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書)《松下幸之助—實踐經營哲學》第七~九章啃後心得:理解經營本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實踐經營哲學--松下幸之助

實踐經營哲學--松下幸之助


——《松下幸之助--實踐經營哲學》第七~九章啃後心得

某次中午與經營公司的朋友交流,聊到最近某大型企業的新策略,看似擴張,但其實讓合作夥伴壓力倍增。她分享說:「最近她的業內除了大公司不管別的合作夥伴死活,為了財報好看,拼命擠壓上下游;還有一種不顧成本新進者,拼命削價競爭獎市場,把整個競爭格局打亂,危害業界長期經營。」

我們所處的公司是不是也不小心走在這條路上?這樣的經營,真的好嗎?

剛好近期在讀到《松下幸之助--實踐經營哲學》的第七到九章剛好回應了這個問題,三章看似獨立,背後卻有一條共通的思路:

經營不僅為了贏過別人,還為了與這個世界長久地共存下去,這聽起來理想世界的闡述,不正是這幾年大家談及的SDGs/ESG概念嗎?

經營不僅是競爭,而是生態

第七章談「貫徹共存共榮之精神」,不是喊口號,是一種經營格局。

松下老先生的觀點讓我很有感:企業是整個生態系的一員,而不是主宰者。

如果你只想自己活得好,賺最多的錢,卻壓縮上下游的空間,最後整個生態失衡,你也活不久。

讓我想到信義房屋有個經營的概念:「追求合理的利潤,而不是最大利潤」。這句話以前聽起來很「溫和」,但現在我才更懂它背後的含義。當你為了追求最大利潤,壓縮供應商的價格、催促上游的交期、削減人力成本、低價惡性競爭…短期內數字或許會好看,但長期下來,將會摧毀賴以為生的經營環境。

相反地,當你追求的是合理的利潤,那你就會自然而然地考慮到經營過程中的利益相關者,做的許多決定可能是為了更健康的環境,例如聘用沒有經驗的夥伴自行培養,改善整體人力素質。這不只是善良,而是一種長遠的眼光。

真正懂得這種共生關係的經營者,會願意:照顧好同仁 → 同仁照顧好客戶 → 客戶回饋公司 → 公司再反哺團隊,進而產生正向的循環,這個循環還能持續擴展到社會信任關係、環境保護議題與供應商相互扶持等,進而創造​「共榮」的未來。


公正,是一種看不見卻重要的信任資產

第八章講「將人類社會視為光明正大」,內容的哲學味道很濃,松下老先生卻可以表達的非常具體。因為松下老先生長期的觀察,社會的發展如果要穩固持續,就必須建立在一些普世的共通價值,例如誠信、正直、公正、透明等...。

所謂的光明正大,不是嘴上說說,而是你在消費者看不見的地方,是否也選擇做對的事。

像是有良心的餐廳,就算客人看不到的後廚,也堅持把它打掃乾淨、選擇好的食材。他們知道:這些「不會被看到的選擇」,才真正決定一家店能不能長久被信任的關鍵。

當企業這樣經營時,不只是做形象工程的促銷,而是把真實的價值呈現出來。

行銷,不是包裝的藝術,而是傳遞正在默默實現的價值。

而當消費者感受到你的公正與誠意,信任建立了,交易成本自然下降,生意也會越做越穩。


必成的信念,穩定內在的行動力

第九章談「要有必成之信念」,這是一個我很熟悉的概念,生活中的影響無處不在。

就像一個職業足球員,在出手射門那一刻,他腦中浮現的的一定是「這球會進」的畫面,不管眼前有沒有人防守、會不會射偏,甚至不能保證成功,一個職業球員,一定會帶著這份相信出手(出腳),這就是一種符合常識的直覺。在真實世界中,就算帶著這份執著都不一定可以成功,那麼沒有這份信念的人,哪來天天進球的僥倖呢?

信念,影響且左右動作。

松下老先生說得更細膩:

當你遇到順境,要歸功於運氣,讓自己保持謙遜,不至於犯大頭症,得意忘形;遇到低谷,要反求諸己,認定是因為自己的努力不足,進而找出哪裡漏掉的基本投入。

這種心態,會讓你穩紮穩打,不浮躁,也不氣餒。你會知道:「只要基本面夠好,即使外在風雨再大,總會雨過天晴。」這不是阿Q精神,而是深諳道理的明白。

經營之神王永慶說得更白:

「失敗不是成功之母,失敗後的檢討才是。」

這句話完全觸動了我。

很多人把「失敗很重要」或「失敗為成功之母」掛在嘴邊,卻未真正獨立思考其中的道理,真正關鍵在於:失敗後,你有沒有真的做出檢討?進而做出調整?才能改變命運。


經營內核:實踐 X 經營 X 哲學

這三章串聯起來,在心中迴盪出三個關於書名的體會:

