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那些剛從公司大樓走出來,身心俱疲的你來說,有什麼方式能讓你真正休息、放鬆一下呢? 是享受一頓美食,看一場電影,刷會兒手機,睡個懶覺,還是通宵打遊戲? 許多看似在休息放鬆的行為,其實可能消耗精力、損害身體,並影響情緒,對我們的身心健康造成長期傷害。 今天我們來探討五種常見但實際上非常耗費精力的「偽休息」行為。 1. 睡眠過度:越睡越累 眾所周知,適當的睡眠對恢復體力、鞏固記憶和心理修復至關重要。 然而,不足或過度的睡眠都會帶來問題。 英國的一項大型調查發現,經常性地過度睡眠與智力水平降低、糖尿病、心臟病等疾病高發生率有關。 很多人喜歡在週末補覺,但醒來後往往感覺昏沉乏力,這被稱為「睡醉」。 這是因為不規則的作息破壞了生理時鐘,即使躺在床上,你的大腦仍然按照平時的時間表運轉,從而導致更大的消耗。 2. 刷手機:越刷越焦慮 許多人認為刷手機是一種快速解壓的方法,但這種持續、高強度的信息刺激會提高大腦對訊息刺激耐受閾限值,使得原本令人愉悅的信息量很快失效,需要不斷增加 「劑量」才能維持體驗。 這不僅容易引發錯失焦慮症(FOMO),也會導致自我形象的不滿和負面情緒增加。 3. 過度休息:越歇越疲憊 雖然適當休息有助於恢復體力,但長時間不動反而容易加劇疲勞感。 當你染上病毒性疾病時,更是如此;研究顯示,當感染病毒後,如果長時間臥床,會出現更多症狀。 因此,在確保充足睡眠之外,也應進行適量運動,如散步,以保持活力。 4. 打遊戲:越玩壓力越大 電子遊戲可以暫時緩解壓力,但如今不少遊戲設計中包含天梯排名系統、「盲盒抽卡」、每日打卡等機制,這些都可能給玩家施加額外壓力,而非提供快樂。 有研究指出,長時間遊玩電子遊戲甚至可能增加青少年罹患強迫症的機率,讓人們陷入比工作還要緊張。 5. 吃喝無節制:短暫快樂換來憂鬱風險 儘管美食能夠帶來短暫愉悅感,但含糖飲料和油炸食品可能增加憂鬱風險。 一項涉及37131名憂鬱症患者的大規模研究發現,每天攝取大量含糖飲料顯著提高憂鬱症風險。 同樣,高脂肪飲食也與較高程度的憂鬱有關。 因此,為了長期健康,應遠離這些「不良食品」。 總結來看,人類需要重新審視自己的“休閒方式”,避免報復式地吃喝玩樂,而應該學會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好好娛樂,以達到真正意義上的身心放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