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是那個「不夠專心」的孩子,如今我懂得怎麼陪伴他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嗨,我是 Vivian 老師,目前在 Elite Prep 唯安特美語擔任教育顧問,長期陪伴 6 到 14 歲的孩子與家庭,一起走過學習與成長的每一個重要階段。

我自己,其實就是一個從台灣傳統教育體制下長大的孩子—也是一位在那個體制裡,有 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特質的孩子。

我很感謝我的媽媽與幼稚園老師。她們是最早發現我特質的人,也是在我還不懂怎麼表達自己的時候,願意相信我、帶我去嘗試幫助的那群人。

還記得當時媽媽主動帶我去做職能治療評估,那個年代資訊不多,但她選擇相信專業,也選擇相信我。雖然我的狀況不至於需要藥物介入,但也因為那段早期的支持,我從來不覺得自己是「有問題的孩子」。

在媽媽眼裡,我不是坐不住、不專心、愛出風頭,而是一個「有自己節奏的孩子」、「喜歡跟別人不一樣」、「會閃閃發亮的小星星」。

她願意陪我一起試錯,願意讓我參加各種我感興趣的課程和活動,不擔心我換來換去,只在意我是否快樂、有所感、有所愛。

現在回頭看,我才真正明白,被接住的孩子,是有勇氣長出來的。


最近我又看見了童年的自己,在一位小二學生的身上

一位媽媽跟我說,她發現孩子的鉛筆頭不斷削,橡皮擦戳得密密麻麻,手指甲塗滿了歪斜的指甲油,情緒悶悶的,作業卻還是堅持要一筆一劃寫好。

她才二年級,但那份壓力與內耗感,卻讓我瞬間掉進記憶裡的那個我。

那個總是用「再拼一點」撐住自己,卻常常被說「為什麼這也會忘」、「你是不是不夠專心」、「這麼簡單你怎麼會錯?」的我。

孩子不是不努力,只是他們的努力,大人常常看不見。


在台灣的教室裡,表現「一致」的孩子比較安全

我們的教育環境,不缺努力的孩子,而是太常用一把尺量所有人。

我們習慣表現一致、成績整齊、流程不出錯。對多數孩子來說,這樣的要求已經很吃力;但對像我這樣注意力浮動、感官敏銳、節奏獨特的孩子,更是日復一日的自我懷疑與壓力來源。

有很多年,我以為「專心」就是要坐得住,「聰明」就是要乖巧懂事。

但後來我才明白:原來我不是不會,只是我學習的方式,跟主流不一樣。

也因為這些經歷,我更能理解那些「明明有能力卻一直被誤會」的孩子,並且更願意為他們說話、站在他們這邊。


成長,不是催熟,而是等待和看見

我們總是給孩子很多標準:寫字整齊、速度要快、錯字不能多、跳繩要過關、閱讀要有紀錄……但我們太少給孩子的,是空間、時間與理解。

七歲的孩子,才剛學會怎麼控制自己的情緒與身體;

他們的自律,還在成形; 他們的節奏,還不穩定。

如果我們願意慢一點,去理解孩子當下的狀態與步伐,那些你以為的「不夠好」,其實只是「還沒發展好」。

家長可以怎麼做?四個方向陪孩子慢慢長大

1️⃣ 先接住情緒,而不是急著改正行為

孩子崩潰的當下,不是講道理的時候。請先當一個安靜的容器,幫助他說出感覺,安頓自己。

📌 不要說:「這麼小的事也要哭?」

✅ 而是:「你是覺得卡住了嗎?要不要先休息一下?」

當孩子知道「我可以難過,但還是被愛著」,他才有力氣再往前走。


2️⃣ 尊重孩子的成長節奏

別急著用別人的進度來逼自己的孩子趕路。

你家的孩子,也許需要多一點時間暖身、多一點空間思考、多一點自由去感受。

我自己的學習路,就是慢慢來、慢慢懂,最後走出自己的節奏。每一段慢下來的歷程,其實都是為了更穩地長出來。


3️⃣ 找到孩子的學習「土壤」

不是每個孩子都適合坐著聽、寫著學。有些孩子,需要畫圖、動手、走動、說出來,才有辦法理解和記住。

我也是這樣的孩子。你讓我照本宣科,我會卡住;但你讓我動手做,我就會亮起來。

生活中,其實處處是教材:

  • 去市場比價學加減法
  • 和爸媽一起做菜學步驟與邏輯
  • 動手做小實驗,記錄觀察與發現
  • 拆玩具、拼積木,練習空間感與創造力
從孩子的好奇心出發,比任何一本參考書都有效。

4️⃣ 運動與閱讀,是最好的學習養分

閱讀不是為了表現,而是為了與文字建立熟悉與信任。

不管是繪本、漫畫、故事集,只要孩子喜歡,就是最好的起點。

🏃‍♀️ 運動不只是鍛鍊體力,更是情緒調節的出口。

對我這樣從小坐不住、有大量感官輸入的孩子來說,運動一直是我最好的壓力釋放方式。


家長的反思時刻 🌿

你家的孩子,是不是也常讓你忍不住說:「你怎麼又……」?

