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親班可以輔導孩子寫功課,但不能幫他養成責任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嗨,我是 Vivian 老師,目前在 Elite Prep 唯安特美語擔任教育顧問,長期陪伴 6 到 14 歲的孩子與家庭,一起走過學習與成長的每個關鍵時刻。

在這段旅程中,我經常聽見家長問我:「孩子在安親班都寫完作業了,應該就沒問題吧?」

這個問題看似簡單,背後卻反映了我們對孩子學習方式、教養觀念,甚至整個成長節奏的期待與迷思。

今天,我想和你聊聊【責任感】—關於我們該如何看待孩子的作業完成狀態,以及做父母的,能不能選擇一條更具長遠思維的陪伴方式。


不只是「有寫完就好」,而是「我為什麼要寫?」

放學時分,我常看到這樣的畫面:孩子背著書包,走進安親班,老師們迅速分派座位、確認聯絡簿、開啟當天的「作業模式」。家長看到 LINE 傳來「今天功課都完成了」的訊息,心裡一鬆,覺得這天又順利完成一回合。

這樣的安排,對許多雙薪家庭來說是理想的生活支援。但這個看似完善的外部系統,也潛藏一個風險:孩子的學習動機與責任感,是否也被這套流程一點一滴「代辦」掉了?

有位媽媽曾苦笑著說:「我兒子回家後,功課雖然寫完了,但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寫什麼。他說:『老師說可以交就好了。』」

作業完成了,思考卻缺席了;任務結束了,責任卻沒有長出來。


安親班是外援,不是責任教育的終點站

我們必須說清楚:安親班不是壞人。它為家庭提供了寶貴的結構與時間彈性,也讓孩子能在相對穩定的空間中完成課業。

但真正的問題在於:我們是否過度仰賴它來承擔孩子本該學會的責任?

當孩子長期依賴安親班幫忙規劃作業、提醒事項、檢查錯誤時,他心裡可能會慢慢形成一種認知:「反正會有人幫我看,這不是我的事。」

這樣的模式,也許能帶來短期穩定,卻讓孩子難以內化「我為自己的學習負責」的信念。


我懂,有時候我們只是想「一個安靜的晚上」

在一次講座後,一位媽媽私下來找我,她很誠實地說:「Vivian 老師,我知道我應該多陪孩子對話,可是我下班真的很累。」

我點點頭,跟她說:「你不是唯一這樣想的,我們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時候。」

身為家長的你,不是超人。

當生活早已塞滿工作、家務、長輩照顧與孩子情緒,光是撐到晚上,就已經很不容易。

所以,這篇文章不是要求你回家後「再當一位老師」。

我想邀請你做的,只是一件小事:給孩子一點點思考的空間,哪怕只是五分鐘的陪伴。


「完成」≠「學會」

真正的責任感,來自孩子對自己學習的參與與掌控,而不是來自外部完成任務的滿足感。

我常建議家長設計「學習回顧時間」,例如問:

  • 「今天有哪一題你最不確定?後來怎麼解決的?」
  • 「哪一題讓你覺得最有成就感?為什麼?」
  • 「如果可以重寫,有哪題你會想改?」

這樣的對話,不是檢查,而是在幫孩子建立思考的習慣。


小陪伴,比完美教學更重要

很多家長會說:「我又不是老師,怕教錯。」

但我要說的是:你不需要教會孩子所有的內容,你只要讓他知道:你相信他能學習,也願意陪他一起看見進步。

這份信任,遠比標準答案重要。

如果今晚你真的很累,也沒關係。你可以說:

「孩子,媽咪今天真的好累,但我想知道你今天的功課裡,有哪一題是很難,但你成功解出來的?可以跟我分享嗎?」

父母的角色,是責任感的共同建造者

如果我們把「交得出作業」當成唯一標準,孩子也會內化:「我只要完成就好。」

但當我們多問一點、多陪一點,孩子會慢慢學會:學習不是交差,而是一種選擇。

你可以從今晚開始,試著問這兩個問題:

  • 今天有哪一題讓你最滿意?為什麼?
  • 如果有機會重做,有哪一題你會想改?怎麼做?
這些問題,是孩子學會反思與承擔的開始。

你真正想交給孩子的是什麼?

