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散記

含有「閱讀散記」共 11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位於花蓮的吉安鄉,在日治時期是移民的大本營--吉野村,當年很多日本人懷抱著成家立業的美夢渡海來此開拓、生根;然而在戰後,他們已扎好的根,卻被硬生生拔起,被迫遣返。吉野村住民會會長清水半平的《官營移民:吉野村回顧錄》一書記錄了吉野村的建設歷程,以及村民們的奮鬥、痛苦與悲哀……
Thumbnail
以讀傳記的眼光閱讀鍾肇政的《望春風》,不免會對篇幅嚴重失衡感到失望。不過,當我讀到鍾老的〈後記〉的最後一句話,卻若有所悟,體會到鍾老的用心良苦。
Thumbnail
日治時期,遠從英格蘭來台灣宣教的連瑪玉女士,以輕鬆幽默的筆調為英格蘭青少年講述她在福爾摩沙的故事。一百年後的我們,對於一百年前台灣社會的了解程度,比當時的英格蘭青少年好不到哪裡。因此,讀她的著作,不但不會覺得「我幹嘛讀這些我早就知道的事?」反而會覺得「原來以前台灣人是這樣生活的,我都不知道呢!」
Thumbnail
鄭成功雖然是台灣家喻戶曉的人物,但你所認識的鄭成功,是歷史上的鄭成功?抑或是抽離歷史脈胳,為政治服務的「政成功」?不妨打開《決戰熱蘭遮:中國首次擊敗西方的關鍵戰役》,親自確認一下吧!
Thumbnail
大富翁式旅行,不是像大富翁一樣的奢華旅行,而是使用玩桌遊大富翁的方式,隨機決定你要前往的車站;再以該站為圓心,走訪附近一帶。雖然範圍被局限,卻可能會在有限之中,不經意發現過去被錯過的亮點,打開你的眼界。
Thumbnail
以前跟孩子火車環島時玩過找笑臉的活動,就是散步的時候要找出哪裡有景物構成笑臉的樣子,這時就會發現孩子想像力真很豐富。
從小長輩就告訴我們,台灣早期是農業社會,靠牛耕作,基於對牛的感恩,所以不吃牛;等到外省人來了以後,才把吃牛的習慣帶進來。不過,我一直覺得很奇怪,中國自古不是以農立國嗎?為什麼外省人卻要吃牛?讀了《吃的台灣史》,我才恍然大悟……
Thumbnail
這本書看起來讚讚耶,感謝推薦♥
付費限定
這位匿名為C.E.S.並且大肆「靠北老闆」的人是誰?他正是東印度公司在台灣的最後一任長官(Frederic Coyett,)以及他的同僚。1662年,他在熱蘭遮城遭鄭軍圍困九個月後,被迫投降,搭船回到巴達維亞。然而,揆一不僅沒有獲得公司體恤,還因為丟失台灣而遭到起訴,甚至被判處死刑……
Thumbnail
在台灣的鄭成功廟裡的神像,將鄭成功刻劃成一副氣宇軒昂的姿態。然而,《被遺誤的台灣》中也有一幅鄭成功畫像,我一看差一點吐血……
Thumbnail
付費限定
史蒂瑞知道,此刻再不動手的話,項上頭顱隨即會被割下放進人頭袋,帶回原住民部落展示。然而,同行的甘為霖牧師由於奉行「不可殺人」的戒律,寧可被割頭也不願反擊--如此一來,光憑史蒂瑞和另一位友人的手槍,是不可能擋得了近四十位戰士的!說時遲,那時快--
Thumbnail
付費限定
我對於馬偕與甘為霖兩位牧師遠從西方來到東方半蠻荒的異教世界進行宣教事工,雖然由衷佩服,但更引起我濃厚興致的是他們眼中百餘年前台灣的模樣。 讀過他們的文字記錄以後,我赫然發現--他們親眼所見的歷史事件,和過去歷史課本所上寫以及歷史老師所詮釋的角度,是多麼的不同,對我造成不小的衝擊,刷新我的三觀與史觀。
Thumbnail
那個時期很多牧師的所作所爲都是值得紀錄的事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