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的人生不算順利,在很多時候都是為了生存,在當下盡量做出覺得可以的選擇,也因此在一份穩定工作數年的工作之前,免不了會經歷過只做了很短暫時時間的工作,我自認是個適應力很強的人,但某些時間真的是天不時、地不利、人不合,這時也只能盡快走下一步,人的一生時間都很寶貴,要花在值的付出的事物上頭。
剛出社會在花蓮工作的時候,在一間連鎖大賣場穩定地工作了三年多,後來發現這個職涯在薪水、升遷上都出現了瓶頸,於是便有了轉職的念頭。那時剛好有個前員工離開後開了自己的一間電腦品牌代理公司,因為在創業初期,裏面的員工也都是這間賣場轉職過去的,於是這位老闆就和我搭上線,說現在需要找名新的業務,我覺得也是個機會,後來我就離職進入這間電腦公司上班。 想不到進入這間公司後,卻是我職涯中第一次跌的最大一跤。那時公司代理了香港的一個新的品牌,因為產品有些功能超越當年的同級產品,甚至有更獨特的功能,於是我和老闆二人便在我上班第二天,就安排了北上出差,我們在台北、桃園找了幾間客戶推銷了產品,雖然在產品功能展示上都很不順利,但這些客戶經過我們介紹,都陸續下了訂單(其中一個客戶還是經由我的介紹,當下就直接下了訂單),而首次訂的數量也是至少1、2k起跳,那時我們在回花蓮的路上非常開心,但這個開心只過了一晚就沒了。
那位老闆隔天和我說香港那邊有些型號停產了,別的型號雖然有貨,但因為訂單的量太大,客戶開的票期又有點長,這位老闆便決定不接那些訂單了!
那時聽到這個消息的我,當下雖然覺得很意外,但後來也只能接受,畢竟這間公司才剛起步,已經花了幾百萬買了一堆主機板、顯卡,這些庫存都還沒化完畢,實在是沒有多的錢去投資新產品的訂單。
這時我並沒有離開這間公司的想法,因為我也想在這間公司證明自己的能力,過沒2天,我們又突然地從花蓮北上到桃園,找這位老闆在桃園合作的業務,我們開了一個早上的車,下午到了桃園這位業務的家,談了公司近期的狀況,這位業務在我們離開前提到了他需要一台印表機,老闆說可以提供給他,說我們回花蓮後可以再寄給他。
於是我們在當天走完其他行程後,傍晚的時間又直接開車回到花蓮,當年雪山隧道還沒開通,這位老闆又不喜歡走北宜,於是我們走北海岸接蘇花,二人輪流開車在深夜回到了花蓮。
我忘了是在那天還是隔天,我在車上不知和他談到了什麼(可能是這位老闆的遠大計畫),我對他的不信任就達到了頂點,我直接叫他不要再說了,我要離職。
事後想想,我會離職的點,應該就是在產品推廣時,我已經盡力在非上班時間,熟悉產品的內容和特色,花費了很多精力在準備這份工作,然而一切的努力後最卻因為老闆在代理產品的操作失誤,導致到手的訂單上千萬的營業額就這樣消失了。
而後來因為桃園業務只說要一台印表機,我們就當天來回,一整天都在開車,我其實一直不解的是,台灣到處都有電腦賣場,這個印表機我們可以直接當地買一台,或是請這位業務去購買然後請款即可,為什麼我們卻要浪費時間在這種事情上面?
也因此這份工作我實際大約做了不到二個星期,離開後也沒有收到這位老闆給的工資,我也就當作是學到了教訓和經驗,總之這個過程並不是全然沒有收穫的,至少我有證明了自己的業務能力,但整個過程還是不愉快的,畢竟做了那麼多白工,最後一毛錢都沒有領到,對我當時的經濟狀況來說是很大的打擊。
這間公司其實問題就是出在於,老闆的產品進銷存掌握度不足,資金也不到位,以為代理到了一個有機會出線的品牌,卻在推廣的初期就被狠狠地打臉,訂單太大卻是吃不下來,最後只能放棄,對曾經拜訪、下訂單的客戶,無異是一種商業信用的破壞。
對於短暫工作的經歷我本來想一次打完的,想不到第一個就占了這麼大的篇幅,畢竟人生中起起伏伏難免,要是當年有看到前人分享這類的資訊,的確可以幫助人避開這類的求職陷阱,所以剩下的我就留到下一篇再與各位朋友分享,給各位朋友當作是職涯選擇工作的一些借鏡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