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鄭文堂導演X楊大正談《鏡子森林》—「為台劇做工的人」讀冊講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文/Han;圖/結果娛樂提供,擷取自網路

【創作的能量來自親身感觸】

我們存在的這座森林裡,四處架設著反射的鏡子,多面反射。這一面,照著的是現況、那一面,照著的是人性──透過《鏡子森林》這樣一部戲劇,投射了導演、編劇、演員等人滿滿的創作能量,將他們對於社會的觀察與感觸,放進了戲劇當中呈現。

而對導演鄭文堂、飾演天哥的演員楊大正而言,《鏡子森林》都是意義非凡的一部作品──兩人進一步分享了自己與創作之間的關係,以及暢談《鏡子森林》,在拍攝過程中的角色設定,與各橋段背後深刻涵義。

raw-image

【從創作到演出的楊大正】

聊起影視,對於音樂人楊大正來說,有著很有意思的解讀。他提到,戲劇於他而言是一種「治療」,在音樂上有著很多創作能量與想法的他,反而在戲劇中,得到一種人生的抽離,於他而言,是一種休息的方式。

當他跳脫自我,去成為「另外一個人」時,那種感覺是過癮的、難以忘懷的。音樂之於楊大正,是一種傾吐對於世界的疑惑與憤怒,更因為把自己所見、所聞、所感放入創作當中,才成為了如今的滅火器。更重要的是,誠如有著《鏡子森林》這樣的精彩戲劇,他希望能藉由創作,去捍衛台灣美好、富有創作力的一面,讓人能夠相信台灣。

raw-image

【創作對於鄭文堂導演的意義】

導演從大三就開始知道自己喜歡編劇,曾待過技術組的他發現自己不擅長,就決定了一旦要吃這行飯,他得靠編劇才有機會。因此他也提醒台下參與講座的聽眾,盡早離開自己不適合、不在行的。

當過編劇、導演、監製甚至演過戲…鄭文堂導演認為當導演可以掌控一切,但壓力實在大而且時間又長,比較起來他還是比較喜歡當編劇,雖然可能面對作品無法被完整表達的狀況,但可以暢遊在自己營造吃出來的世界。

提到創作環境,鄭文堂導演表示自己其實是幸運的,從小家裡環境窮困,但母親卻總是充滿著憐憫心對待著有需要的人,讓他在潛移默化中學到憐憫、同理,或許這也是他的作品中常描摹小人物的故事有關。不過這也造成了很多媒體曾幫他貼上「底層代言人」的標籤,但其實那不過是從自身經驗作為發想,因為那是他最熟悉聆聽到的故事,而這反而成為堂式風格強烈的社會寫實。

導演還分享,女兒鄭宜農還小時,就認為這個爸爸在創作時候似乎很不快樂,可沉浸其中的導演卻不這麼認為,不過當鄭宜農動筆把他的《風中的小米田》從嚴肅原民議題改為原民小學生尋找小米田的冒險故事,這難得在鄭文堂導演作品發現的風趣生動,竟然從台灣一路得獎到德國。

raw-image

【關於不要被世界改變的初衷】

「不要被世界改變」是《鏡子森林》蠻重要的一環,而「初衷」更是時常被討論的議題。楊大正分享,很多時候會覺得自己徒勞無功、一事無成,會對自己所做的事情產生質疑,這樣的難熬跟艱辛,以及那種「不被需要的挫敗感」,常常會讓他產生想要放棄的念頭。

但是當他看見支持者現身支持,又會讓他從沮喪中重新振作起來。鄭文堂導演也認同,他以自身經歷作為例子,提到自己直到39歲才有第一部可以被視為「作品」的創作問世,這其中所經歷的心酸,也是在多次的擺盪之下,努力堅持至今的。

raw-image

【新聞無畏,消息無偏】

為什麼選擇這樣的命題?鄭文堂導演提到,擁有影響力的媒體近年來在台灣一直都被批評著,但大眾卻又與媒體如此息息相關,所以選擇這樣的題材呈現,就是希望能勇敢面對它所造成的各種現象。

引用自鄭南榕先生的「新聞無畏,消息無偏」,更成為了《鏡子森林》的核心宗旨,短短八個字,其實要做到並不簡單。每個新聞從業者都會有各自面對的堅持和軟弱,希望能藉由情節的推展,讓觀眾站在同理的角度去思考”面對人性弱點在無偏、無畏的界線”,而不是一味的批評,能看見真正新聞人的初衷和努力。

鄭心媚編劇多年的記者從業經驗,都化為《鏡子森林》裡的細節,把很多現實的眉角與人性的掙扎,都放入了故事中,同樣地,也放進了對於媒體演變的觀察。導演提到,像是第一集裡鄭有傑飾演的黃國偉一案,其實那是一個需要時間去考證的新聞,可是卻在即時新聞、搶獨家的壓力之下,釀成了悲劇;第二集,透過陳以文飾演的記者之口,提到了在網路世代之下,即時新聞造成的傷害影響劇烈,如實的反映出台灣面臨的媒體生態難關。

