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德醫診臺疾──讀《歐洲的心臟:德國如何改變自己》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提到德國,人們腦海中浮現的是什麼呢?
現今的德國卻成為世界經濟與區域強權,在文化、政治、經濟、人權等諸多面向上,成為舉世矚目的焦點,人們趨之若鶩的學習對象。然而,回想自己以前聽聞的德國,卻只想到他們輝煌卻滄桑、陰暗且血腥的歷史。德國究竟是如何轉變至此,成為具有過往不同的吸引力的新星?又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與反思?
前中央社駐德記者林育立,正是抱著上述這樣的疑問,找尋德國與臺灣都面臨到的問題,追尋德國的軌跡,提供給臺灣的人們思考與借鑑的成功案例。畢竟,要先認識、了解,才有思考與借鑑的基礎。
這本《歐洲的心臟:德國如何改變自己》,正是作者思考訪查的心血結晶。
本書分成四個部分與三個問題意識:首先,國人該如何理解現今德國?在第一部分與第四部分,作者分敘德國政治、經濟與社會等各種至今不斷變化的歷程與現今;其次,第二部分談論作為核能與煤炭大國,如何推動轉型為綠電為主的能源轉型,以及公民社會為何對此積極參與;第三,面對希特勒、面對東德極權的黨國體制統治,德國如何面向過去而生,展望未來而活,積極推動轉型正義。
而貫穿全書的主軸,則是「改變」。作者以政治、產業經濟與環保、能源、轉型正義等方面,敘述了德國在戰後巨大的「轉型」,而這些轉型均是奠基於「反省過去」的基礎上。
作者林育立。
不論是東德的黨國極權統治、希特勒納粹德國的陰暗歷史、捨棄環保的發展主義至上思維、種族歧視的仇恨政治、何謂「德國人」的身分認同、民主政治與公共空間該如何的思考、媒體的自律、為何從核煤轉型綠能的理由以及發展可能,上述種種都是冷戰以後德國的巨大「改變」,也是本書的核心內容。其中能源轉型與轉型正義著力最深,這是作者認為台灣重要且已提上議程、但卻停滯不前的社會議題,透過採訪,反省的過程、思考與行為躍然紙上,字裡行間我感受到的不只是作者藉德國關懷臺灣的熱情,更含有德國人反省的深刻。
在閱讀的過程中,我腦中不斷將德國與臺灣對比,雖然感到具體例子自然具有各層面的參考價值,但是我認為最具有落差、最具有對比性且最應該參考借鑑的,是德國人與臺灣人在面對各種事情、過去與未來的「態度」與「思維」。
德國面對過去、迎向轉變與創新的態度,與臺灣形成鮮明對比。國人在面對未來時,呈現的是守舊、滿足於現狀與不思進取的思維;看待過去時,則表現出不願面對、只想和諧的鄉愿、偽善、逃避。加上只聽自己想聽的情緒化行徑、求快心切、貪圖便利、無法冷靜下來討論,難以形成一個具有理性思考、能夠理性辯論社會議題且引領政府的公民社會,也成為臺灣無法對話、無法設定一個長遠國家議程的阻礙。
以產業與電力發展為例,臺灣仍然擁抱著過去的發展模式與邏輯思維,然而已經走入瓶頸。書中德國的產業例子,恰好對應我國的石化業、非核家園的能源轉型等重大議題。
例如德東過去引領經濟起飛的洛伊納( Leuna)工業區,如同臺灣工業採取發展至上、不管環境汙染的模式,最終在東德也走到盡頭、失去信心且為人唾棄。但在兩德統一後,卻因為改採環保、創新、高工安、與社區共生的模式,卻重新成為德東地區與德國工業發展的領頭羊。此即為臺灣各工業區的參考。
洛伊納工業區
而在能源議題上,德國從公民社會、政府到能源集團E.ON,齊心逐步推動以各種更環保、安全的能源取代核、煤,推動下一代發展議程。此時臺灣卻不斷因缺電而重啟老舊的核一核二廠,同時天然氣與煤電造成的巨大空污,也讓臺灣成為毋須沙塵暴就擁有PM2.5的空氣品質。