親愛的家長們,如果你也常常在下班途中默念:「希望他今天功課都在安親班寫完了」,那麼,也許你也可以問自己: 「我希望他只是完成作業,還是希望他學會對選擇負責?」

安親班可以幫忙安排時間,但責任感的養成,終究要在家裡慢慢發生。

這不是一夕之間的轉變,而是一點點的對話、一點點不怕麻煩的嘗試。

你不用完美開始,從今晚的五分鐘問答,就可以是孩子走向獨立的起點!

avatar-img
Vivian 雙語 X STEM X PBL教育經驗談
4會員
31內容數
Hi! 我是Vivian,目前是Elite Prep唯安特美語的教育顧問,專注6-14歲孩子的英語提升。當年我在美語機構工作,驚見六年級文法亂…身為家長,是否擔心孩子英文停滯? 別擔心!這裡,我分享簡單實用的ESL技巧與親子共讀秘訣,常常疑惑不知道該怎麼做?怎麼選補習班嗎?快加入我吧,陪孩子自信說英語!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小一開學,不該只是拚進度,而是幫孩子穩穩站好起點。 一年級最重要的不是背多少、補多少,而是培養生活節奏感、自主管理力與學習的正向感受。 從生活中練習選擇與負責,孩子才有機會真正長出屬於自己的學習力。
在亞洲家庭中,孩子的拖延、缺乏動機等學習問題,常被誤解為個性問題。教育顧問Vivian老師指出,這些錯誤習慣多半源自家庭無意間的互動模式。本文結合Vygotsky與教育心理學觀點,解析習慣背後的根源,並提出三大翻轉策略,協助家長培養孩子穩定、自律、主動的學習態度。
陪讀只是盯作業,還是陪孩子走過挫折與成長?在補習壓力下,家長常陷入陪到身心俱疲卻看不到效果。Vivian老師從教育現場出發,本文分享如何把陪讀變成孩子找回學習動機與自信的關鍵轉捩點,重新定義你與孩子的陪伴角色。
Vivian老師揭秘:私立雙語一年級單字壓孩子,外師變硬塞,家長從眾不查。八小時後還補習,跟不上壓力大,STEM、PBL更高效。你家孩子還愛學英文嗎?看全文反思!
Vivian老師回應:補習潮從眾壓抑孩子主動性,科學證實試錯提升內在動機與執行功能。不補習練自主,贏長期能力而非短期分數。你家孩子被補習綁架了嗎?看全文解惑!
Vivian老師回應家長焦慮:放手試錯,成績或許掉,但科學證實這提升內在動機與執行功能。一二年級試錯不怕,低年級不難,高年級再控制已晚。短期波動換長期成長,你敢放手嗎?看全文解惑!
小一開學,不該只是拚進度,而是幫孩子穩穩站好起點。 一年級最重要的不是背多少、補多少,而是培養生活節奏感、自主管理力與學習的正向感受。 從生活中練習選擇與負責,孩子才有機會真正長出屬於自己的學習力。
在亞洲家庭中,孩子的拖延、缺乏動機等學習問題,常被誤解為個性問題。教育顧問Vivian老師指出,這些錯誤習慣多半源自家庭無意間的互動模式。本文結合Vygotsky與教育心理學觀點,解析習慣背後的根源,並提出三大翻轉策略,協助家長培養孩子穩定、自律、主動的學習態度。
陪讀只是盯作業,還是陪孩子走過挫折與成長?在補習壓力下,家長常陷入陪到身心俱疲卻看不到效果。Vivian老師從教育現場出發,本文分享如何把陪讀變成孩子找回學習動機與自信的關鍵轉捩點,重新定義你與孩子的陪伴角色。
Vivian老師揭秘:私立雙語一年級單字壓孩子,外師變硬塞,家長從眾不查。八小時後還補習,跟不上壓力大,STEM、PBL更高效。你家孩子還愛學英文嗎?看全文反思!
Vivian老師回應:補習潮從眾壓抑孩子主動性,科學證實試錯提升內在動機與執行功能。不補習練自主,贏長期能力而非短期分數。你家孩子被補習綁架了嗎?看全文解惑!
Vivian老師回應家長焦慮:放手試錯,成績或許掉,但科學證實這提升內在動機與執行功能。一二年級試錯不怕,低年級不難,高年級再控制已晚。短期波動換長期成長,你敢放手嗎?看全文解惑!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引導囝囡提升學習興趣,避免錯誤標籤小朋友,不要放縱他們成為教育體制下的犧牲品。
Thumbnail
將孩子的狀態放在心裡,引導孩子面對情緒,重新溝通,使得事件不只是事件,而是關係的建立與重建。
Thumbnail
吃完晚餐後的七點到八點,我會協助小孩檢查和複習功課,這是每天固定的行程。 我選擇學校的課後班,單純希望孩子能多熟悉他人生求學時期可能會待最久的校園,所以沒有將課業外包納入考量。好像有些家長誤會了什麼,以為課後班老師會將每個孩子的功課盯很緊,實際上不太可能達到跟安親班有一樣的效果。
