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胖
文章數
42
追蹤數
21
已付費
NaN
追蹤專題
贊助作者
文章列表
專題介紹
正反書評
時評影評
本國研究
全球視野
史普文章
中國研究
社科研究
烏克蘭專題
文章列表
專題介紹
正反書評
時評影評
本國研究
全球視野
史普文章
中國研究
社科研究
烏克蘭專題
正反書評
《這才是真實的巴勒斯坦》簡評
在台灣的主流資訊中,以色列是一個值得效法的國家,然而巴勒斯坦人的遭遇,卻更是台灣若遭中國侵略統治後的可能境遇。過往我們從歐美學者與新聞汲取巴勒斯坦的資訊,但卻沒有台灣視角的敘事,本書試著填補這個空白,傳達巴勒斯坦的聲音。 作者為從事新聞工作的台灣女性,深明資訊戰爭的力量,過往以色列官方意識形態的敘事
黎胖
2022-12-08
10
中港關係,一部統戰史──讀《地下陣線:中共與香港的歷史》
本文檢視了過往中國如何滲透控制香港的歷史與手段,並將之用以台灣的策略。香港淪陷中國之手25年,台灣人如何能從香港的慘痛教訓中學習,拯救自己的家園,走出自己的獨立之路呢?本文提供了一個理解過去和思考未來的視角。
黎胖
2022-07-01
4
讀《洋蔥式閱讀!當代關鍵議題系列》,理解古往今來的「男子氣概」及其對世界的影響
男子氣概既是一種規範人們的意識形態,以及男性為中心運作的社會倫理教條,也是男性形塑自我認同的信念與標準。本書進一步分析何謂「男子氣概」,又對這個社會到底有何影響和危害?唯有理解男子氣概的內容,特別是男性本身,才能加以改善現今男子氣概帶來的困境,如此才能促進整個社會往好的方向前進。
黎胖
2021-02-09
11
理解位於「十字路口」的緬甸——讀《變臉的緬甸》
羅興亞危機導致民主女神光環落盡,而國內民族衝突的紛擾、軍人的政變、國外地緣政治的角力和大國在印太地區的競逐,再再牽動這個位處戰略十字路口的國家。這個國家為何至此?政變後將走向何方?又會牽動哪些變動?本文藉由介紹《變臉的緬甸》這本好書,娓娓敘說近代緬甸的內外變遷,並反思台灣與緬甸民主化後的不同。
黎胖
2021-02-01
17
泰國民主怎麼了?──讀《泰王的新衣:從神話到紅衫軍,泰國王室不讓你知道的秘密》
說到泰國,大家直覺會想到什麼呢?是景致優美、充滿美食的觀光勝地?充滿佛寺與虔誠佛教信徒的國度?令人愛戴、過世已久的蒲美蓬國王?還是現今再起的泰國民主抗爭?本書提供了泰國的歷史與現狀,更提供了與過往不同的視角。
黎胖
2020-08-13
6
抵抗極權獨裁的民族記憶與民主再啟蒙──讀《臺灣最好的時刻,1977-1987》
《臺灣最好的時刻,1977-1987》是一本撰寫「臺灣民族歷史記憶」的記憶之書,也是一本摶成民族的史書。記錄並詮釋美麗島事件及其前後這段過去,不僅指出美麗島事件作為臺灣民主化的重要性與轉捩點,也記錄下了當時的民主運動參與者、台灣人民乃至於獨裁者和反對者的精神樣貌。
黎胖
2020-04-04
0
反叛蔣家「世襲專制」與「警察國家」的異議者吳國楨——讀《誰怕吳國楨》
「鈞座之病,則在自私。在大陸則只顧個人之政權,在臺灣則於苟安之後,又只圖傳權於子,愛權勝於愛國,愛子勝於愛民。因此遂走上一人控黨,一黨控政,以政治部控制軍隊,以特務控制人民之重大途徑」---吳國楨 蔣家在台灣創造了警察國家、世襲王朝,吳國楨因此反彈並離開台灣,沒想到隨後的事件,引發了巨大的波瀾...
黎胖
2020-02-29
0
有「意外的國度」就有「意外的國父」嗎?──讀《意外的國父》的疑問與商榷
中國往往宣稱臺灣為其一省,因此在國際上對於臺灣充滿打壓,從強力買下邦交國、阻擋進入國際組織,乃至於海外各式細微的打壓和宣傳,往往引起國人的強烈不滿。然而,這些事背後的關鍵,實是臺灣/中華民國的「國家定位問題」,亦有論者指出此一「國家」有「國父」存在,本文將討論上述議題,並指出民主國家公民應有的看法。
黎胖
2020-02-28
4
「美中體制」秩序與戰後臺灣命運:讀《意外的國度》與《重構二二八》
本文藉由介紹林孝庭《意外的國度》和陳翠蓮《重構二二八》,分析戰後世界與東亞秩序變動、二二八事件到「中華民國臺灣化」與「臺灣中華民國化」的歷史根源及其演變,並試圖從歷史、當今的國內外現實當中,思考臺灣未來的方向。
黎胖
2020-02-28
6
中餐如何融入美式文化?——讀《雜碎:美國中餐文化史》
一部美國中餐文化史,其實就是華人及其移民文化如何跨越種族歧視的高牆,逐漸融入美國的歷史。華裔美國人和旅美華人在美國的政治地位或許會因為政治因素而搖擺,但他們所帶來的文化,在這一百多年間滲透並改變了美國。這本《雜碎:美國中餐文化史》,描繪這樣的一個過程
黎胖
2019-12-09
9
具有「中國特色」的東亞史──讀《火槍與帳簿:早期經濟全球化時代的中國與東亞世界》
東亞史、全球史是當今台灣與世界流行的史學潮流之一,隨著台灣轉換看待世界與歷史的視野,東亞史的讀物變得急迫,台灣出版社引入了一系列書籍,本書就是其中之一。 本書有許多的優點,也有許多缺點,特別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歷史書寫方式,本文將剖析此書寫方式並指出缺陷,避免臺灣讀者閱讀時,不慎落入中國民族主義的思維。
黎胖
2019-11-12
7
德醫診臺疾──讀《歐洲的心臟:德國如何改變自己》
現今的德國卻成為世界經濟與區域強權,在文化、政治、經濟、人權等諸多面向上,成為舉世矚目的焦點,人們趨之若鶩的學習對象。然而,回想自己以前聽聞的德國,卻只想到他們輝煌卻滄桑、陰暗且血腥的歷史。德國究竟是如何轉變至此,成為具有過往不同的吸引力的新星?又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與反思?本書提供了一個方向與答案。
黎胖
2019-11-1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