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及利亞」戰爭如何塑造法國的記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阿爾及利亞」戰爭(1954-1962)深刻塑造了法國的記憶,但這種塑造過程充滿了矛盾、選擇性遺忘和持續的爭議。

主流歷史敘事與其功能:

法國歷史學界關於「阿爾及利亞」戰爭的主流敘事,傾向於譴責戰爭中的「暴力」並強調其悲劇性。這種敘事暗示法國有道義上的權利去捍衛在阿爾及利亞的歐洲裔居民和忠誠的穆斯林,只是其執行方式「不正確」。

這種「記憶工作」的一個重要功能,是將阿爾及利亞戰爭描繪成法國歷史的「外部元素」。它創造了一種印象,即某種法國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捲入這場衝突,直到後來才意識到其全面影響,並最終為了捍衛人權而反對這場戰爭。這種對「人權」的關注,是直到法國人對戰爭快速勝利的希望破滅後,才顯現出來。

raw-image

對「記憶工作」的批判與深層問題:

這種記憶工作受到嚴厲的批評,它迴避了核心問題:一個國家如何能夠簡單地認為,可以將一個被剝奪了民族文化、從未達到與法國同等凝聚力的人類群體「去文化」化?這種對阿爾及利亞人民自我的否定,被視為一種「文化滅絕」。

儘管法國沒有進行一場種族滅絕戰爭,但它通過將阿爾及利亞人的「他者性」,限制在次要層面(如個人地位,被視為「文化劣勢」的標誌)來否認其異質性。殖民者塑造了阿爾及利亞人的身份,只保留了那些能證明其「劣等」地位的特徵。

這種「在家鄉」並否認他者性的意願,導致了「阿爾及利亞」戰爭的爆發,以及阿爾及利亞人中強烈的民族主義浪潮。

法國公眾輿論的轉變與「戰爭意義」的建構:

最初,法國公眾輿論對「法屬阿爾及利亞」的依戀程度並不高,且整體上參與度不高。然而,隨著戰爭的持續,和軍事投入帶來的人員傷亡,法國必須為這場最初被認為「愚蠢且沒有出路」的戰爭賦予意義。

1957年之後,應徵入伍的法國士兵回到法國,他們親眼目睹了法國軍隊實施的酷刑和處決。「酷刑」的普遍化使得其無法再被否認,這導致部分法國輿論開始感到憤慨,至少是對戰爭的形式感到不滿。這種憤慨打破了執政集團的統一,成為一股重要的政治力量。

到1960年夏天,對酷刑的反對、對公共自由與共和政權的捍衛,以及「反殖民」主義者(特別是學生)的更高能見度,取代了最初關於法國在阿爾及利亞「自衛」的共識。這使得公眾逐漸相信,不通過「和平」手段就無法實現任何目標。戰爭的經濟成本和對人力資源的消耗,也促使法國社會對戰爭產生了厭倦和不滿。

raw-image

「戴高樂」將軍的角色與記憶的重塑:

戴高樂將軍的歸來和法蘭西第五共和國的建立,戲劇性地改變了激進少數派的影響力,他們如果無法獲得廣泛的民意支持,就無法再利用其影響力。 戴高樂成功地剝奪了,那些宣稱「法屬」阿爾及利亞的人,對「愛國者」稱號的專屬權利。這使得人們能夠以更冷靜的眼光看待阿爾及利亞的現實、法國的真正利益,以及法國在沒有「阿爾及利亞」的情況下所擁有的機會。他成功地避免了法國陷入絕望,並使其能夠適應失去「大國」地位的現實。

適應的代價與未解決的記憶問題:

法國適應失去「大國」地位的代價,是缺乏與「殖民歷史」的真正決裂,以及接受在阿爾及利亞對整個民族進行「文化滅絕」的犯罪性質。這意味著,儘管戰爭結束,法國仍在記憶層面上未完全擺脫「殖民」包袱。

接受「法屬」阿爾及利亞的終結,仍有很長的路要走。問題不僅在於「戰爭」的恐怖形式,更在於法國領導人輕率地發動這場戰爭的態度。

「阿爾及利亞」戰爭迫使法國面對,其作為「殖民強權」的過時幻想,並在國際壓力、經濟現實與國內輿論轉變的共同作用下,進行非殖民化。然而,法國的集體記憶在很大程度上,採取了一種自我安慰和合理化的形式,將「戰爭」的責任部分歸咎於「形式」上的錯誤,而非「殖民」本質的罪惡,並未能與其「殖民歷史」進行徹底的決裂,留下了一份未完全處理的文化遺產和記憶負擔。