面對這一問題,臺灣社會所想的解決方式,仍然只是照抄過去認為最便利的核電模式,而臺電如同過去德國巨大的能源集團,透過核能與煤電來誘導人們。在反核與擁核之間更無理性對話,雙方只願接收與自己立場相同的資訊,不願意去思考世界各地解決的方式。
從非核家園推動的困難上,也反應出臺灣社會多數人們守舊、沉溺於過去,只想保持現況,卻毫無勇氣面對未來的思維。不願多方思考、嘗試將非核電力作為未來臺灣的新興工業發展,反倒可能因此錯失了推動下一波新興產業,使得經濟好轉、教育模式變動的可能性。
至於轉型正義則陷於停滯。根源於社會多數人對此情緒化地不理解或不願理解,又逃避、怯懦於面對過去,維持現狀為滿足,加上民主化後威權政黨仍然長期執政,以及當今執政者只求保守權力而想討好所有人的思維等種種政治、社會、歷史因素相關。
「不要一直沉溺在過去,向前看」、「不要搞分裂,拚經濟才最重要」是臺灣人面對過去陰暗不堪的真相時,下意識的逃避、鄉愿與偽善,表現出一直想把過去捨棄的態度。然而,人又怎麼能捨棄、不面對過去的歷史呢?人正是站在過去的基礎上面對未來的,不願面對過去,不就找不到自己應該走的方向了嗎?
或許,是因為臺灣對於「轉型正義」內涵與案例的不了解,加上上述的因素,而無法面對。在此,德國的例子比起能源轉型更具有說服力。與德國對比,我們會發現德國之所以進步,就是站在正視自己骯髒陰暗歷史的起點上,努力面對過去,以此為基礎重新出發,才走出現今的新道路。正因如此,作者才詳述德國的經驗,讓我們參考。
平反過去的不義與「賠償」(而非補償,因具有道歉意涵),如何讓人認識過去,鼓勵加害者出來承擔罪責,對加害者責任的歸屬與究責,保存檔案的重要性,對威權體制問題的理解,黨產的追討與歸還,重建平等、重視隱私與人權的政治與社會,落實民主作為保障人民、人權的政治制度等。這些不僅是政府的行動,公民社會對於轉型正義重要性的認知,以及推動的用心與努力,才是使德國政府持續下去的背後動力。這才是我們所應該思考,如何使公民社會與政府互相成為推動的背後支持力道。
兩德統一後,遭到刑事追訴的東德最後一任領導人克倫茲 (Egon Krenz)。轉引自林育立〈【東德轉型正義系列報導三】底層工人寫革命史:民主文物館靈魂人物賽羅(下)〉
又或許有人提出,也應該對日治時代進行轉型正義。雖然超出本書範圍,然而德國業已對過往殖民地納米比亞進行賠償,在針對繼承了日本在台體制遺產的威權政府,我國或許亦可參考。[1]
相較之下,我國當前只停留在追查黨產,其他如檔案、賠償、正名、人權價值的樹立等步驟,雖已在去年通過促轉條例,並在今年二二八事件七十一週年宣告正式推動,但已落後太多。[2]
即使不和德國比,鎮日喊著「好想贏韓國」的臺灣社會也應該認識到,我國在轉型正義也大幅落後韓國,韓國也正是不斷地面對過去,不僅在經濟上,轉型正義方面也成為世界矚目的焦點。例如前一陣子韓國國防部長對光州事件的道歉,更是韓國又邁出一大步的證據,受到世界矚目。[3]
拍攝光州事件、反省韓國威權統治時代的電影《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
與德國甚至是韓國比較,臺灣人因為沒有反省過去,遂沒有穩固的立足點,因此沒有辦法從對過去的反省中找出相對一致的自我認同與未來發展的路徑,也無法發展出健全的民主政治、公民社會與認同價值,卻始終只會如同鴕鳥般逃避現實、哀怨,甚至是因為不願意面對、反省過去,而始終無法擺脫如國族認同困境、發展主義思維等過去的糾纏。我國若繼續這樣鴕鳥下去,恐怕停滯將成為永恆的噩夢。
