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炭碳權搶購潮:企業如何避開供應短缺與價格飆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前言

碳移除碳權的市場目前處在有些尷尬階段。多數不是資本雄厚的買家處於觀望階段,等著更明確的政策與標準出爐;而開發商也多只著眼於可及性最高,能夠完成當前大買家標準的專案才推動。整體市場的活絡性與發展都有所受限。

但是當實際的要求出臺,一錘定音之後,就非常有可能出現這篇新聞報導的供應短缺現象。

生物炭碳權爭奪戰:企業加速布局搶占先機

隨著全球企業努力邁向 2030 年淨零排放目標,高品質的碳移除方案變得愈發稀缺,而生物炭正成為備受矚目的解決方案。這種富含碳的材料是透過熱解技術,將有機廢棄物在低氧環境中加熱製成。

生物炭不僅能長期封存碳,還能改善土壤健康、提升作物產量。然而,來自 Supercritical 的最新研究顯示,高品質的生物炭碳權供應正趨緊。市場的先行者已開始透過長期合約鎖定貨源,以確保未來供應。

Supercritical 執行長 Michelle You 表示:

「現在的競爭不只是購買碳移除,而是確保未來的穩定供應。在今日簽署預購合約的企業,能優先取得貨源並鎖定價格;而仍在觀望或依賴即期市場的企業,未來將面臨供應短缺與價格飆升的挑戰。」

生物炭市場爭奪戰:供應緊縮,企業如何搶占先機?

生物炭能夠將農業廢棄物轉化為穩定碳源,並在埋入土壤後長達數百年不分解,使其成為目前最有效的二氧化碳移除技術之一。由於生物炭成本相對低廉且具規模化潛力,80% 的 CDR 採購者將其視為減少碳排放與改善環境的理想選擇。

然而,儘管生物炭優勢明顯,其供應卻面臨嚴重挑戰。根據 Supercritical 最新報告《Locked in or Left Behind? Biochar Offtakes in 2025》,2025 年的高品質生物炭供應量已有 62% 被企業透過預購合約鎖定,而 2026 年的供應也已有近 30% 預先售出

長期購銷合約:企業降低碳移除成本的最佳策略

Offtake agreement(購銷合約)是一種長期購買協議,讓企業能夠在碳移除碳權正式發行前,先行鎖定未來供應。這不僅能為生物炭供應商提供穩定的資金支持,促進產能擴張,也能讓買方享有穩定價格與確保貨源無虞。

與即期市場相比,簽訂多年期合約的企業可節省最多 31% 的成本。反之,依賴一次性購買的企業,將面臨價格攀升與高品質碳權供應日漸短缺的風險。

2024 年生物炭價格已上漲 18%,在供應日益緊縮的情況下,透過長期合約鎖定價格與貨源,已成為企業最具策略性的碳移除成本管理方案。

在這場生物炭碳權的競賽中,企業若不及早行動,未來將面臨供應短缺與成本上漲的風險,錯失取得低成本碳移除碳權的機會。

生物炭市場趨勢:需求飆升,企業如何把握機會?

對於高品質 CDR 解決方案的需求,未來幾年將迎來爆發式成長。根據 Supercritical 研究:

  • 到 2030 年,全球對於耐久性碳移除的需求將達每年 40 至 200 百萬公噸 CO₂,但目前供應量遠遠趕不上這一增長速度。
  • 2024 年,生物炭已占所有 CDR 交付量的 86%,充分展現其在市場上的穩定性與信賴度。
  • 如果僅 10% 參與 SBTi 的企業開始購買碳移除碳權,市場需求將暴增 25 倍,現有供應將難以應對。

近年來,生物炭碳權市場成長迅猛,顯示企業對永續經營與碳移除策略的重視程度持續提升。隨著需求激增,企業若能及早佈局,將能在市場變局中搶占先機。

生物炭碳權價格趨勢:未來十年市場競爭將愈加激烈

生物炭碳權在自願性碳市場上的價格遠高於一般碳權交易。

2023 年,生物炭碳權的成交價格落在每公噸 CO₂ 當量 100 至 200 美元之間,平均約為 150 美元。而同期整體自願性碳市場的平均價格僅為 5.80 美元,顯示生物炭在市場上的價值遠超其他碳移除方案。

市場前景與挑戰

根據 MSCI Carbon Markets 預測,未來十年生物炭碳權的需求可能飆升 20 倍。然而,由於供應增加與競爭激烈,短期內價格可能出現回落,並在 2035 年前呈現「先跌後漲」的走勢。

隨著淨零目標期限日益迫近,企業若不及早鎖定碳權,未來將面臨更激烈的競爭,不僅價格可能飆升,甚至可能買不到供應。此外,SBTi 的最新指引預計將增加階段性碳移除目標,進一步推升市場需求,使競爭態勢更趨白熱化。

誰在領跑生物炭碳權預購潮?

