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差異

含有「認知差異」共 6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各式各樣、或大或小的「改變」一直在發生,於是每個人於各自經歷中形成的印象逐漸錯位、產生難以輕易跨越的「時差」。在不同的背景與時間環境裡,他們相信的事情都有足夠的說服力,可是當雙方碰面時,你的「真實」與我的「真實」相去甚遠。
Thumbnail
在職場協作中,認知差異往往被誤認為是溝通問題。本文從一段魚骨圖的討論出發,拆解「事實 vs 問題」的本質差異。透過下雨的生活比喻與認知機制解析,提醒我們:許多痛苦來自於「解錯問題」。接受事實,是修養;解決問題,是能力。只有釐清,才能在職場中真正高效,也才能停止不必要的抱怨,專注於行動。
Thumbnail
台灣長年以來交通亂象不斷,媒體報導幾乎天天都能看到並排停車、不禮讓行人、騎樓騎車、三寶亂竄等行為,而衍伸出那些數不清的車禍事故。這也讓「台灣是行人地獄」這個說法幾乎變成一種共識。近期我開始思考,這種現象會不會不只是道德問題或法規執行的鬆散,而是來自於「認知差異」的根本性錯誤?
Thumbnail
清明節即將到來,最近我們也因為清明連假的時間安排,和家人之間出現了不同想法的碰撞,這種討論背後,反映出不同世代對於清明節的認知差異。
Thumbnail
真然-avatar-img
2025/04/07
您的議題很有意思,謝謝分享。 少子化的趨勢,掃墓的儀式未來勢必會跟著改變。 此外,環保葬越來越普及,相信「掃墓」儀式也會因應調整。
每日都要訂便當的我們,總是換著不同的店家,同事不約而同質疑 " 雞腿便當 "和 " 魯雞腿便當" 價格的差別... 雞腿便當 110元 魯雞腿便當 80元 都是雞腿,差在哪裡? 差在哪? 大7款的雞腿便當,一大隻的雞腿躺在便當裡。一根棒棒腿的雞腿便當,弱弱的躺在便當的角落。 差在哪?
李英華-avatar-img
2024/07/13
「認知差異」和腦部結構也有關喔! 「雞腿便當」和「魯雞腿便當」須看圖片才較易搞清楚,不過一分錢一分貨,從價錢也可知,如果有人要請客,我會选「雞腿便當」,如果要自付,我选「魯雞腿便當」,省個30元,放小豬存錢筒。
beau-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7/14
李英華 我確實想拍,但那都不是我的便當,我吃排骨...只是同事們在聊天,就順手寫下。
其實我並不知道為什麼突然有一天我要去讀書?我媽在家裡給我講故事也挺好的啊!只是她沒辦法一直應付我千奇百怪的問題。我還沒上幼稚園已經會認得國字,是電視教的。所以我先看的懂國字,知道這個字發什麼音,然後很自然就記住了,但我並不懂這個國字是什麼意思....
Thumbnail
紀餘-avatar-img
2023/03/25
當時都沒有上學的準備過程,像先去幼稚園玩,媽媽帶去幾天,後來才搭車,怎麼第一天就搭娃娃車。大人以為小孩哭一哭就好了,不知道他們的內心在想什麼?所以我說小孩很可憐,大人不懂,他們不會說,就是說了大人也不相信,不聽。
青金-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3/26
紀餘 每個小孩的反應都不太一樣,大人都很喜歡用「長大就好了啦」的這個心態,其實是大人也不知道要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