正如德國學者馬克斯.韋伯(Max Weber)所言:「直接支配人類行動的是利益(物質的與理念的),而不是理念(Ideen)。但是由『理念』所創造出來的『世界圖像』,常如軌道上的轉轍器,決定了軌道的方向。[在這軌道上]利益的動力推動著[人類的]行動。」[4]
我深信,唯有改變國人守舊的態度與思想,轉而面對、反省過去,才能構築出我們國家前進最重要的基石。思維與態度的轉變是最重要的,而轉型正義是不可或缺且不能停止的重要步驟。
臺灣有獨特的在地問題,因此展開行動時也需要考量我國在地問題的特殊性。但是臺灣不能永遠守舊、鄉愿、逃避,而應該踏在檢討、面對過去的基礎上,勇敢向前邁進,建立起更好、更尊重人權、更公平正義的政府、制度與社會,成為更好的國家,重新站上世界舞臺。
最後,需要注意的是,作者過度推崇現今德國的光明面,令人感到有些煽情,雖然有提負面例子,但篇幅過少,令人懷疑事實上是否德國真的如此光明,而且也無法看到德國社會各項議題的思辨過程。因此,閱讀本書時,不能完全被作者帶著走,同時也必須審慎思考本書提供的案例、思維背後可能有哪些問題。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92會員
40內容數
書評書介、史普文章、影評隨感、政治時評。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黎胖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回顧香港歷史,或許有人認為天安門事件是第一次中港關係疏遠的分水嶺,而反廿三條立法、反國教運動乃至雨傘運動是則是不斷加強。然而,真正造成中國與香港之間關係疏遠、塑造香港身分認同的第一場運動,其實是中國、港府乃至左派諱莫如深的「六七暴動」。
  自清朝結束後,中國本部的北京政府無力亦無心干預新疆事務,新疆形同政治自中國獨立出去,形同一閉關自守、自給自足的獨立王國。自民國元年(1912)到十七年(1928),統治這一個地方的人,是前清官僚出身的楊增新。他如何能保持新疆不受外力、軍閥進攻,維持內部十七年的長治久安呢?
在美國獨立日的今天,當筆者回顧美國還是不甚強大的北美殖民地時,不禁好奇,他們當時是如何戰勝強大的大英帝國而獨立?而這段歷史對於台灣能有什麼啟示?這些問題縈繞於心,因此,筆者注意到了這本《革命之夏:美國獨立的起源》,本書不僅分析了這一場獨立革命成功的轉捩點與原因,也讓筆者得到了許多啟發。
戰後本應和平的世界,為什麼爆發冷戰?東亞的韓戰為什麼發生?蘇聯出動軍隊殺死波蘭與匈牙利的抗議人士,其實背後是中國出手?中國與蘇聯共產好兄弟,為何最後鬧翻?而美國專家都預測不到對手蘇聯的滅亡,為什麼蘇聯突然就滅亡了?那中國又為什麼能夠存活至今呢?
一個理念,如何在短時間內轉變了歷史走向、加劇了歷史進程?本書描述威爾遜總統的「民族自決」理念,如何在全球傳播,讓全世界受壓迫的殖民地人們接受、轉化與運用,造成了當初創造者預料之外的效果,引領人們朝「自決」之夢前進,從而誕生了我們所認識的過往與現今。 理解這段歷史與人們的思考,對我們又有何啟示呢?
當今世界的現代「國際」體系及其運作,何時成形? 我們都知道,以前是談「天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大帝國時代,王朝之間的領土、對待方式等等,跟現在由「民族國家」共組的「平等」國際體系完全不一樣。那麼「民族國家」和「國際」是怎麼出現、何時出現又怎麼運作的呢?