大型企業正加速布局,透過多年期預購合約,確保其碳移除策略能夠長期穩定推進。Microsoft、Google 和 Stripe 已購買大量生物炭碳權,以確保穩定的價格與高品質供應。

隨著 2024-2025 年生物炭預購合約持續增長,越來越多企業意識到,提前鎖定供應將成為控制碳移除成本、確保穩定性的關鍵策略。

目前,市場上幾筆重要的生物炭預購交易包括:

這些交易顯示,領先企業正積極卡位,確保在市場供應進一步吃緊之前,搶先取得優勢。

晚一步,貴一倍?即時市場 vs. 預購合約

許多企業習慣在即時市場購買碳權,但這種做法風險越來越高。生物炭市場正在分化:先行者已搶占最佳供應,而遲來者則得在殘存資源中競爭。

依賴即時市場購買的三大風險:

  • 價格飆升:過去四年來,生物炭碳權價格的年均複合成長率(CAGR)高達 29.2%,未來價格波動恐將持續。
  • 供應短缺:到了 2025 年,超過 60% 的高品質生物炭供應已被預購合約鎖定,新進買家恐難以取得足夠碳權。
  • 品質堪憂:晚進場的企業,可能只能購買較低品質的碳權,這些碳權的耐久性與效能可能無法符合最嚴格標準。

相較之下,已簽訂預購合約的企業,不僅能確保淨零目標穩定推進,還能以透明價格取得高品質碳權,避開市場供應緊縮帶來的風險。

現在不動手,未來買不到

生物炭正迅速成為企業大規模碳移除的關鍵選擇,但因長期合約鎖定,市場供應正急速縮減。隨著價格上揚、供不應求,企業若不及早布局,未來可能因成本過高而被市場淘汰,甚至無法取得高品質的碳權。

對真正致力於淨零承諾的企業來說,現在透過預購合約鎖定生物炭碳權,已不只是明智的決策,而是勢在必行。市場正在快速變化,今天搶先行動的企業,將成為未來碳移除市場的主導者;猶豫不決的企業,則可能再也買不到合適的碳權。

相關文章

歡迎留言分享,也期待你追蹤並加入沙龍,一起關心氣候變遷與碳移除。

與這個主題相關的文章連結整理如下:

生物炭應用之環境風險

Google 於印度簽訂史上最大規模生物炭碳權交易

生物炭碳權專案流程及認證標準比較

坐擁半壁江山的生物炭碳權供應商:Exomad Green

生物炭循環經濟應用 - 米蘭創新商業模式

2024 重要生物炭研究回顧

生物炭產業 2025 發展前瞻

生物炭有助於去除PFAS,緬因州生物炭廠商的發展與挑戰

生物炭於水質淨化及相關應用之彙整

生物炭碳權哪家標準比較好?VCS與GS碳權認證標準比較(2024年版本)