參考書目: Elsenhans, Hartmut. “Les illusions françaises et la guerre d’Algérie dans l’historiographie. Entre nostalgie et constat d’une décolonisation inévitable”. Outre-Mers, 2016/1 N° 390-391, 2016. p.321-346.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西方文化史
2會員
44內容數
介紹歐美的歷史文化、社會習俗、藝術、文學、神話、傳說、思想、宗教和民間信仰、心理與精神狀態........
西方文化史的其他內容
2025/07/17
「工業化」和「影像衝擊」這兩個因素共同形塑了當代社會文化的「注意力」危機,並且對學校中的注意力問題產生了深遠影響。 一、「工業化」範式對學校注意力的影響 學校體制,尤其是傳統教育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依照工業勞動的範式(即規訓、層級和強制)所塑造的,這延續至今仍是課堂結構的基礎
2025/07/17
「工業化」和「影像衝擊」這兩個因素共同形塑了當代社會文化的「注意力」危機,並且對學校中的注意力問題產生了深遠影響。 一、「工業化」範式對學校注意力的影響 學校體制,尤其是傳統教育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依照工業勞動的範式(即規訓、層級和強制)所塑造的,這延續至今仍是課堂結構的基礎
2025/07/15
1940 年 6 月,納粹德國閃電攻勢下迅速擊敗法國,迫使法國簽署停戰協定並接受德軍佔領。北部與西部地區直接由德軍掌控,南部則由維琪政權以合作姿態管轄。 在德國佔領法國的初期,法國民眾的抵抗主要是透過「微抵抗」,特別是透過顛覆和利用「節慶活動」及其象徵意義來進行的。這種抵抗活動早
Thumbnail
2025/07/15
1940 年 6 月,納粹德國閃電攻勢下迅速擊敗法國,迫使法國簽署停戰協定並接受德軍佔領。北部與西部地區直接由德軍掌控,南部則由維琪政權以合作姿態管轄。 在德國佔領法國的初期,法國民眾的抵抗主要是透過「微抵抗」,特別是透過顛覆和利用「節慶活動」及其象徵意義來進行的。這種抵抗活動早
Thumbnail
2025/06/19
「科幻」小說和文化在太空探索願景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並對其產生顯著影響。這些元素形成了一種「太空文化」的體系,包含科幻小說、未來學、太空機構的探索計畫等。這套表述和價值觀的持久功能,在於使「太空殖民」的計畫合法化:維持一個「夢想」。然而,這些目標在已經被說服的社群之外,仍然缺乏普遍共識。支撐這
Thumbnail
2025/06/19
「科幻」小說和文化在太空探索願景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並對其產生顯著影響。這些元素形成了一種「太空文化」的體系,包含科幻小說、未來學、太空機構的探索計畫等。這套表述和價值觀的持久功能,在於使「太空殖民」的計畫合法化:維持一個「夢想」。然而,這些目標在已經被說服的社群之外,仍然缺乏普遍共識。支撐這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維琪法國(法語:Régime de Vichy;1940年7月10日-1944年8月20日),正式國名為法蘭西國(État français),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菲利普.貝當領導的國家政權,以其事實首都維琪為名。該國屬於獨立的武裝中立國,但由於與德國嚴苛的停戰協議,有一半的本土領土被軍事佔領。
Thumbnail
維琪法國(法語:Régime de Vichy;1940年7月10日-1944年8月20日),正式國名為法蘭西國(État français),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菲利普.貝當領導的國家政權,以其事實首都維琪為名。該國屬於獨立的武裝中立國,但由於與德國嚴苛的停戰協議,有一半的本土領土被軍事佔領。
Thumbnail
在英法戰爭中,一向強勢的英國壓倒勝的力量,令到法國連連敗仗。 就有那兩個傳奇的人物令英國也為之震驚,一個是英法百年戰爭的貞德,另一個就是第二次英法戰爭中的拿破崙。
Thumbnail
在英法戰爭中,一向強勢的英國壓倒勝的力量,令到法國連連敗仗。 就有那兩個傳奇的人物令英國也為之震驚,一個是英法百年戰爭的貞德,另一個就是第二次英法戰爭中的拿破崙。
Thumbnail
十六世紀的東非也上演著「代理人戰爭」:鄂圖曼幫助阿達爾蘇丹國;衣索比亞帝國則有葡萄牙相助。究竟葡萄牙人能否成功幫助衣索比亞脫胎換骨呢?
Thumbnail
十六世紀的東非也上演著「代理人戰爭」:鄂圖曼幫助阿達爾蘇丹國;衣索比亞帝國則有葡萄牙相助。究竟葡萄牙人能否成功幫助衣索比亞脫胎換骨呢?
Thumbnail
大家可能知道,在一次大戰前,歐洲已經分為兩大陣營在對抗。由英法俄組成的三國協約,以及德奧義組成的三國同盟。但在大戰爆發後,相對於全數參戰的三大協約國,同盟國中的義大利卻先是嚴守中立,再來倒戈加入協約國。 不過,義大利倒戈雖然不太道義,實際上沒有破壞任何條約協定。原因是,「三國同盟」的真正意義是
