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img

生活

2公開內容
11私密內容

生活紀錄

全部內容
免費與付費
最新發佈優先
付費限定
avatar-avatar
Baw24
發佈於生活
腳跨出去 拖後腳 重心不要丟 身體不要太前傾 手指發力 後三指捏緊 救球姿勢太醜了 框架不好 要優雅一點 挑球要夠高才不會出界 反手打對角很好 正手被動用後交叉步伐 放鬆 收緊 變拍 正手後場 反手前場 反手後場反手都不一樣 雙打打高遠比軟軟的殺球好 讓對手盡量跑大對角 要往那個
付費限定
avatar-avatar
Baw24
發佈於生活
看身心科、心理諮商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適合長期情緒不佳、無力感、無助感 可以幫助自己釐清情緒 到什麼時候發現自己不對勁 就是當你感覺到自己異常絕望、什麼事都提不起勁的時候 就開始出現警訊了 身為高敏感者 要更注意照顧自己的身心 稍微一不注意很容易造成嚴重的問題 一點
付費限定
avatar-avatar
Baw24
發佈於生活
太敏銳常被自己搞瘋 普通人沒感覺的事 會造成幾千倍的壓力 沒耐性 事情發生不趕快完成就會很崩潰 累積的壓力會很爆炸 喜歡速戰速決 該做的事就趕快完成 對事情很執著 常常一件事要做就要做到最好 比最好更好的那種 但也很懶 沒事不會隨便動用能力 因為太累了 消耗太
付費限定
avatar-avatar
Baw24
發佈於生活
火元素有很多超能力 動畫做的超級好 火元素手指就可以把東西燒成灰燼 輕輕鬆鬆燒黑花、紙張 樹木人給她花 她在指尖直接燒掉 她的店不會被歇業 她也拿出宣傳單直接燒掉 動畫超帥的 看完球賽 水元素要給她戴一頂帽子 她直接可以爆炸燒掉 火元素在搭電車的時候 路過
付費限定
avatar-avatar
Baw24
發佈於生活
1、髮型設計師:綁頭髮 每個小女生睡午覺起來,頭髮一團糟糕,一個一個梳整齊,綁好,有餘力還可以設計不同的髮型。 2、護理師:簡單包紮傷口 小朋友自己跑一跑跌倒、撞到,消毒、擦藥、冰敷。 3、法官:維持公平正義調解紛爭 「老師他搶我東西」「老師他打我」「老師這是我先拿到的」每天都
付費限定
avatar-avatar
Baw24
發佈於生活
極簡生活。10個提升生活質感的實用好物。節省麻煩。用過就回不去了。 1、鋁製衣架 曬衣服是每週經常要做的事,用鋁製衣架的質感好,用過,比塑膠的耐用很多,也比塑膠包膜的好用,用久了不會生鏽、塑膠也不會脆化掉屑屑。 2、水離子吹風機 吹完頭髮的感覺更蓬鬆、柔順,頭髮的質感完全不一樣。
付費限定
avatar-avatar
Baw24
發佈於生活
善用圖書館,不要隨便買書的原因 很多書圖書館都有 其實借書回來 完完整整的看過一遍 把重點做筆記 念完再拿回去還 方便又快速 買書有很多缺點 因為看完以後 短期內幾乎都不會再看 會放在書架上生灰塵 很久以後才會去看 甚至根本永遠不會看 還不如從圖書館借回來 完
avatar-avatar
Baw24
發佈於生活
不塑行動、環保議題 自從大學聽了一個講座「海廢與他們的產地」之後 才知道原來塑膠用品會帶來很多危害 看到海裡的塑膠垃圾如此之多 海洋生物受到危害 就覺得無法再肆無忌憚地使用塑膠 所以開始出門都帶便當盒外帶 減少超多一次性的塑膠容器 只要帶便當盒去裝食物 就省掉超多垃圾碗
付費限定
avatar-avatar
Baw24
發佈於生活
大學住宿清單,8個生活必需品&搬宿舍須知,最後一個超重要! 1、清潔用品 要準備抹布、水桶、酒精⋯,要有打掃宿舍的心理準備,搬宿舍時,一定要把全部的床、桌子、置物櫃、衣櫃全部擦過一遍,因為可能佈滿厚厚的塵之類的,先打掃完櫃子才能把東西歸位,所以第一個步驟都是要先打掃宿舍,衣服才能放進去衣櫃、
付費限定
avatar-avatar
Baw24
發佈於生活
Diss幼教工作。當高敏感的人去幼兒園工作。去幼兒園上班簡直是虐待我自己,你很難想像這個世界上真的存在這麽恐怖的工作 雖然聰明可愛的小朋友真的很棒,教這麼優秀的孩子真的很有成就感,但班上只有這麼可愛的孩子嗎?不是! 當初我對幼教充滿憧憬,就是因為這個誤區,我以為所有孩子都是可愛
任何高敏感的人員,不建議去任何助人職業。社工/幼兒園教師/心理輔導師...等等因為看似「助人」充滿熱忱與希望, 其實會面對到最貼近現實、最貼近原始與真實的東西......反而那些崗位,要的是心理素質強,敏感度低,持久力久的人看似你愛孩子, 高敏感所以很貼心, 但同時你也非常容易被影響, 進而很常內耗, 而那些對象或案例都還不成熟, 你連跟他們溝通都沒辦法回到案例的幼兒園教師職業,跟他們溝通、教會他們還是「你的職責」呢~鮮少會有人感謝你, 或在孩子的失控面前, 那些正能量根本是入不敷出請大家選專業/科系之前,好好的自我探索, 自己是喜歡什麼/擅長什麼/不能接受什麼的人並去詢問從事這個專業的人員例如喜不喜歡跑外勤, 還是愛辦公室擅不擅長與人交流, 還是喜歡把報告做好工作有百百種,各有薪水上限與升遷限制, 或是其潛規則只靠學歷這張名片就上去了其實在不了解的情況,很多選擇都只是我們自己以為的畫面實際情況或許根本不同俗話說換個位置換個腦袋不只是講政客,而是每個崗位的立場+視角不同 這會變成新鮮人的盲區以上提供建議與發想而已 給大家參考發文者加油 受不了就趕快轉換跑道不然身心受影響太多 反而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