Thumbnail
讓孩子為自己負責,父母提供無條件的愛與支持。父母應該引導而非控制,常徵詢孩子的意見,讓他們參與決策。父母只管陳述事實,決定讓孩子自己下,信任孩子能發揮自己的能力,讓孩子活出自己的人生。
Thumbnail
我們家兩個小朋友是沒上過學校課後班,和安親班的,可能從嬰兒襁褓時期,就是為娘的我親力親為,不假手他人照顧,所以,一路陪伴,也沒想過可以把學校課業這塊外包。 然後,拜網路之賜,與其他全職照顧者交流,才發現原來就算是全職媽媽,也不乏把孩子送給他人顧功課的例子。而會把孩子往外送的說法,我聽過以下幾種
Thumbnail
大人比較有能力直接調整心情再開始工作,然而這樣的能力對孩子來說需要一些前置作業做準備。幫助孩子自律的方法,包括提前預告和幫助孩子安定下來的技巧。這些方法可幫助孩子掌握時間,培養遵守行為規範和分配時間的能力。此外,也提供幫助孩子放鬆的呼吸練習。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家長在面對青少年孩子遲遲不願意上學時的困惑與壓力,並提出瞭解決問題的策略。作者透過對家長與青少年間關係的分析,提出了照顧自己與明確界線的重要性,並強調父母親需要先照顧好自己的情緒才能更好地照顧孩子。
Thumbnail
2月份新學期的開始,等待個案會議的時間,也得整理自己的思緒,準備好自己的狀態,好開始面對孩子排山倒海的狀況...關係的培養是不是有影響他哪部分,每一週的"象棋時間",我會很努力地傾聽孩子的聲音,同理他不想上課的心情,一起思考不上課可以做甚麼...
Thumbnail
家長經常提問:孩子在家都不願意做家事,為什麼在團體裡就願意? 關鍵是:孩子在做家事中感受到了什麼?
Thumbnail
在孩子進入公幼小班之後,我們每週開始有兩天,是有回家作業的。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引導囝囡提升學習興趣,避免錯誤標籤小朋友,不要放縱他們成為教育體制下的犧牲品。
Thumbnail
將孩子的狀態放在心裡,引導孩子面對情緒,重新溝通,使得事件不只是事件,而是關係的建立與重建。
Thumbnail
吃完晚餐後的七點到八點,我會協助小孩檢查和複習功課,這是每天固定的行程。 我選擇學校的課後班,單純希望孩子能多熟悉他人生求學時期可能會待最久的校園,所以沒有將課業外包納入考量。好像有些家長誤會了什麼,以為課後班老師會將每個孩子的功課盯很緊,實際上不太可能達到跟安親班有一樣的效果。
Thumbnail
讓孩子為自己負責,父母提供無條件的愛與支持。父母應該引導而非控制,常徵詢孩子的意見,讓他們參與決策。父母只管陳述事實,決定讓孩子自己下,信任孩子能發揮自己的能力,讓孩子活出自己的人生。
Thumbnail
我們家兩個小朋友是沒上過學校課後班,和安親班的,可能從嬰兒襁褓時期,就是為娘的我親力親為,不假手他人照顧,所以,一路陪伴,也沒想過可以把學校課業這塊外包。 然後,拜網路之賜,與其他全職照顧者交流,才發現原來就算是全職媽媽,也不乏把孩子送給他人顧功課的例子。而會把孩子往外送的說法,我聽過以下幾種
Thumbnail
大人比較有能力直接調整心情再開始工作,然而這樣的能力對孩子來說需要一些前置作業做準備。幫助孩子自律的方法,包括提前預告和幫助孩子安定下來的技巧。這些方法可幫助孩子掌握時間,培養遵守行為規範和分配時間的能力。此外,也提供幫助孩子放鬆的呼吸練習。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家長在面對青少年孩子遲遲不願意上學時的困惑與壓力,並提出瞭解決問題的策略。作者透過對家長與青少年間關係的分析,提出了照顧自己與明確界線的重要性,並強調父母親需要先照顧好自己的情緒才能更好地照顧孩子。
Thumbnail
2月份新學期的開始,等待個案會議的時間,也得整理自己的思緒,準備好自己的狀態,好開始面對孩子排山倒海的狀況...關係的培養是不是有影響他哪部分,每一週的"象棋時間",我會很努力地傾聽孩子的聲音,同理他不想上課的心情,一起思考不上課可以做甚麼...
Thumbnail
家長經常提問:孩子在家都不願意做家事,為什麼在團體裡就願意? 關鍵是:孩子在做家事中感受到了什麼?
Thumbnail
在孩子進入公幼小班之後,我們每週開始有兩天,是有回家作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