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主義

含有「長期主義」共 33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閱讀《松下幸之助—實踐經營哲學》第七至九章,探討企業經營不應只追求自身利益,應與世界共存共榮。文章以松下幸之助的經營哲學為基礎,闡述了共存共榮、公正光明和必成信念的重要性,並結合其他企業家的觀點,如信義房屋的「合理利潤」和王永慶的「失敗後檢討」,說明透過實踐、反求諸己和哲學思維,建立穩定的企業發展。
Thumbnail
5/5實踐經營哲學--松下幸之助
瘦身反彈、學習放棄、創業失敗——你也掉進這些加速陷阱了嗎?那些不願「慢下來」的人,最後都不得不重新來過。
  在其他事情上面,你的「長期」也同樣依賴於身邊親友的支持,譬如在李安於1984年完成學業後,直到1990年的《推手》和《囍宴》兩部劇本在台灣新聞局主辦的比賽中得到肯定、受邀拍攝電影之前,他都是處於失業的狀態。如果不是妻子林惠嘉在經濟與生活上的支持,這位名揚國際的大導演很可能永遠沒有機會被我們認識。
Thumbnail
如何選擇真正耐用的商品? 「買貴的」和「買對的」從來不是同一件事。許多人認為高價商品更耐用、更保值,但現實卻未必如此。有時候,一個價格不高卻符合自身需求的物品,能真正發揮價值,而昂貴的精品反而可能淪為擺設。 高價商品真的更耐用嗎? 在消費觀念中,「貴=好」的迷思一直存在。
玥瑜-avatar-img
2025/03/10
長期主義,不是買貴,而是買適合的 這一句非常認同,也是我一直挑東西的準則。買了名牌但用得不自然,只會有衣穿人的感覺,也會用兩下就會放一邊。
  結果顯示,那些看過自己「老化」照片的受試者,平均願意多存下約30%的儲蓄。哈爾教授認為,這反映了當人們與「未來的自己」產生情感連結時,他們會改變自己的長期財務與道德決策。而任何能夠讓自己的未來變得更具體、鮮明、可視的方法,都能幫助我們做出從長期的眼光看來更明智的決策。
Thumbnail
「以前都以為『玩股票』等於理財,那是過度簡化的bias。有些人都會問我買什麼,我都回台積電、SPY,可是聽過的人幾乎沒人投資過。後來曾經有陣子思考這個問題,在投資之前更重要的是你對金錢的態度,以及對『變得富有』用什麼角度在思考。」 Jason哥有自成一格的理財觀念,你可以看看他對於致富的想法。
Thumbnail
月影紗💫-avatar-img
2024/12/27
受益良多,感謝分享🫶
人生自由實驗室-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2/30
月影紗💫 謝謝😊
最近對這個詞彙萌生新的體悟,是因為一再讀到巴菲特的至理名言:「很少人願意慢慢變富,多數人只是想快速獲利。」長期主義一定與耐心脫不了關係。因為隨著時間這個魔法的加乘,這個決定給我們帶來最多報酬的決策。比起預想中完成目標的興奮喜悅,更多感受到的是平靜滿足,因為這一天是你一路走來,知道終究會走到的一個點。
Thumbnail
投資改變的不只是我的財務狀況,還教會我三個人生智慧:用耐心擁抱長期計畫、以宏觀視野放下無謂得失、敢於想像並追求理想的未來。從過去追求短期回報,到現在專注於長遠價值,我的視角與選擇都更為成熟。投資是一種手段,而掌控生活、實現夢想,才是真正的目的。這些學習與改變,是我在投資路上最寶貴的收穫。
Thumbnail
  我們並未真正去衡量運動對於自己健康的好處、以及透過運動能得到的健康對自己而言有怎樣的意義;並未先花時間釐清自己為什麼想要閱讀,生命能透過閱讀得到哪些轉變。我們沒有像一名公司經營者對待自己的公司、或藝術家對待自己的作品那樣對待自己的人生。遙遠的地方有美好的願景,但朦朦朧朧,覺得好像也沒有關係。
Shelly 雪梨-avatar-img
2024/11/14
很棒的提醒 謝謝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