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童年是九〇年代的香港電影陪伴度過的。我哥哥大我六歲,我們少數一起玩樂的時光就是看電視,比起洋片台,我們更常在衛視、龍祥⋯⋯等等華人電影台之間轉來轉去,一起看著周星馳的喜劇大笑、模仿裡面的經典台詞。星爺讓我徹底愛上戲劇,喜歡那種逗大家開心的感覺,小學時我甚至在書包放了一本「笑點筆記本」,隨時想到好笑的點子就記在裡面,堪稱走火入魔。(那本筆記後來在高三失蹤了一段時間,據說是社團學弟拿去抄,但因為字太醜沒人看得懂又退還回來,真是豈有此理!)
實不相瞞,曾有那麼一段時間,我認為戲劇最棒的地方就是搞笑,笑能治百病,我懷抱著這份信仰考進了台大戲劇系,想一展長才,沒想到卻和教表演課的姚坤君老師槓上了。她每次都不笑,我只好在課堂上的「中性場景呈現」演了包租公與包租婆離婚的鄉土戲碼來回應,結果老師卻笑啊笑啊笑得我心裡有些發寒。果不其然,在大一期末公演的分組名單出來後,我發現我被指定演最嚴肅的場景,有一大段的哭戲獨白,男主角必須聲淚俱下地告訴女主角:兒子麥可被殺了。
「天哪老師根本故意的!我哪哭得出來?」眼看公演一天天逼近,我整個人焦慮到睡不著,到處研究可以快速在台上落淚的方法,突然間,電影《喜劇之王》的場景閃電般劈中我的腦海!我想到,張柏芝飾演的酒家女為了扮清純討客人歡心,不是吞了一大坨生魚片旁的芥末,成功營造初戀泛著淚光的感覺嗎?瞬間我醍醐灌頂,法喜充滿,二話不說衝去爭鮮迴轉壽司 A 了一堆芥茉醬包。「初學者要哭,建議用芥茉!」我彷彿聽見星爺的台詞不斷在耳邊迴盪著,像是個溫柔睿智的導師,讓人產生莫大勇氣。
於是我就這麼幹了。
在一次的排練中,我瞞著我的對手女演員打算給她演技層面的驚喜,我設計了一個走位,讓我在獨白之前有個自然轉身,可以拿出藏在口袋的芥茉吞下,再順勢坐到床邊「真情流露」。一切都計算得非常完美,只可惜百密一疏,就在我吃下那一大團芥茉的瞬間,我發現我的面部表情開始扭曲:沒有配生魚片的芥茉實在太嗆太辣太難吃了!我根本走不到床邊,當場喉嚨的小宇宙大爆發,然後是胃,接著整個人中邪一般倒地,我依稀記得我衝去飲水機瘋狂漱口之前,身旁的對手還認真地給建議:「有點浮誇,其實你情感可以收斂一點。」
後來,我再也沒有用芥茉來幫助哭戲了,也奉勸大家別用,空腹吃芥茉真的不太妥。有時電影上的效果也不能太當真,做人,是應該腳踏實地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