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一該不該刷閱讀量?讓孩子喜歡閱讀,比閱讀幾本更重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讓孩子喜歡閱讀,比閱讀幾本更重要


嗨,我是 Vivian 老師,目前在 Elite Prep 唯安特美語擔任教育顧問,長期陪伴 6 到 14 歲的孩子與家庭,一起走過學習與成長的每個關鍵時刻。

在這段旅程中,我經常聽見家長問我:「老師,小一剛開始學認字,閱讀是不是應該要快點累積量?我朋友的孩子已經讀超過一百本了,我家還在慢慢看⋯會不會輸在起跑點?」

這個問題,看似關乎「進度」,但其實反映了我們對學習的兩種價值觀選擇:

是要追求可量化的「完成數」?還是培養長期穩定的「閱讀感」?

今天,我想和你聊聊「小一該不該刷閱讀量?」

關於我們該如何看待孩子與書的關係,以及做父母的,是否願意放慢腳步,陪孩子走一條真正屬於他的閱讀之路。


閱讀是陪伴孩子「認識世界」的方式,不是任務清單

現在的閱讀教育早已不只是「識字」,更多的是「理解」、「表達」與「思考力的延伸」。這些能力,的確需要從小開始紮根。

但當「閱讀」變成競賽式的量化指標時,我們很容易忘記了,閱讀的本質,是孩子在文字中與自己、與世界建立關係。

我曾陪伴過一位一年級的小男孩,媽媽每天幫他排好閱讀進度,一週至少讀五本書,每本寫一句心得。

孩子沒有抗拒,但也從不表現出期待。每次我問他:「你最近最喜歡哪一本?」他總是說:「都還好。」 直到某天,我們一起看了一本《誰偷走了月亮?》的繪本,他突然很安靜,翻到結尾時還紅了眼眶。

我輕聲問他:「這本你喜歡嗎?」他點點頭,說:「這是我第一本想再看一次的書。」

那一刻,我明白了:

不是孩子不喜歡閱讀,而是我們給他的閱讀,沒有情感可連結、沒有留下餘韻。


刷「閱讀量」的迷思:有讀,不代表有感

我完全理解家長希望孩子早早建立閱讀習慣的用心。

尤其在學校推動閱讀護照、獎勵制度的環境下,「讀幾本」好像成了唯一指標。 但如果我們把「閱讀量」當成唯一的學習表現,很容易出現這三種現象:

❶ 閱讀變成「打卡任務」,不是探索過程

孩子看書是為了填記錄單,不是因為真的想知道故事後來怎麼了。

❷ 內容難度與孩子能力不符

為了追求數量,可能讀一些他看不懂、無法內化的內容,反而挫敗感增加。

❸ 家長期待壓過孩子興趣

「你今天怎麼只讀一本?」、「別再看重複的了,要換新書喔!」這些話,會讓孩子覺得「閱讀」是別人交代的功課,而不是自己選擇的事。

閱讀不該是追趕的馬拉松,而是沉浸的旅程。

🌱 建立「閱讀感」,比累積「閱讀量」更關鍵

我們該追求的不是「一年讀幾百本書」的數字,而是讓孩子建立一種「閱讀是我的日常習慣」的感覺

就像運動不是為了跑幾公里,而是讓身體習慣活動;閱讀也不是為了幾本書,而是讓心靈習慣思考與感受。

那什麼是「閱讀感」呢?我這樣定義它:

✔ 孩子主動想翻開書,而不是被提醒才去讀

✔ 孩子能在閱讀中停下來問:「這是什麼意思?」、「如果是我會怎麼做?」

✔ 孩子願意重複看一本書,因為那讓他感覺到被理解或產生連結

✔ 孩子把書裡的角色、情節或概念帶入生活的語言裡

這些看似無法量化的細節,其實才是閱讀真正的養分來源。


三個不刷量但更有力的閱讀方法分享給你

1. 一天10分鐘,親子共讀比自己讀更多感受

特別是一年級的孩子,還在建立閱讀自信的過程中,聽爸媽唸出聲音,會讓他覺得閱讀是一件可以「被陪伴的事」。不需要講解太多,只要陪他一起走進故事就好。

2. 一本書可以重複讀,不需每次都新鮮

如果孩子愛上一本書,一直重複看,你可以放心,這是他內化與深化閱讀感受的表現。書不是快閃,是可以慢慢住進心裡的東西。

3. 看完書,聊一聊,而不是寫一篇

閱讀不是為了交報告。你可以問:「你最喜歡哪一頁?」「你覺得這個角色像誰?」這些生活化的對話,比任何閱讀理解題都來得深刻。


給焦慮家長的一面鏡子:閱讀的節奏,是屬於每個孩子的

有一次在課堂上,我請孩子們分享一本最近看的書。很多孩子講得興高采烈,講角色、講情節、講他覺得好笑或感動的地方。

只有一個小男生,靜靜坐著,等到下課前才舉手:「老師,我沒有要講書,但我可以說我為什麼現在比較喜歡看圖比較多的書嗎?」

我說:「當然可以啊!」

他說:「因為我現在的腦袋還沒那麼快,我喜歡慢慢想,看圖的時候我會想事情,會自己編一點故事。」

我聽完後忍不住紅了眼眶。因為他知道,他的節奏是什麼。

親愛的家長,閱讀不是比快,也不是比多,而是孩子在文字裡找回自己思考與感受的節奏。如果我們太早把閱讀變成績效,就會抹去那個節奏。


閱讀,是孩子對世界的溫柔回應,不是競賽成績 💝

你家孩子一年讀幾本書,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是否曾經在書中笑過、哭過、感動過? 是否曾經說:「我覺得這個角色跟我很像。」