回顧香港歷史,或許有人認為天安門事件是第一次中港關係疏遠的分水嶺,而反廿三條立法、反國教運動乃至雨傘運動是則是不斷加強。然而,真正造成中國與香港之間關係疏遠、塑造香港身分認同的第一場運動,其實是中國、港府乃至左派諱莫如深的「六七暴動」。
  自清朝結束後,中國本部的北京政府無力亦無心干預新疆事務,新疆形同政治自中國獨立出去,形同一閉關自守、自給自足的獨立王國。自民國元年(1912)到十七年(1928),統治這一個地方的人,是前清官僚出身的楊增新。他如何能保持新疆不受外力、軍閥進攻,維持內部十七年的長治久安呢?
在美國獨立日的今天,當筆者回顧美國還是不甚強大的北美殖民地時,不禁好奇,他們當時是如何戰勝強大的大英帝國而獨立?而這段歷史對於台灣能有什麼啟示?這些問題縈繞於心,因此,筆者注意到了這本《革命之夏:美國獨立的起源》,本書不僅分析了這一場獨立革命成功的轉捩點與原因,也讓筆者得到了許多啟發。
戰後本應和平的世界,為什麼爆發冷戰?東亞的韓戰為什麼發生?蘇聯出動軍隊殺死波蘭與匈牙利的抗議人士,其實背後是中國出手?中國與蘇聯共產好兄弟,為何最後鬧翻?而美國專家都預測不到對手蘇聯的滅亡,為什麼蘇聯突然就滅亡了?那中國又為什麼能夠存活至今呢?
一個理念,如何在短時間內轉變了歷史走向、加劇了歷史進程?本書描述威爾遜總統的「民族自決」理念,如何在全球傳播,讓全世界受壓迫的殖民地人們接受、轉化與運用,造成了當初創造者預料之外的效果,引領人們朝「自決」之夢前進,從而誕生了我們所認識的過往與現今。 理解這段歷史與人們的思考,對我們又有何啟示呢?
當今世界的現代「國際」體系及其運作,何時成形? 我們都知道,以前是談「天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大帝國時代,王朝之間的領土、對待方式等等,跟現在由「民族國家」共組的「平等」國際體系完全不一樣。那麼「民族國家」和「國際」是怎麼出現、何時出現又怎麼運作的呢?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作家 Morgan Housel 在《華爾街日報》中提出一個觀點:我們是用理解知識的方式在思考、學習金錢觀,而不是用理解心智與行為模式的方式學習理財。這段話讓我意識到,我們的財務決策並非總是理性的,情緒因素也扮演著重要角色。通過掌握金錢心理學,能夠幫助我們改善用錢習慣,使財務決策更為理性和長遠。
Thumbnail
身體,總是需要水、空氣、陽光;不管我們有沒有意識要這樣做,身體總是需要世界、持續的與外在世界交換一些物質。身體不但活在世界之中,並且總是主動的需求、走向這個世界。
Thumbnail
主講:蔡伯鑫 日期:2020/05/15(五)18:00-2:00 地點:台北,台北醫學大學 ▍我的後記 晚上受邀至北醫,為醫學系「初階臨床體驗」的課程進行一場有些特別的茶會講座。特別在哪?第一,因為疫情,它是遠距進行。我在偌大的講堂裡,對現場個位數的學生實體演講,同時線上有約莫七十位同學默默聆聽…
Thumbnail
《南丁格爾》是一部2019年由素人拍攝的台灣醫護近況紀錄片,裡面透過訪談過去或現在接觸台灣醫護體制且實際從專科專業學校畢業的護理師,了解關於台灣的醫護的困境,在照顧他人與自我身體健康在拔河的醫護人員,除了得面對生死與急迫的勞力交錯,還得面對家屬那些無形的傷害與無奈。
Thumbnail
人世間最重要的關係,是自己和自己的關係。把自己的氣場調好了,善待自己的氣場,人生就會一片祥瑞;生命和生命在一起,也不會混亂,如此人來人往,人前人後,都是閉關修行好時節——尤虹文
Thumbnail