Thumbnail
大家可能知道,在一次大戰前,歐洲已經分為兩大陣營在對抗。由英法俄組成的三國協約,以及德奧義組成的三國同盟。但在大戰爆發後,相對於全數參戰的三大協約國,同盟國中的義大利卻先是嚴守中立,再來倒戈加入協約國。 不過,義大利倒戈雖然不太道義,實際上沒有破壞任何條約協定。原因是,「三國同盟」的真正意義是
Thumbnail
公元532年,在四年的血戰後,兩大世界霸權,東羅馬帝國和波斯的薩珊王朝,決定握手言和,結束爭奪今日高加索山脈南部的「伊比利雅戰爭」。 戰爭結束的原因很多。比如說東羅馬最著名的皇帝查士丁尼一世,決定把重心放在恢復羅馬帝國的舊土義大利和北非。以及波斯皇帝霍斯老一世對國內政局不穩的擔憂。總之既然不分
Thumbnail
公元532年,在四年的血戰後,兩大世界霸權,東羅馬帝國和波斯的薩珊王朝,決定握手言和,結束爭奪今日高加索山脈南部的「伊比利雅戰爭」。 戰爭結束的原因很多。比如說東羅馬最著名的皇帝查士丁尼一世,決定把重心放在恢復羅馬帝國的舊土義大利和北非。以及波斯皇帝霍斯老一世對國內政局不穩的擔憂。總之既然不分
Thumbnail
  1.現今的德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與法國原是同一個國家:法蘭克王國(Regnum Francorum, 481-843)。840年國王路易一世(778-840)死後,領土由三位兒子分別繼承。長子死後,兩兄弟分割了大哥的土地,並簽定凡爾登條約(Treaty of Verdun)。因此,法蘭克王國的
Thumbnail
  1.現今的德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與法國原是同一個國家:法蘭克王國(Regnum Francorum, 481-843)。840年國王路易一世(778-840)死後,領土由三位兒子分別繼承。長子死後,兩兄弟分割了大哥的土地,並簽定凡爾登條約(Treaty of Verdun)。因此,法蘭克王國的
Thumbnail
要解決以巴衝突,迦太基與腓尼基人的歷史是關鍵,來讀《興亡的世界史—迦太基與海上商業帝國:非羅馬視角的六百年地中海史》以促進世界和平吧!
Thumbnail
要解決以巴衝突,迦太基與腓尼基人的歷史是關鍵,來讀《興亡的世界史—迦太基與海上商業帝國:非羅馬視角的六百年地中海史》以促進世界和平吧!
Thumbnail
愛沙尼亞命運多舛,不斷遭遇外來侵略,幾個世紀先後被丹麥、瑞典、德國和俄羅斯統治後於1918年獨立,尤其被俄羅斯統治長達200多年,直到1940年才成立愛沙尼亞共和國,然後被併入蘇聯,1991年因蘇聯解體而再次獨立。 塔林的舊城區,於199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中世紀
Thumbnail
愛沙尼亞命運多舛,不斷遭遇外來侵略,幾個世紀先後被丹麥、瑞典、德國和俄羅斯統治後於1918年獨立,尤其被俄羅斯統治長達200多年,直到1940年才成立愛沙尼亞共和國,然後被併入蘇聯,1991年因蘇聯解體而再次獨立。 塔林的舊城區,於199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中世紀
Thumbnail
  朋友们好,今天我们来谈一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阿塞拜疆扮演了什么角色。阿塞拜疆在二战期间是苏联的加盟国,戴上你的金丝边框眼镜,让我们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1942年11月2日这一天,德国第3装甲部队在阿塞拜疆奥尔德肖尼启外5英里(8公里)处被苏联军队拦截。这里是二战时期德军部
Thumbnail
  朋友们好,今天我们来谈一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阿塞拜疆扮演了什么角色。阿塞拜疆在二战期间是苏联的加盟国,戴上你的金丝边框眼镜,让我们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1942年11月2日这一天,德国第3装甲部队在阿塞拜疆奥尔德肖尼启外5英里(8公里)处被苏联军队拦截。这里是二战时期德军部
Thumbnail
  朋友们好,我们来谈一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对比利时有做出过哪些暴行?第一次世界大战见证了德国军队入侵比利时,这次入侵造成了许多广泛的破坏以及对无辜比利时平民的暴力行为。戴上你的金丝边框眼镜,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吧。   1914年8月,德国对比利时发动进攻,遭到了比利时军队的猛烈抵抗
Thumbnail
  朋友们好,我们来谈一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对比利时有做出过哪些暴行?第一次世界大战见证了德国军队入侵比利时,这次入侵造成了许多广泛的破坏以及对无辜比利时平民的暴力行为。戴上你的金丝边框眼镜,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吧。   1914年8月,德国对比利时发动进攻,遭到了比利时军队的猛烈抵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