生物炭碳權專案怎麼做?來看看馬來西亞案例吧

如何應用生物炭實現碳移除,並且由碳權市場取得經濟回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細雨徐行-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13
Verde 首創生物炭瀝青碳權技術,進軍淨零基礎建設市場提及了這篇文章,趕快過去看看吧!
細雨徐行-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12
細雨徐行-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28
建築行業脫碳的創新解方:生物炭在混凝土中的應用提及了這篇文章,趕快過去看看吧!
avatar-img
細雨徐行的沙龍
22會員
228內容數
分享氣候變遷與環境政策主題。 增廣見聞之餘,讓生活產生更多洞見。 如果有想了解的新知、產業資訊、相關主題內容等, 都非常歡迎在文章中留言讓我知道。
細雨徐行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法國推出符合巴黎協定且具有高完整性碳權使用憲章,強調企業應優先削減自身排放,將碳權作為輔助性手段,並明確揭露資訊。此憲章符合國際最佳實務準則,並與《巴黎協定》第6.4條及自願碳市場誠信委員會(ICVCM)的核心碳原則相符,旨在重建碳市場的公信力,避免綠色漂綠,促進真實減碳。
Thumbnail
2025/04/29
法國推出符合巴黎協定且具有高完整性碳權使用憲章,強調企業應優先削減自身排放,將碳權作為輔助性手段,並明確揭露資訊。此憲章符合國際最佳實務準則,並與《巴黎協定》第6.4條及自願碳市場誠信委員會(ICVCM)的核心碳原則相符,旨在重建碳市場的公信力,避免綠色漂綠,促進真實減碳。
Thumbnail
2025/04/28
本文深入淺出地解釋巴黎協定第六條及其相關專有名詞,例如NDC、ITMO、VER和CORSIA。詳細闡述了ITMO和VER的差異,以及巴黎協定第六條的兩個主要組成部分(第6.2條和第6.4條)如何促進國際合作,幫助各國達成減碳目標,並以曼谷電動巴士計畫為例,說明Article 6.2的實際應用。
Thumbnail
2025/04/28
本文深入淺出地解釋巴黎協定第六條及其相關專有名詞,例如NDC、ITMO、VER和CORSIA。詳細闡述了ITMO和VER的差異,以及巴黎協定第六條的兩個主要組成部分(第6.2條和第6.4條)如何促進國際合作,幫助各國達成減碳目標,並以曼谷電動巴士計畫為例,說明Article 6.2的實際應用。
Thumbnail
2025/04/27
2025年第一季碳移除市場(CDR)快報顯示,交易量創下低點,但大型合約和新買家進場帶來曙光。微軟的巨額採購案凸顯BECCS技術潛力,但市場仍需擴大買家基礎、建立更清晰的標準及強化基礎設施。 文章分析市場趨勢、買家行為、技術發展及政策影響,並指出標準制定、政策支持及資本可及性為市場未來發展關鍵。
Thumbnail
2025/04/27
2025年第一季碳移除市場(CDR)快報顯示,交易量創下低點,但大型合約和新買家進場帶來曙光。微軟的巨額採購案凸顯BECCS技術潛力,但市場仍需擴大買家基礎、建立更清晰的標準及強化基礎設施。 文章分析市場趨勢、買家行為、技術發展及政策影響,並指出標準制定、政策支持及資本可及性為市場未來發展關鍵。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全球企業積極追求2030淨零排放目標,高品質碳移除方案需求激增,生物炭成為熱門選擇。然而,Supercritical研究顯示,高品質生物炭碳權供應緊張,2025年已62%預購。本文探討生物炭市場現況、價格趨勢、預購合約的重要性,以及企業如何搶佔先機,避免面臨供應短缺和價格飆漲風險。
Thumbnail
全球企業積極追求2030淨零排放目標,高品質碳移除方案需求激增,生物炭成為熱門選擇。然而,Supercritical研究顯示,高品質生物炭碳權供應緊張,2025年已62%預購。本文探討生物炭市場現況、價格趨勢、預購合約的重要性,以及企業如何搶佔先機,避免面臨供應短缺和價格飆漲風險。
Thumbnail
討論企業如何實現低碳轉型,包括策略制定、技術採用和管理措施。分享一些成功案例,展示低碳轉型對企業的長遠利益。 聯絡方式 Email:cammie2469.tg@gmail.com 歡迎低碳產品來訊合作
Thumbnail
討論企業如何實現低碳轉型,包括策略制定、技術採用和管理措施。分享一些成功案例,展示低碳轉型對企業的長遠利益。 聯絡方式 Email:cammie2469.tg@gmail.com 歡迎低碳產品來訊合作
Thumbnail
隨著全球工業化的加速,二氧化碳排放不斷增加,要如何捕碳呢? 最近有研究團隊開發了EcoLeaf,這種仿生技術提供了一個捕碳的平台,並且可以依據使用者的需求客製化,產生不同的產物喔!