醫學作為一種人文科學,其實正是凱博文教授一直以來對醫師與醫學教育發出的提醒。提醒意謂著遺忘。由於人們傾向將康復視為面對疾病的勝利,於是醫學成了武器,醫師成為戰士,終極目標則是戰勝「病魔」。如此,醫學成為與「病魔」的周旋,就經常與人的生存紋理擦身而過。
Thumbnail
沒有什麼比重大疾病更得以讓人聚焦生命經驗與釐清生存的條件了。凱博文強調病人的病痛敘事,目的不在要求病人忠於歷史,而是理解病人如何創造敘事的意義,因其攸關患者的病痛與人生。換言之,醫者聆聽病人敘事的姿態,會影響病人如何訴說病痛,以及醫者聽到的是什麼。這不僅需要醫者的同理心,亦需勇氣。
 西方長笛和中國笛,雖然都是橫著吹的樂器,外型看起來也頗為相似,但卻分屬於完全不同律制與器樂分類的樂器,能以同一種調性同台演奏,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仰賴的是演奏者移調的實力,以及對於樂器的熟悉
Thumbnail
作家 Morgan Housel 在《華爾街日報》中提出一個觀點:我們是用理解知識的方式在思考、學習金錢觀,而不是用理解心智與行為模式的方式學習理財。這段話讓我意識到,我們的財務決策並非總是理性的,情緒因素也扮演著重要角色。通過掌握金錢心理學,能夠幫助我們改善用錢習慣,使財務決策更為理性和長遠。
Thumbnail
身體,總是需要水、空氣、陽光;不管我們有沒有意識要這樣做,身體總是需要世界、持續的與外在世界交換一些物質。身體不但活在世界之中,並且總是主動的需求、走向這個世界。
Thumbnail
主講:蔡伯鑫 日期:2020/05/15(五)18:00-2:00 地點:台北,台北醫學大學 ▍我的後記 晚上受邀至北醫,為醫學系「初階臨床體驗」的課程進行一場有些特別的茶會講座。特別在哪?第一,因為疫情,它是遠距進行。我在偌大的講堂裡,對現場個位數的學生實體演講,同時線上有約莫七十位同學默默聆聽…
Thumbnail
《南丁格爾》是一部2019年由素人拍攝的台灣醫護近況紀錄片,裡面透過訪談過去或現在接觸台灣醫護體制且實際從專科專業學校畢業的護理師,了解關於台灣的醫護的困境,在照顧他人與自我身體健康在拔河的醫護人員,除了得面對生死與急迫的勞力交錯,還得面對家屬那些無形的傷害與無奈。
Thumbnail
人世間最重要的關係,是自己和自己的關係。把自己的氣場調好了,善待自己的氣場,人生就會一片祥瑞;生命和生命在一起,也不會混亂,如此人來人往,人前人後,都是閉關修行好時節——尤虹文
Thumbnail
醫學作為一種人文科學,其實正是凱博文教授一直以來對醫師與醫學教育發出的提醒。提醒意謂著遺忘。由於人們傾向將康復視為面對疾病的勝利,於是醫學成了武器,醫師成為戰士,終極目標則是戰勝「病魔」。如此,醫學成為與「病魔」的周旋,就經常與人的生存紋理擦身而過。
Thumbnail
沒有什麼比重大疾病更得以讓人聚焦生命經驗與釐清生存的條件了。凱博文強調病人的病痛敘事,目的不在要求病人忠於歷史,而是理解病人如何創造敘事的意義,因其攸關患者的病痛與人生。換言之,醫者聆聽病人敘事的姿態,會影響病人如何訴說病痛,以及醫者聽到的是什麼。這不僅需要醫者的同理心,亦需勇氣。
 西方長笛和中國笛,雖然都是橫著吹的樂器,外型看起來也頗為相似,但卻分屬於完全不同律制與器樂分類的樂器,能以同一種調性同台演奏,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仰賴的是演奏者移調的實力,以及對於樂器的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