在新聞講求「快速」的現代,造就了假新聞的肆虐,透過《鏡子森林》,無疑也是希望帶給觀眾一些省思。鄭文堂導演也提到,其實就這點而言他是比較樂觀的,就像常感冒的人,就會漸漸產生免疫力一樣,他認為假新聞是同理的──觀眾自然而然會逐漸學會媒體識讀,並且對於每一則接受到的訊息產生多一層的思考。

raw-image

【角色的魅力 不完美才最真實】

縱使如此,兩人皆不否認,記者依然是個需要具備專業度,甚至時時刻刻都會受到人性考驗的行業,雖然網友現在總是戲謔地稱「小時不讀書,長大當記者」,可是透過《鏡子森林》、透過當今依然存在的那些好記者們,導演跟編劇都希望藉由這樣的戲劇去平反。

而身為公眾人物的楊大正也分享,對於一些比較偏頗的報導,他當然也會有瞬間的情緒反應,可是他認為,記者是呈現世界脈絡及重要觀點的一個角色,因此,這樣的職業,無疑是值得尊重的。就像他所飾演的天哥一角,雖然是刑警、象徵著公權力,可是在不那麼非黑即白的世界裡,他依然在正義、理想與所謂的官場文化之間,擺盪著。就像侯方平,他們一直都在努力「不要把事情做得太錯」。

對於這樣一個非典型正義的角色,楊大正卻認為,這才是能夠深刻體現人性的寫實,在天哥一角上,他自己有一套性格設定的準則──「用最合乎正義的方式去處理逼不得已」,這是他所設定的天哥。就像在「能量水」的案子裡,他有自己的堅持、也懂得要適時地去「提醒」,不過是在現實跟理想的權衡之下,找到了妥協、以及與這個世道和平共處的方式。

raw-image

【鏡子森林中的憐憫與同情】

導演也藉此提到,其實在《鏡子森林》裡沒有完人──因為他自己也認為,不可能存在真的完美的人,每個人,都可能犯錯。把這樣的信念放進戲劇當中,再加上一種對於所有角色的憐憫心與同情心,造就了《鏡子森林》裡每一個深刻且寫實的角色。

鄭文堂導演透露一個小故事,關於第一集楊謹華飾演的高明在訂婚現場還跑出去工作這個情節,其實一度讓導演跟編劇產生合理性的爭辯,這段在現實人生中真的曾發生過的例子,後來決定藉由訂婚與命案現場的兩個對比,以音效、畫面強化了對高明的衝擊,不煽情卻又能引導觀眾感覺高明的內心衝擊,認同著她後來開始轉變的抉擇。