但他是不是其實也常常讓你感動:「他真的已經很努力了」?

我曾經是那個努力卻常常被糾正的孩子,

現在是能理解每個學習步調與情緒反應都不同的老師。 我想告訴你:

孩子不是不夠好,只是還沒被看見他「努力的方式」。

請你不要急著拉他跑快,而是陪他找到「怎麼跑、怎麼休息、怎麼做自己」。

我們不需要培養完美的孩子,

我們要的是—懂得愛自己、能夠面對挑戰、不害怕出錯的孩子。

這樣的孩子,也許走得慢,

但他會走得深、走得久,走得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Vivian 雙語 X STEM X PBL教育經驗談
4會員
32內容數
Hi! 我是Vivian,目前是Elite Prep唯安特美語的教育顧問,專注6-14歲孩子的英語提升。當年我在美語機構工作,驚見六年級文法亂…身為家長,是否擔心孩子英文停滯? 別擔心!這裡,我分享簡單實用的ESL技巧與親子共讀秘訣,常常疑惑不知道該怎麼做?怎麼選補習班嗎?快加入我吧,陪孩子自信說英語!
2025/04/20
孩子沉迷手機?別只會禁止!Vivian老師從自身經驗及案例分享,指出孩子手機成癮的真正原因,並提出透過「多巴胺戒斷」方法,引導孩子重新找回生活中的快樂,培養內在動機。從蒙特梭利教育理念出發,強調「真實參與」的重要性,並建議家長創造安全、有選擇、尊重節奏的環境,陪伴孩子一起重啟快樂開關。
Thumbnail
2025/04/20
孩子沉迷手機?別只會禁止!Vivian老師從自身經驗及案例分享,指出孩子手機成癮的真正原因,並提出透過「多巴胺戒斷」方法,引導孩子重新找回生活中的快樂,培養內在動機。從蒙特梭利教育理念出發,強調「真實參與」的重要性,並建議家長創造安全、有選擇、尊重節奏的環境,陪伴孩子一起重啟快樂開關。
Thumbnail
2025/04/19
這篇文章探討如何幫助孩子擺脫手機成癮,重點不在於禁止手機,而在於降低刺激、重建生活節奏,讓孩子從被動接受到主動參與,從而獲得真正的滿足感與掌控感。文章提出了三大原則:用低刺激高參與的活動替代手機快感、改變溝通方式從命令轉為共同設計,以及陪伴孩子重新體驗緩慢的快樂。
Thumbnail
2025/04/19
這篇文章探討如何幫助孩子擺脫手機成癮,重點不在於禁止手機,而在於降低刺激、重建生活節奏,讓孩子從被動接受到主動參與,從而獲得真正的滿足感與掌控感。文章提出了三大原則:用低刺激高參與的活動替代手機快感、改變溝通方式從命令轉為共同設計,以及陪伴孩子重新體驗緩慢的快樂。
Thumbnail
2025/04/18
孩子手機成癮問題日益嚴重,成因並非單純自制力不足,而是多巴胺獎賞機制失衡造成大腦失控。本文透過案例分享,說明如何透過「多巴胺戒斷練習」協助孩子擺脫手機成癮,找回生活真實感。
Thumbnail
2025/04/18
孩子手機成癮問題日益嚴重,成因並非單純自制力不足,而是多巴胺獎賞機制失衡造成大腦失控。本文透過案例分享,說明如何透過「多巴胺戒斷練習」協助孩子擺脫手機成癮,找回生活真實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沙龍一直是創作與交流的重要空間,這次 vocus 全面改版了沙龍介面,就是為了讓好內容被好好看見! 你可以自由編排你的沙龍首頁版位,新版手機介面也讓每位訪客都能更快找到感興趣的內容、成為你的支持者。 改版完成後可以在社群媒體分享新版面,並標記 @vocus.official⁠ ♥️ ⁠
Thumbnail
沙龍一直是創作與交流的重要空間,這次 vocus 全面改版了沙龍介面,就是為了讓好內容被好好看見! 你可以自由編排你的沙龍首頁版位,新版手機介面也讓每位訪客都能更快找到感興趣的內容、成為你的支持者。 改版完成後可以在社群媒體分享新版面,並標記 @vocus.official⁠ ♥️ ⁠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這篇文章敘述了作者在國小時是資優生,但在國中卻遇到自信崩潰的經歷,以及如今作為父親不希望孩子重蹈覆轍的心路歷程。文章呈現了對教育方式的反思以及陪伴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敘述了作者在國小時是資優生,但在國中卻遇到自信崩潰的經歷,以及如今作為父親不希望孩子重蹈覆轍的心路歷程。文章呈現了對教育方式的反思以及陪伴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
Thumbnail
專題式學習是一種有益於幼兒成長的教學方式,通過引發問題、實際參與和統整學習內容,幫助孩子建立持久和有影響力的學習。本文探討了專題式學習的特點和如何幫助孩子進行問題驅動的學習。
Thumbnail