  1. 實踐,是驗證真知的唯一途徑。
    很多知識或智慧,看到書本或文字的描述,會不自覺覺得正確,並自我說服說已經懂了,真的碰到問題時就直接歸零。真正的理解,只有當你「做了某個選擇」,並體會到選擇帶來的結果,在腦中留下深深的刻痕,這時才可能慢慢的理解一件事,這就是實踐的價值。
  2. 經營,是反求諸己。
    不論是共存共榮、公正光明或必成信念,都不是用來要求別人的,因為松下老先生受東方文化影響很深,孔子一再強調反求諸己,就是世間的這些道理,都是從自己開始,當自己一步步用這樣的標準要求自己的行為,自然會讓身旁的人受到招喚,產生影響力,所以儒家談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源頭就是自己。只是很多人搞錯了錯以為學會這些,就是帶著這把尺測量別人有沒有做到,自然也就本末倒置,無異是緣木求魚,把這塊融入企業,就是經營的心法。
  3. 哲學,是普世化的原理原則。
    松下老先生、經營之神王永慶、或亞馬遜的貝佐斯,這些跨時代的經營者,都不僅是實踐某一種個人經驗,而是在餞行一種可抽象提煉、放諸四海皆準的經營之道。 用現代人的大詞,就是「第一性原理」,因此屬於哲學的高度。

把這三個概念加起來,就是一種可以穿越時間與空間的經營智慧,也正符合本書的書名。也是身為一個經營者,一生都在反覆修煉的課題。

raw-image



結尾

完讀這三章,不會得到什麼「經營絕招」,卻可收穫一種沉穩內斂的「實踐智慧」,也幫助我重新審視「自己」。

瞥見自己有時候會太急、太怕輸、太想要表現得好;更看見一個人,如果有能力慢下來、從自己出發,把握眼前的每個選擇,走得更深、才能長的更穩。


你最近做了哪一個關鍵選擇,是從「反求諸己」出發嗎?