這樣的閱讀,會一直住在他心裡,哪怕只是一本書、一天十分鐘,也會讓他一輩子愛上閱讀。

與其刷量,不如陪孩子找到一本他願意重複三次的書。

那不是浪費時間,那是他和文字之間,最珍貴的練習。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Vivian 雙語 X STEM X PBL教育經驗談
4會員
32內容數
Hi! 我是Vivian,目前是Elite Prep唯安特美語的教育顧問,專注6-14歲孩子的英語提升。當年我在美語機構工作,驚見六年級文法亂…身為家長,是否擔心孩子英文停滯? 別擔心!這裡,我分享簡單實用的ESL技巧與親子共讀秘訣,常常疑惑不知道該怎麼做?怎麼選補習班嗎?快加入我吧,陪孩子自信說英語!
2025/04/20
孩子沉迷手機?別只會禁止!Vivian老師從自身經驗及案例分享,指出孩子手機成癮的真正原因,並提出透過「多巴胺戒斷」方法,引導孩子重新找回生活中的快樂,培養內在動機。從蒙特梭利教育理念出發,強調「真實參與」的重要性,並建議家長創造安全、有選擇、尊重節奏的環境,陪伴孩子一起重啟快樂開關。
Thumbnail
2025/04/20
孩子沉迷手機?別只會禁止!Vivian老師從自身經驗及案例分享,指出孩子手機成癮的真正原因,並提出透過「多巴胺戒斷」方法,引導孩子重新找回生活中的快樂,培養內在動機。從蒙特梭利教育理念出發,強調「真實參與」的重要性,並建議家長創造安全、有選擇、尊重節奏的環境,陪伴孩子一起重啟快樂開關。
Thumbnail
2025/04/19
這篇文章探討如何幫助孩子擺脫手機成癮,重點不在於禁止手機,而在於降低刺激、重建生活節奏,讓孩子從被動接受到主動參與,從而獲得真正的滿足感與掌控感。文章提出了三大原則:用低刺激高參與的活動替代手機快感、改變溝通方式從命令轉為共同設計,以及陪伴孩子重新體驗緩慢的快樂。
Thumbnail
2025/04/19
這篇文章探討如何幫助孩子擺脫手機成癮,重點不在於禁止手機,而在於降低刺激、重建生活節奏,讓孩子從被動接受到主動參與,從而獲得真正的滿足感與掌控感。文章提出了三大原則:用低刺激高參與的活動替代手機快感、改變溝通方式從命令轉為共同設計,以及陪伴孩子重新體驗緩慢的快樂。
Thumbnail
2025/04/18
孩子手機成癮問題日益嚴重,成因並非單純自制力不足,而是多巴胺獎賞機制失衡造成大腦失控。本文透過案例分享,說明如何透過「多巴胺戒斷練習」協助孩子擺脫手機成癮,找回生活真實感。
Thumbnail
2025/04/18
孩子手機成癮問題日益嚴重,成因並非單純自制力不足,而是多巴胺獎賞機制失衡造成大腦失控。本文透過案例分享,說明如何透過「多巴胺戒斷練習」協助孩子擺脫手機成癮,找回生活真實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沙龍一直是創作與交流的重要空間,這次 vocus 全面改版了沙龍介面,就是為了讓好內容被好好看見! 你可以自由編排你的沙龍首頁版位,新版手機介面也讓每位訪客都能更快找到感興趣的內容、成為你的支持者。 改版完成後可以在社群媒體分享新版面,並標記 @vocus.official⁠ ♥️ ⁠
Thumbnail
沙龍一直是創作與交流的重要空間,這次 vocus 全面改版了沙龍介面,就是為了讓好內容被好好看見! 你可以自由編排你的沙龍首頁版位,新版手機介面也讓每位訪客都能更快找到感興趣的內容、成為你的支持者。 改版完成後可以在社群媒體分享新版面,並標記 @vocus.official⁠ ♥️ ⁠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閱讀不僅僅是一種好的興趣,更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閱讀對於語言能力、思維邏輯和自我成長的重要性,同時也提到閱讀能夠提升人的抽象思維、擴大知識面、豐富內在世界。閱讀對於社交互動、事業發展等方面也有積極的裨益。在生活中,閱讀有助於人們暫時抽離生活壓力,去關心、感受和享受。
Thumbnail
閱讀不僅僅是一種好的興趣,更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閱讀對於語言能力、思維邏輯和自我成長的重要性,同時也提到閱讀能夠提升人的抽象思維、擴大知識面、豐富內在世界。閱讀對於社交互動、事業發展等方面也有積極的裨益。在生活中,閱讀有助於人們暫時抽離生活壓力,去關心、感受和享受。
Thumbnail
