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分鐘內就懂的系列 — 建構主義的國際關係

2007/12/31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有鑑於多數讀者多半知道現實主義在國際關係與戰略的角色,但似乎不是很多人可以了解,這些年來建構主義(Constructivism)的發展已經有相當成果,這邊用基本與簡單的例子說明一下。
簡單的說,建構主義認為,並不是物質文明決定了其社會結構,是因為其各社會因素的交錯影響,產生的各種主流觀點,建構出我們看到的社會結構。用比較學術性的講法,就是涉及到主體性與客體性、人類思想與外在物質、環境與人類活動⋯⋯等,只要不是單純的一方被動接收,就可以說這些是屬於相互建構的社會關係。(註:用玄一點的講法,就是人造就了社會,這個社會也造就了人。)
建構主義中,有人認為物質力量並非決定社團結構的主要原因,而是基於共同的理念,並由此理念建構出「具有目的的行為者」,以及認同此理念的認同者與相關利益。
以比較實際的例子來說,就是「認同台灣」這到底指的是什麼?建構主義的說法是,這並不是一個具體的物質利益或是經濟獲益,這個認同是由我們社會所建構出來的,一個我們社會多數人可以認同的概念跟想法。就是當我們多數的個人與團體組織,認為「這樣就是認同台灣」,那麼「這樣」就會是認同的標準。
這麼說有點玄,以這此次LPGA比賽為例,國旗在這幾天是個認同的標準,不管是哪一黨哪一派,都會認同「台灣」的標誌就是電視頻道上的那個國旗符號。所以在「行為上」,「行為者」已經用行為表達了認同台灣的意義是什麼。(註:曾雅妮在場上,觀眾喊的是雅妮加由跟台灣加油,不是中華民國加油,就算揮的國旗是中華民國國旗也一樣。)
建構主義的學派不少,但基本上都有共同性,那就是認為「實體」是被社會建構而成,在國際關係上,其相對的權力大小,只是一種「具現化」的結果。例如美國主導與創造出一個國際金融秩序,美國的確在其中有最大的權力,這個金融秩序的建立,可以說大多數反映出美國本身的文化背景,以及其中產階級為主的自由民主思想。
那麼美國創造這個結構,這個結構也會反過來制約與影響美國民眾,美國並不會因為自己的權力最大,以及實力大到可以不受限制,就任意的修改規矩與規則,以符合美國本身的利益。因為美國民眾已經被影響到接受這個結構與秩序,他們會將此建構出的結構視作全球共通遵守,美國僅是其中一員,並以此反對這類因利益肆意改變規矩的做法。
結論是,建構主義反對純然實力的現實主義看法,也不認為傳統的馬克思主義者的預言是對的,更不認為自由主義的理想主義者正確。事實上以上三種說法沒有一個預見冷戰結束,也沒有一個預測國際局勢成功。
建構主義的主要想法其實很簡單:「是該把文化等沒辦法被量化成軍力與資本的因素,重新放回國際關係中了。我們的社會結構,實際上是每一個社會因素,相互影響建構出來,不是物質力量決定了我們的社會結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4.5K會員
1.3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