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有劇情描述的感想。
義大利歷史微寫實劇情電影,我覺得是某種溫和的轉型正義電影,故事是1940年代婦人黛莉亞身處男女不平等的義大利,對於片中呈現性別歧視窠臼的言行(例如學會閉嘴就是好女人、要打應該要分批打),雖然我開頭說寫實,其實現在看來有些奇幻,我既感好笑又難受,黛莉亞早晨起來就被枕邊人搧巴掌,然後馬上若無其事的穿上拖鞋照顧不良於行的丈人,一旦遭人非議或不順丈夫的意,馬上就要跳雙人舞,這個舞步還是拳打腳踢,種種重男輕女的思想不僅是反映在養育兒女時資源分配傾斜,連修雨傘等做工的待遇也不平等,雖然如此黛莉亞仍保持韌性應對,這些形象是時勢下的英雄,儘管是社會強加的時勢。
新人男生就30里拉,比我全勤還賺
接下來,中段黛莉亞收到一封信,我本以為那是遠走高飛的契機,結尾揭露是投票通知,至此她和女兒的劇情安排在我看不輸《芭比》帶來的感動,隨後在階梯上與身旁同志一起面對丈夫追打的隱喻演出別有興味,給我一種「逃避雖然有用但我選擇面對」的啟示,值得看,我覺得和《不丹沒有槍》同樣有政治與處世的思辯,只是採另一種角度。
1946 年2月3號義大利首度開放女性投票,將近1300萬人響應
我們該緊握選票,彷彿情書
福本伸行原作的作品改編電影,生田斗真、韓國性格演員梁益準和奈緒出演(接下來有部《老師善意的謊言》)。
這是部驚悚劇情片,感覺有海龜湯的味道,主角淺井與志勇為弔念登山亡故的夥伴沙由理,時時上深山進行嚴酷的攀爬,一次意外將兩人困在山上小屋,卻揭露沙由理的死亡不單純。對手志勇選角韓國演員,片中他時有韓語囈語,不出意外的第一層告白說出他是兇手,隨後開啟人性懷疑的火爐,過程進出幻想與現實,有第二三層的揭露,蠻過癮的。故事中的不理性我覺得都是不健康的依附型態,都是「不愛我就殺掉你」的巨嬰行為,人性容易屈服,吾人必當警惕。
提姆波頓、薇若娜瑞德、米高基頓,接續1988年劇情的續集,我對首集雖然劇情忘光但印象深刻,當時的鮑伯(小頭骷髏)與大法師肝膽相照的特效都令我難忘,近四十年仍能保有一股奇幻與惡趣味,不全是過往的IP重啟。
女主角莉迪亞本集也有了女兒(「星期三」吉娜奧提加飾演),故事是莉迪亞身為靈媒卻不能看到死亡的丈夫,女兒則有子女角色在類型故事都難免的尖銳叛逆,難以諒解媽媽為何不能看到父親。
上面這個開局設定幾乎是提姆波頓常用的黑色開場,他不避諱死亡,不同於鬼才之道或麥克佛拉那根的死後世界,總是以瑰麗有趣的方式表達,煙霧與霓虹濾鏡下帶有模型玩具感的微縮世界,宛如逛博物館(BTW幾年前在中正紀念堂有特展),劇情反轉與收尾有種地獄的幽默,讓人感念來生,並希望可以再見到下一個鮑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