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抵換

含有「碳抵換」共 131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加拿大碳權公司 Base Carbon 正迅速在自願性碳市場中建立主導地位,透過專案開發、技術整合與戰略佈局,實現從虧損到獲利的顯著轉型。2025 年首季憑藉越南淨水器專案碳權收入轉虧為盈,資產結構穩健,並持續透過庫藏股回購與項目擴張強化市場信心。
Thumbnail
含 AI 應用內容
#碳權#碳抵換#碳交易
英國政府擬改革其碳排放交易制度,計劃首次將「負排放」技術納入正式碳權配額體系,允許捕捉並封存二氧化碳的企業出售碳移除配額,供排放大戶抵換法定義務。此舉旨在扶植尚未大規模商轉的碳移除技術,以達成 2050 年淨零目標。然而專家警告,碳價偏低難以驅動高成本技術,且移除效果的持久性與驗證機制仍存重大漏洞。
Thumbnail
含 AI 應用內容
#碳權#碳抵換#碳移除
本文摘要介紹了評估20個北美森林碳權協定的研究報告,各協定不足以保證經認證的碳權能實現其承諾的氣候效益。大多數協定在非永久性風險降低、額外性與基準線建立、洩漏核算等方面表現不佳。因此報告建議大幅改革碳權協定,並擴大不依賴碳權抵換模式的財政激勵機制,以充分發揮森林在減緩氣候變遷中的潛力。
Thumbnail
含 AI 應用內容
#碳權#碳抵換#森林
根據 Ecosystem Marketplace 報告,2024年自願性碳市場交易量及總價連續第三年下滑,但註銷量保持穩定。市場正經歷結構性轉型,更強調誠信與品質。移除類、較新年份及經 ICVCM CCPs 批准的特定專案溢價顯著。政策影響力漸增,市場表現因專案類別而異,正朝向提供更高品質方向發展。
Thumbnail
含 AI 應用內容
#碳權#碳抵換#碳移除
日本碳權市場正經歷快速轉型,J-credit 系統雖佔主導地位,但國際標準如PACM和減碳技術DAC的關注度日益提升。Exroad報告指出,2026年GX ETS第二階段上路後,日本碳權年需求將達300萬噸,遠高於目前的供給,預期價格將持續上漲。
Thumbnail
含 AI 應用內容
#日本#碳交易#ETS
Verra與Hedera合作,利用Hedera Guardian區塊鏈技術提升碳權專案的透明度和效率,加速碳市場數位轉型。此合作整合至Verra Project Hub,簡化流程,並提升dMRV(數位監測、報告與驗證)效率。此舉解決碳市場長期透明度和效率問題,有助於吸引更多資金投入氣候解決方案。
Thumbnail
含 AI 應用內容
#碳權#碳交易#碳抵換
隨著 Verra 推出新版方法學,REDD+ 正面臨關鍵轉型。新標準強化誠信與透明度,導入更保守的基準設定與風險地圖,卻也顯著提高開發成本。最新研究指出,REDD+ 碳權價格需達至少 15 美元,方能維持財務可行性,高於當前市價數倍。而 REDD+ 的未來,也將取決於價格與信任之間能否重新取得平衡。
Thumbnail
本文探討全球森林碳市場的發展現況、結構、以及其中存在的主要挑戰與批評。文章深入分析森林碳權的四個基本要素:非永久性風險降低、額外性與基線建立、碳儲量的量化與監測要求,以及洩漏核算,並指出現有協議在這些方面不足之處。最後文章提出多項改善建議,針對協議關鍵組成部分的改進,確保碳權真實性、高品質和準確性。
Thumbnail
科技巨頭 Microsoft 與生物炭領導企業 Exomad Green 簽署為期十年的碳移除協議,預計封存至少 124 萬噸二氧化碳,創下全球最大規模的生物炭碳移除交易紀錄。該協議不僅展現生物炭在工業規模下的可行性與擴展潛力,也強化永續生質來源與社區公益,包括提升農業生產、改善土壤健康與空氣品質。
Thumbnail
JPMorgan 正積極布局碳市場,宣布與新創公司 CO280 簽署長達13年的碳移除採購協議,預計以每噸不到 200 美元的價格購入共 45 萬噸二氧化碳移除額度。該案將回收美國墨西哥灣岸一座紙漿廠的碳並永久封存於地底。儘管碳市場仍存透明度與品質爭議,JPMorgan 視此為財務與影響力雙重機會。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