,並將其散播到世界各地的音樂場景中。巴西尤其受到這場精神革命的影響,擅長結合不同風格音樂的法比奧也很快將迷幻元素融入到自己日益增長的音樂創作中。
法比奧在 1968 年發行的首張單曲中,以一首〈 Lindo Sonho Delirante 〉確立了拉丁迷幻放克搖滾樂的流派風格,歌曲名稱的靈感顯然來自披頭四的經典歌曲〈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s 〉,歌名縮寫同樣為 "LSD"。 然而,但就風格而言,這首作品與詹姆斯·布朗(James Brown)等人的放克和靈魂樂有更多共同之處,甚至包括法比奧在歌詞之間加入的無厘頭歌詞。
時至今日,能夠將如此多的音樂流派完美融合在一起的作品已寥寥無幾,〈 Lindo Sonho Delirante 〉 本應被譽為史上最傑出的單曲之一,但遺憾在拉丁美洲以外的地區,法比奧的音樂被嚴重忽視。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葡萄牙唱片公司 Groovie Records 最近重新發行了這首單曲,也許不久之後我們就能看到法比奧的更多音樂作品重新回到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