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應該是社會共同生活的底線。
為什麼呢? 人的心裡有信念固著(belief perseverance)的現象。造謠說謊的威力,就在於任何訊息都會進入人的認知,如果人接觸到錯誤訊息,乃至謊言,先形成印象,後續就算獲得正確資訊,也難以修正原本的印象。
謊言就是刻意編造錯誤訊息,以操縱別人的認知,形成錯誤印象,再從中獲利。
一個人騙過你一次,一個媒體曾經發布錯誤資訊,理論上應該再也不採信才對,因為已經無從知悉下一句話是不是謊言,所以說誠信應該是社會共同生活的底線。
然而實際狀況是,即使人知道對方曾說謊,一再提醒自己對方可能會說謊,只要對方敢說,聽者還是會半信半疑,印象仍然形成,信念仍然受到影響,甚至因為固著,建立後續難以撼動的錯誤認知。
錯誤認知如果有挑起情緒,更會影響態度,此時產生愛恨,即使有理性的數據證據辯證,在在都證明之前的是謠言,但態度會影響人的理性思考,錯誤認知更難修正。若要透過法律澄清,不看曠日廢時,就算提告成功,同樣會陷入信念固著難以撼動的窠臼。
說謊造謠成本很低,但效果極佳,社會上詐騙造謠自然愈來愈多,愈來愈狠。
所以誠信必須是社會共同生活的地線。曾經說謊的人,頂多兩次,就應該再也不予採信。曾經發布錯誤訊息的媒體,就應該不再收看、不再採信。
只有如此,才能避免社會沉淪崩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