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文堂

#鄭文堂含有「鄭文堂」共 8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釀專訪|幕前幕後、互映生輝──專訪《鹽水大飯店》導演鄭文堂、林志儒《鹽水大飯店》全劇拍得清流感十足,明明也有抗爭、流血,刑求,甚至「無間道」式情節亦穿插其中,但整部戲緊抓著理想主義的純粹性不放,有著滿滿覺醒青年的萌動感,以及眾人齊心緩步、往共同志向邁去的不卑不亢。
Thumbnail
2024-03-13
10
穿越媒體業深邃的人性迷宮:《鏡子森林》觀後感無論是第一季或第二季,《鏡子森林》始終環繞著這樣的叩問:究竟當記者是為了什麼?真相又是什麼?誰定義的正義是真正的正義? 這一連串大哉問,讓我回憶起自己體制內八年的點點滴滴——
Thumbnail
2020-02-26
2
戲劇突破新聞的界線—《鏡子森林》拼湊出社會案件的真面目《鏡子森林》的編劇鄭心媚曾在《中國時報》、《壹周刊》等新聞媒體擔任過記者超過16年,社會、政治、財經、醫藥等各種軟硬路線的新聞她都跑過,上述三起重大社會案件,也都發生在她擔任記者的年代,或許她也都經手了這些新聞的調查與報導。
Thumbnail
發佈在
鹿刻Luke
2020-02-19
8
讓《鏡子森林》告訴你,可怕的從來都是貪婪的人性《鏡子森林》這部戲劇裡面,除了可以看到土地開發的黑暗面,也可看到,另一個深刻的新聞產業問題。正因媒體從業人員向來有所謂的無冕王的美稱,能相當程度的將權利轉化成「權力」;但何謂新聞人的價值呢?是否能堅持到最後呢?
Thumbnail
2020-02-19
17
《鏡子森林》:當記者是為了什麼?台灣與中國記者們的困境台灣或中國社會不乏對社會有關懷的人,但更多是對這個社會冷眼旁觀的人,《鏡子森林》與其說是探討了記者這項職業,更涉及到社會價值本身的叩問:當你能夠定義出你想要的記者,你才知道你想要怎麼樣的社會。
Thumbnail
2019-12-26
8
《鏡子森林》:我們新聞視角是自己決定的嗎?《鏡子森林》不僅僅是要找回新聞從業人員的良心,也是提醒身為觀眾的我們,一個好的社會從來都不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所有對美好的期盼,都要從自身的付出出發,要寫出好的新聞,不只需要好的記者,也需要好的觀眾。
Thumbnail
2019-12-19
10
鄭文堂導演X楊大正談《鏡子森林》—「為台劇做工的人」讀冊講座鄭文堂導演透露一個鏡子森林小故事,第一集楊謹華飾演的高明在訂婚現場還跑出去工作這個情節,其實一度讓導演跟編劇產生合理性的爭辯,這段在現實人生中真的曾發生過的例子,後來決定藉由訂婚與命案現場的兩個對比,以音效、畫面強化了對高明的衝擊,不煽情卻又能引導觀眾感覺高明的內心衝擊,認同著她後來開始轉變的抉擇。
Thumbnail
2019-12-10
4
從《衝組》的失敗,我們看到了什麼?《衝組》,一部遲來的電影。從拍攝到後製到現在歷經了整整三年,電影才正要播映,要說的東西卻已是過去的事了。後面的事我們都知道了:儘管立委、企業包場力挺,衝組的票房還是十分慘淡。翻開每篇討論《衝組》的文章下方留言,似乎都指向意識形態上的問題,及該意識形態對公權力的挑戰。真是如此嗎?
Thumbnail
2018-04-0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