raw-image

對人性的深刻刻劃、對記者這個行業的精準描繪,還有媒體現況、兩難案件等等的撰寫──鄭文堂導演和鄭心媚編劇以敏銳觀察力以及對於事件、人物的同理心,將這些化為創作的養分,造就了《鏡子森林》這樣一部精彩絕倫的戲劇作品,值得觀眾細細品味,並且跟著劇中角色一同思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結果娛樂的沙龍
9會員
32內容數
結果娛樂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8/03
縱使刻畫這般的歷史時代劇所費不貲,所需要花費的前期籌備心力超乎想像,每一個道具、服裝跟場景、陳設,甚至就連語言都需要謹慎考究,卻還是有一群人,具備著這樣的野心跟使命感,默默付出、奉獻,要將這樣一個真正屬於台灣的歷史,拍給台灣人、甚至是世界看。
Thumbnail
2021/08/03
縱使刻畫這般的歷史時代劇所費不貲,所需要花費的前期籌備心力超乎想像,每一個道具、服裝跟場景、陳設,甚至就連語言都需要謹慎考究,卻還是有一群人,具備著這樣的野心跟使命感,默默付出、奉獻,要將這樣一個真正屬於台灣的歷史,拍給台灣人、甚至是世界看。
Thumbnail
2021/05/25
若說偶像劇是專為世間婦女觀眾所量身打造的美好夢境,所以才聚焦於愛情與生命的理想性故事鋪陳,那麼 21 世紀的台灣偶像劇體質正在變化中,在《她們創業的那些鳥事》劇集裡,比起追逐真命天子,戲中女主角群更忙於找尋生命的價值意義;反而是男性角色有了既熟悉又新穎的人設鉅變,你感受到了嗎?
Thumbnail
2021/05/25
若說偶像劇是專為世間婦女觀眾所量身打造的美好夢境,所以才聚焦於愛情與生命的理想性故事鋪陳,那麼 21 世紀的台灣偶像劇體質正在變化中,在《她們創業的那些鳥事》劇集裡,比起追逐真命天子,戲中女主角群更忙於找尋生命的價值意義;反而是男性角色有了既熟悉又新穎的人設鉅變,你感受到了嗎?
Thumbnail
2021/04/21
文:雀雀/圖:可米傳媒 台劇《她們創業的那些鳥事》中,陳意涵飾演一位等待六年換來一場空的戀情苦主夏芷。男友音訊全無,一個女生最重要的青春年華算是虛耗了,驟覺人生苦短的她,在下一場戀情來敲門的時候,該如何處置?
Thumbnail
2021/04/21
文:雀雀/圖:可米傳媒 台劇《她們創業的那些鳥事》中,陳意涵飾演一位等待六年換來一場空的戀情苦主夏芷。男友音訊全無,一個女生最重要的青春年華算是虛耗了,驟覺人生苦短的她,在下一場戀情來敲門的時候,該如何處置?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綠光劇團的「台灣文學劇場」,一直是我的心頭好,去年改編小說家鄭清文的作品《清明時節》,尤其難忘金鐘視帝游安順的演出。游安順飾演看似內斂的已婚中年男子,實則內心藏著一座一觸即發的火山,當他發現自己承擔不了責任,也無法一輩子在美夢之中,選擇讓自己消融在自造的岩漿之中再無法返還。游安順的精彩,在於明明不是
Thumbnail
綠光劇團的「台灣文學劇場」,一直是我的心頭好,去年改編小說家鄭清文的作品《清明時節》,尤其難忘金鐘視帝游安順的演出。游安順飾演看似內斂的已婚中年男子,實則內心藏著一座一觸即發的火山,當他發現自己承擔不了責任,也無法一輩子在美夢之中,選擇讓自己消融在自造的岩漿之中再無法返還。游安順的精彩,在於明明不是
Thumbnail
為什麼我們要把楊德昌從墳墓裡挖出來,只是為了提醒世人,台灣有這樣一名優秀的導演在台灣不受票房青睞,最終鬱鬱而終嗎? 在這個人工智慧崛起,電影再度被抖音挑戰,而整體票房再度衰弱的年代,或許是時候,讓我們重回楊德昌的腦袋,用他的腦袋,思考當下的時代。
Thumbnail
為什麼我們要把楊德昌從墳墓裡挖出來,只是為了提醒世人,台灣有這樣一名優秀的導演在台灣不受票房青睞,最終鬱鬱而終嗎? 在這個人工智慧崛起,電影再度被抖音挑戰,而整體票房再度衰弱的年代,或許是時候,讓我們重回楊德昌的腦袋,用他的腦袋,思考當下的時代。
Thumbnail
桃園市育達高級中等學校 161 邱庭恩 前言-選題動機 國小時期,因為六年級的一場畢業公演而對戲劇感興趣,當時就立志長大也要當一名演員,不管是舞台劇演員或是電視劇演員也好,國中時期八年級,因著班上要演出舞台劇,而將一本青少年小說改寫成劇本,最後以廣播劇的形式演出,公開在YouTube上(現已下架),
Thumbnail
桃園市育達高級中等學校 161 邱庭恩 前言-選題動機 國小時期,因為六年級的一場畢業公演而對戲劇感興趣,當時就立志長大也要當一名演員,不管是舞台劇演員或是電視劇演員也好,國中時期八年級,因著班上要演出舞台劇,而將一本青少年小說改寫成劇本,最後以廣播劇的形式演出,公開在YouTube上(現已下架),
Thumbnail