專題式學習是一種有益於幼兒成長的教學方式,通過引發問題、實際參與和統整學習內容,幫助孩子建立持久和有影響力的學習。本文探討了專題式學習的特點和如何幫助孩子進行問題驅動的學習。
Thumbnail
在亮語,老師們很強調我們自我覺察對孩子是進行情緒表達還是情緒宣洩,從心中有別人、引導、營造安全感,相信大家可以感受到這是一個讓孩子及老師們大量反思的環境,這真的是以人為主的教育,因為長時間和孩子們進行陪伴、溝通與反思,只有人能做到。
Thumbnail
在亮語,老師們很強調我們自我覺察對孩子是進行情緒表達還是情緒宣洩,從心中有別人、引導、營造安全感,相信大家可以感受到這是一個讓孩子及老師們大量反思的環境,這真的是以人為主的教育,因為長時間和孩子們進行陪伴、溝通與反思,只有人能做到。
Thumbnail
原本的我,是一個急性子的人,在職場上總是被稱為「快手」,但成為了母親之後,我意識到孩子的成長沒辦法按照我們所預期的進度,於是我學會了耐心等待,而這個過程並不是空等,還需要細心觀察孩子的需求,並且因應孩子的個性而找到彼此都能接受的溝通方式。 我所理解的教養,其實不是站在父母權威的角度,而是以
Thumbnail
原本的我,是一個急性子的人,在職場上總是被稱為「快手」,但成為了母親之後,我意識到孩子的成長沒辦法按照我們所預期的進度,於是我學會了耐心等待,而這個過程並不是空等,還需要細心觀察孩子的需求,並且因應孩子的個性而找到彼此都能接受的溝通方式。 我所理解的教養,其實不是站在父母權威的角度,而是以
Thumbnail
孩子的需求如何處置,不同的角色與不同的觀點就會出現不同的處置方式,但進到實人之後,我認為,身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最終目標必須是培養孩子成為一個獨立自主同時融入團隊的個體,此目標其中牽涉許多細節,此時就要有清晰的理念與豐富的經驗以完善的操作此目標,我正在學習如何更好的做到這件事情。
Thumbnail
孩子的需求如何處置,不同的角色與不同的觀點就會出現不同的處置方式,但進到實人之後,我認為,身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最終目標必須是培養孩子成為一個獨立自主同時融入團隊的個體,此目標其中牽涉許多細節,此時就要有清晰的理念與豐富的經驗以完善的操作此目標,我正在學習如何更好的做到這件事情。
Thumbnail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孩童的成長路徑中,他們經歷的辛苦與無奈是許多人難以體會的;擾動混亂的生活節奏非他們所願,卻很難被旁人諒解。讓家長感到挑戰和艱辛的,是如何理解ADHD孩童行為背後的原因、如何協助孩子適應,同時還能照顧自己的情緒。
Thumbnail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孩童的成長路徑中,他們經歷的辛苦與無奈是許多人難以體會的;擾動混亂的生活節奏非他們所願,卻很難被旁人諒解。讓家長感到挑戰和艱辛的,是如何理解ADHD孩童行為背後的原因、如何協助孩子適應,同時還能照顧自己的情緒。
Thumbnail
善待孩子,就是變相的在善待自己
Thumbnail
善待孩子,就是變相的在善待自己
Thumbnail
書背語錄-- 教養,不必總是筋疲力盡、兩敗俱傷 以「尊重小孩」為內涵的教養,是從信任、接納,甚至欣賞小孩的能力前提出發。 從孩子的「需要」來理解他們的行為,進而幫助孩子認識自己、成為自己。 方法用對了,父母不必再發狂、吼叫,孩子將因你而不一樣。
Thumbnail
書背語錄-- 教養,不必總是筋疲力盡、兩敗俱傷 以「尊重小孩」為內涵的教養,是從信任、接納,甚至欣賞小孩的能力前提出發。 從孩子的「需要」來理解他們的行為,進而幫助孩子認識自己、成為自己。 方法用對了,父母不必再發狂、吼叫,孩子將因你而不一樣。
Thumbnail
在教養孩子的挑戰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或許面對他人評論時會有困惑,但只要我們確信自己的教養對孩子有正向影響,日後不會後悔,之於自己與孩子就是最好的方式。
Thumbnail
在教養孩子的挑戰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或許面對他人評論時會有困惑,但只要我們確信自己的教養對孩子有正向影響,日後不會後悔,之於自己與孩子就是最好的方式。
Thumbnail
陪孩子以正面的心態去適應任何大小事,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Thumbnail
陪孩子以正面的心態去適應任何大小事,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