相信大家都知道閱讀的重要!人生的高地就是取決閱讀量,但是當你準備要好好閱讀時是不是會碰到一些問題就好比,我不知道我該讀什麼書又或者是讀完後就忘記內容了跟沒讀過一樣,還有讀完之後知識沒辦法運用在工作跟生活中,然後還有一個大部分人的問題,我沒有時間啊 如果你有以上這些問題我很推薦大家一定要去閱讀這本書
Thumbnail
相信大家都知道閱讀的重要!人生的高地就是取決閱讀量,但是當你準備要好好閱讀時是不是會碰到一些問題就好比,我不知道我該讀什麼書又或者是讀完後就忘記內容了跟沒讀過一樣,還有讀完之後知識沒辦法運用在工作跟生活中,然後還有一個大部分人的問題,我沒有時間啊 如果你有以上這些問題我很推薦大家一定要去閱讀這本書
Thumbnail
之前我寫了一篇關於書店讀書會的文章,提到除了閱讀還包含了寫作。這引起了一些家長的疑問,有家長打電話問我,書房到底是開閱讀班還是作文班?這讓我有些兩難,但最終我還是選擇了閱讀班。如果必須二選一,我寧可選擇說是:閱讀班。關於寫作,我並不希望它僅僅是為了應付升學考試而設置的作文班,而是希望孩子們能培養
Thumbnail
之前我寫了一篇關於書店讀書會的文章,提到除了閱讀還包含了寫作。這引起了一些家長的疑問,有家長打電話問我,書房到底是開閱讀班還是作文班?這讓我有些兩難,但最終我還是選擇了閱讀班。如果必須二選一,我寧可選擇說是:閱讀班。關於寫作,我並不希望它僅僅是為了應付升學考試而設置的作文班,而是希望孩子們能培養
Thumbnail
「閱讀」是長久的事,不是說會考結束之後,就不用再理會了,讓它自然而然流入生命。不是為了考試,而是讓孩子們在長大之後,能夠因為閱讀而有思考及邏輯歸納等能力,成為一個擁有自己想法的人,比較是我想表達的重點。
Thumbnail
「閱讀」是長久的事,不是說會考結束之後,就不用再理會了,讓它自然而然流入生命。不是為了考試,而是讓孩子們在長大之後,能夠因為閱讀而有思考及邏輯歸納等能力,成為一個擁有自己想法的人,比較是我想表達的重點。
Thumbnail
有些複習方式很沒效率,有些複習方式能協助孩子把知識真正轉化成自己的, 這兩者之間的差異究竟何在?
Thumbnail
有些複習方式很沒效率,有些複習方式能協助孩子把知識真正轉化成自己的, 這兩者之間的差異究竟何在?
Thumbnail
身為家長或老師的您,一定曾有這個疑問:到底該用什麼方式協助孩子讀懂課文,讓學習更有效?
Thumbnail
身為家長或老師的您,一定曾有這個疑問:到底該用什麼方式協助孩子讀懂課文,讓學習更有效?
Thumbnail
這些方法不正是戀風草這些年來努力的目標嗎? 1、我們一直鼓勵孩子從小就和閱讀做好朋友,趁早養成閱讀的習慣。 2、我們的讀書會,都希望「閱讀和寫作」。就是從閱讀材料中找尋題目,讓孩子練習。 3、我們也強調,「寫作練習」一定持之以恆,勇敢表達自己的觀點,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
Thumbnail
這些方法不正是戀風草這些年來努力的目標嗎? 1、我們一直鼓勵孩子從小就和閱讀做好朋友,趁早養成閱讀的習慣。 2、我們的讀書會,都希望「閱讀和寫作」。就是從閱讀材料中找尋題目,讓孩子練習。 3、我們也強調,「寫作練習」一定持之以恆,勇敢表達自己的觀點,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
Thumbnail
網路文章因為SEO考量,字數會控制在2000 字左右,內容過於零碎,包含的「知識點」有限,只算是片段的資訊。也許適合作為聊天、談話的主題或刺激想法的引子,但不足以構築成完整的知識。書籍的架構與篇幅加上完整的脈絡敘述與作者觀點,才能夠把片段的資訊相互連結,導出知識與知識之間的關聯,與產生進一步的洞察。
Thumbnail
網路文章因為SEO考量,字數會控制在2000 字左右,內容過於零碎,包含的「知識點」有限,只算是片段的資訊。也許適合作為聊天、談話的主題或刺激想法的引子,但不足以構築成完整的知識。書籍的架構與篇幅加上完整的脈絡敘述與作者觀點,才能夠把片段的資訊相互連結,導出知識與知識之間的關聯,與產生進一步的洞察。
Thumbnail
108課綱強調素養教育,素養與閱讀息息相關。文章介紹了作者對閱讀重要性的看法,以及他為青少年創辦閱讀場所的初衷。而他也反對將閱讀素養和考試掛鉤,認為閱讀應是一種單純的樂趣。該文章內容主要關注素養教育及閱讀。
Thumbnail
108課綱強調素養教育,素養與閱讀息息相關。文章介紹了作者對閱讀重要性的看法,以及他為青少年創辦閱讀場所的初衷。而他也反對將閱讀素養和考試掛鉤,認為閱讀應是一種單純的樂趣。該文章內容主要關注素養教育及閱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