魏書鈞導演繼《野馬分鬃》後,又再次交出了精彩絕倫的作品《永安鎮故事集》。如果說《野馬分鬃》是在真實和虛假之間遊走,諷刺藝術真實;那麼《永安鎮故事》就是更進一步的叩問。魏書鈞導演透過一群鄉下小鎮中的人物日常和前來永安鎮拍片的導演和編劇,對於故事編寫、電影藝術的彼此辯證,企圖思考何謂藝術?何謂電影?
Thumbnail
魏書鈞導演繼《野馬分鬃》後,又再次交出了精彩絕倫的作品《永安鎮故事集》。如果說《野馬分鬃》是在真實和虛假之間遊走,諷刺藝術真實;那麼《永安鎮故事》就是更進一步的叩問。魏書鈞導演透過一群鄉下小鎮中的人物日常和前來永安鎮拍片的導演和編劇,對於故事編寫、電影藝術的彼此辯證,企圖思考何謂藝術?何謂電影?
Thumbnail
🌿「在光與暗之間,先背對再轉身」 🌿「在可見的身體與不可見的__之間」 🌿「在疏離與親密之間,華麗變身」 --《黑暗的光景》導演:洪儀庭 --《在山海來去》編創:林廷緒 --《我是既快樂又悲傷》導演暨演出:高偉恩
Thumbnail
🌿「在光與暗之間,先背對再轉身」 🌿「在可見的身體與不可見的__之間」 🌿「在疏離與親密之間,華麗變身」 --《黑暗的光景》導演:洪儀庭 --《在山海來去》編創:林廷緒 --《我是既快樂又悲傷》導演暨演出:高偉恩
Thumbnail
這部改編自知名作家吳明益同名小說的旗艦級影集,費時五年、耗資二億,更重金打造片中主場景-「中華商場」,加上莊凱勛、孫淑媚、楊大正、朱軒洋、宋柏緯、袁富華,「金馬獎最佳攝影」陳克勤、「最佳造型設計」王佳惠、「最佳音效」杜篤之從卡司到幕後,都堪稱台劇史上含金量最高的一次!
Thumbnail
這部改編自知名作家吳明益同名小說的旗艦級影集,費時五年、耗資二億,更重金打造片中主場景-「中華商場」,加上莊凱勛、孫淑媚、楊大正、朱軒洋、宋柏緯、袁富華,「金馬獎最佳攝影」陳克勤、「最佳造型設計」王佳惠、「最佳音效」杜篤之從卡司到幕後,都堪稱台劇史上含金量最高的一次!
Thumbnail
這一時期的電影,被稱為「台灣新電影」。這也就是後來文藝青年心目中所認定的台灣電影,應該就是那樣的電影。這就影響了後面好幾個世代他們觀看影像的角度。候孝賢有一次談到楊德昌的貢獻,他說:「楊德昌從美國回來,帶回來一雙眼睛;這雙眼睛看到的台灣,我們一直待在台灣的人反而都看不到了。」...
Thumbnail
這一時期的電影,被稱為「台灣新電影」。這也就是後來文藝青年心目中所認定的台灣電影,應該就是那樣的電影。這就影響了後面好幾個世代他們觀看影像的角度。候孝賢有一次談到楊德昌的貢獻,他說:「楊德昌從美國回來,帶回來一雙眼睛;這雙眼睛看到的台灣,我們一直待在台灣的人反而都看不到了。」...
Thumbnail
《枕上書》的導演是同樣出生於台灣的楊玄先生。我對楊玄導演的初印象,是來自那部講述三生情緣的特輯影片,他為影片作結的一段話,至今仍令我印象深刻。 看著眼前這位有點憨厚的大叔導演,認真地說這些感性的話,我也就不意外劇版《枕上書》為何拍得如此成功了。 有一位能真正走入故事的導演,才能將劇…
Thumbnail
《枕上書》的導演是同樣出生於台灣的楊玄先生。我對楊玄導演的初印象,是來自那部講述三生情緣的特輯影片,他為影片作結的一段話,至今仍令我印象深刻。 看著眼前這位有點憨厚的大叔導演,認真地說這些感性的話,我也就不意外劇版《枕上書》為何拍得如此成功了。 有一位能真正走入故事的導演,才能將劇…
Thumbnail
新聞不是只有字,報紙也不只是紙。所有新聞的背後都是關於人,記者是人,讀者是人,當事人相關者都是。只是我們很容易忽略,在閱聽與擴散中輕忽了這些資訊的影響性。2019 歲末壓軸登場的台劇《鏡子森林》,以報社日常帶出整個社會環環相扣的人際脈絡,以及新聞何以成為牽一髮動全身的風向操作。
Thumbnail
新聞不是只有字,報紙也不只是紙。所有新聞的背後都是關於人,記者是人,讀者是人,當事人相關者都是。只是我們很容易忽略,在閱聽與擴散中輕忽了這些資訊的影響性。2019 歲末壓軸登場的台劇《鏡子森林》,以報社日常帶出整個社會環環相扣的人際脈絡,以及新聞何以成為牽一髮動全身的風向操作。
Thumbnail
鄭文堂導演透露一個鏡子森林小故事,第一集楊謹華飾演的高明在訂婚現場還跑出去工作這個情節,其實一度讓導演跟編劇產生合理性的爭辯,這段在現實人生中真的曾發生過的例子,後來決定藉由訂婚與命案現場的兩個對比,以音效、畫面強化了對高明的衝擊,不煽情卻又能引導觀眾感覺高明的內心衝擊,認同著她後來開始轉變的抉擇。
Thumbnail
鄭文堂導演透露一個鏡子森林小故事,第一集楊謹華飾演的高明在訂婚現場還跑出去工作這個情節,其實一度讓導演跟編劇產生合理性的爭辯,這段在現實人生中真的曾發生過的例子,後來決定藉由訂婚與命案現場的兩個對比,以音效、畫面強化了對高明的衝擊,不煽情卻又能引導觀眾感覺高明的內心衝擊,認同著她後來開始轉變的抉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