Thumbnail
隨著全球工業化的加速,二氧化碳排放不斷增加,要如何捕碳呢? 最近有研究團隊開發了EcoLeaf,這種仿生技術提供了一個捕碳的平台,並且可以依據使用者的需求客製化,產生不同的產物喔!
Thumbnail
過去人類不斷追求高經濟成長率,高度仰賴大量製造來創造獲利,而消費者也習慣用完即丟,但這樣的商業模式和消費習慣,為地球創造大量的廢棄物。 為了減少碳排放量,企業紛紛揚棄高汙染模式,轉型循環經濟。世界經濟論壇更是預估,循環經濟將在2030年前帶來4.5兆美元產值,蘊含著龐大的商機。 「高碳排
Thumbnail
過去人類不斷追求高經濟成長率,高度仰賴大量製造來創造獲利,而消費者也習慣用完即丟,但這樣的商業模式和消費習慣,為地球創造大量的廢棄物。 為了減少碳排放量,企業紛紛揚棄高汙染模式,轉型循環經濟。世界經濟論壇更是預估,循環經濟將在2030年前帶來4.5兆美元產值,蘊含著龐大的商機。 「高碳排
Thumbnail
- 森林的綠碳、海洋的藍碳和土壤的黃碳,是自然碳匯的三種顏色,成為全球減碳的重要手段,也帶來商機。 - 美國、日本、台灣等國家紛紛宣示「2050淨零」目標,引領環保永續風潮,使「自然碳匯」成為熱門議題。 - 三色碳包括陸地樹木(綠碳)、土壤(黃碳)、海洋紅樹林與海草床(藍碳),是企業必須了解的關
Thumbnail
- 森林的綠碳、海洋的藍碳和土壤的黃碳,是自然碳匯的三種顏色,成為全球減碳的重要手段,也帶來商機。 - 美國、日本、台灣等國家紛紛宣示「2050淨零」目標,引領環保永續風潮,使「自然碳匯」成為熱門議題。 - 三色碳包括陸地樹木(綠碳)、土壤(黃碳)、海洋紅樹林與海草床(藍碳),是企業必須了解的關
Thumbnail
大家都在談論「碳金」,它是怎麼賣的?企業只要減少碳排放就能賺錢嗎?碳值是多少錢? 碳交易是怎麼產生的?機制是什麼? 什麼機制可以防止漂綠跟炒碳金? 碳費跟碳稅傻傻分不清楚?
Thumbnail
大家都在談論「碳金」,它是怎麼賣的?企業只要減少碳排放就能賺錢嗎?碳值是多少錢? 碳交易是怎麼產生的?機制是什麼? 什麼機制可以防止漂綠跟炒碳金? 碳費跟碳稅傻傻分不清楚?
Thumbnail
碳交易手續費5%引起業者不滿,氣候署指出這不同於一般規費,反映業者的減碳責任,並非金融商品。草案中也禁止碳權轉售,每筆碳權只能交易一次。環境部提出的碳費規劃中,業者可扣減2.5萬公噸排放量再計算,但遭環團批評形同給予業者2.5萬的免費排碳配額。未來碳權買賣將實施每筆交易買方需支付5%的手續費。透
Thumbnail
碳交易手續費5%引起業者不滿,氣候署指出這不同於一般規費,反映業者的減碳責任,並非金融商品。草案中也禁止碳權轉售,每筆碳權只能交易一次。環境部提出的碳費規劃中,業者可扣減2.5萬公噸排放量再計算,但遭環團批評形同給予業者2.5萬的免費排碳配額。未來碳權買賣將實施每筆交易買方需支付5%的手續費。透
Thumbnail
減碳、碳排、碳權的議題近年來備受矚目,然而碳權交易對大環境減碳目標效果有限。為了有效因應減碳趨勢,生產製造業應該從源頭推動減碳的活動,包括改善生產製程、整備舊設備、使用環保材質、減量/再生/再利用(3R)等。優質、快速的生產製造管理改善是減碳課題的核心基礎功課。
Thumbnail
減碳、碳排、碳權的議題近年來備受矚目,然而碳權交易對大環境減碳目標效果有限。為了有效因應減碳趨勢,生產製造業應該從源頭推動減碳的活動,包括改善生產製程、整備舊設備、使用環保材質、減量/再生/再利用(3R)等。優質、快速的生產製造管理改善是減碳課題的核心基礎功課。
Thumbnail
史上最熱的7月高溫,飆破地球10萬年以來的紀錄,南北極冰融加速,而我催生數年的「台灣碳權交易所」將於8月7日成立,阻止氣候變遷惡化迫在眉睫,實在無法再等了。  然而,有人質疑成立碳權交易所是提供國外碳權代理商來做碳權買賣,甚至是讓企業用購買碳權的方式作為碳排放的贖罪卷。如果您也這樣認為,就真的誤解
Thumbnail
史上最熱的7月高溫,飆破地球10萬年以來的紀錄,南北極冰融加速,而我催生數年的「台灣碳權交易所」將於8月7日成立,阻止氣候變遷惡化迫在眉睫,實在無法再等了。  然而,有人質疑成立碳權交易所是提供國外碳權代理商來做碳權買賣,甚至是讓企業用購買碳權的方式作為碳排放的贖罪卷。如果您也這樣認為,就真的誤解
Thumbnail
【環保新進展】2024年首波國內碳權交易即將啟動! 環境部近日公布了「溫室氣體減量額度交易、拍賣及移轉管理辦法」,這不僅是碳交易市場的一大進展,更代表著我們國家在環保方面的又一次飛躍。這個被熱切期待的草案,將為國內碳權買賣開啟新篇章。
Thumbnail
【環保新進展】2024年首波國內碳權交易即將啟動! 環境部近日公布了「溫室氣體減量額度交易、拍賣及移轉管理辦法」,這不僅是碳交易市場的一大進展,更代表著我們國家在環保方面的又一次飛躍。這個被熱切期待的草案,將為國內碳權買賣開啟新篇章。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