如果你也在經營自己的路上,歡迎留言和我分享你的故事。 我們可以一起,慢慢走,慢慢欣賞成長的風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啃談』Ken's Talk
4會員
32內容數
2025/04/29
服務業該不該對客戶分級?在「以客為尊」的款待精神下,我們是否仍能實施資源的策略性配置?這篇文章從課堂上的商業案例出發,延伸至房地產與飯店業的實務經驗,深度探討「制度上的公平分級」與「態度上的真誠款待」如何並存,並提出透明、可監督的機制設計,讓每位客戶都感受到被尊重,同時讓企業資源運用達到最佳效益。
Thumbnail
2025/04/29
服務業該不該對客戶分級?在「以客為尊」的款待精神下,我們是否仍能實施資源的策略性配置?這篇文章從課堂上的商業案例出發,延伸至房地產與飯店業的實務經驗,深度探討「制度上的公平分級」與「態度上的真誠款待」如何並存,並提出透明、可監督的機制設計,讓每位客戶都感受到被尊重,同時讓企業資源運用達到最佳效益。
Thumbnail
2025/04/25
在職場協作中,認知差異往往被誤認為是溝通問題。本文從一段魚骨圖的討論出發,拆解「事實 vs 問題」的本質差異。透過下雨的生活比喻與認知機制解析,提醒我們:許多痛苦來自於「解錯問題」。接受事實,是修養;解決問題,是能力。只有釐清,才能在職場中真正高效,也才能停止不必要的抱怨,專注於行動。
Thumbnail
2025/04/25
在職場協作中,認知差異往往被誤認為是溝通問題。本文從一段魚骨圖的討論出發,拆解「事實 vs 問題」的本質差異。透過下雨的生活比喻與認知機制解析,提醒我們:許多痛苦來自於「解錯問題」。接受事實,是修養;解決問題,是能力。只有釐清,才能在職場中真正高效,也才能停止不必要的抱怨,專注於行動。
Thumbnail
2025/04/24
在職場裡,總有一些夥伴與人為善、樂於順手補位,看似是合作力強的人選。這樣的「合作」,真的是高效團隊的養分嗎?從一段真實對話出發,以籃球防守比喻,深刻揭示「合作≠補位」,而是責任清晰、訊號同步與互相信任的節奏。幫忙,其實是一種無聲的干擾。真正的合作,是讓每個人都能站穩自己的區域,並勇於發出訊號。
Thumbnail
2025/04/24
在職場裡,總有一些夥伴與人為善、樂於順手補位,看似是合作力強的人選。這樣的「合作」,真的是高效團隊的養分嗎?從一段真實對話出發,以籃球防守比喻,深刻揭示「合作≠補位」,而是責任清晰、訊號同步與互相信任的節奏。幫忙,其實是一種無聲的干擾。真正的合作,是讓每個人都能站穩自己的區域,並勇於發出訊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這本書作者為Susan Kuang,其中書中有幾個觀念對我有所思考和啟發,想分享給大家
Thumbnail
這本書作者為Susan Kuang,其中書中有幾個觀念對我有所思考和啟發,想分享給大家
Thumbnail
這本書是日本亞馬遜企管類暢銷書,作者是日本經營學大師川上昌直,是一本解析獲利模式工具,找到全新獲利來源的攻略書。由資深企業教練 Vivian Lee分享並加入實務經驗。
Thumbnail
這本書是日本亞馬遜企管類暢銷書,作者是日本經營學大師川上昌直,是一本解析獲利模式工具,找到全新獲利來源的攻略書。由資深企業教練 Vivian Lee分享並加入實務經驗。
Thumbnail
《推動ESG是花錢的事還是賺錢的事?》推動ESG的障礙在要花不少錢,若能將花錢變成賺錢的專案經營模式,ESG方能進化成更有價值、更能獲利的萬人迷!本課程將教導學員如何透過逆思考,學習ESG結合獲利商模的竅門,成為可以推動企業永續經營的基石。
Thumbnail
《推動ESG是花錢的事還是賺錢的事?》推動ESG的障礙在要花不少錢,若能將花錢變成賺錢的專案經營模式,ESG方能進化成更有價值、更能獲利的萬人迷!本課程將教導學員如何透過逆思考,學習ESG結合獲利商模的竅門,成為可以推動企業永續經營的基石。
Thumbnail
本文探討在創業過程中,如何運用審時度勢的思維來達成自己的目標。論述了面對環境的狀況時,如何觀察輿論與風向,並在適當的時機與合適的人合作,做出正確的事情,達成自己想要的結果。同時也提及了避免走捷徑,堅守原則,並散播正確的價值觀,影響身邊的人。最後以赤壁之戰的故事做結尾,總結了審時度勢的重要性。
Thumbnail
本文探討在創業過程中,如何運用審時度勢的思維來達成自己的目標。論述了面對環境的狀況時,如何觀察輿論與風向,並在適當的時機與合適的人合作,做出正確的事情,達成自己想要的結果。同時也提及了避免走捷徑,堅守原則,並散播正確的價值觀,影響身邊的人。最後以赤壁之戰的故事做結尾,總結了審時度勢的重要性。
Thumbnail
「好,還要共好」是大禾管理顧問有限公司的經營理念,強調著利他、共好、利己的理念,以及良性循環和長遠發展的概念。透過這樣的價值觀,希望每個人都能為社會的持久發展努力,使每個人的努力都成為社會發展的動力。同時提到了加州紅杉的哲學觀和公司文化的融入,鼓勵每個人發揮各自的專長,互相信任、理解、包容、合作。
Thumbnail
「好,還要共好」是大禾管理顧問有限公司的經營理念,強調著利他、共好、利己的理念,以及良性循環和長遠發展的概念。透過這樣的價值觀,希望每個人都能為社會的持久發展努力,使每個人的努力都成為社會發展的動力。同時提到了加州紅杉的哲學觀和公司文化的融入,鼓勵每個人發揮各自的專長,互相信任、理解、包容、合作。
Thumbnail
本書作者埃里克‧安格納,是位實踐哲學教授,同時擁有經濟學博士學位,以下為整理書中部分章節的內容,以及我的心得
Thumbnail
本書作者埃里克‧安格納,是位實踐哲學教授,同時擁有經濟學博士學位,以下為整理書中部分章節的內容,以及我的心得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關於一堂線上課程《用經營公司的思維,經營你的人生》的分享和心得。課程主要內容包括引導思考個人的「願景」和「優勢」,以及從經營公司的五個面向來重新整理生活。作者分享了為什麼決定購買這門課程,以及課程中讓他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和難以執行的部分。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關於一堂線上課程《用經營公司的思維,經營你的人生》的分享和心得。課程主要內容包括引導思考個人的「願景」和「優勢」,以及從經營公司的五個面向來重新整理生活。作者分享了為什麼決定購買這門課程,以及課程中讓他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和難以執行的部分。
Thumbnail
「一個人必需同時從事三種工作,才能保持各方面的平衡與兼顧。分別是有償工作、無償工作、自我實現工作。」-倫敦商學院創始人查爾斯 Sunny最近看完《內在成就》這本書,感覺心中充滿著溫暖,對於自己平時花時間上班賺錢,下班滑手機、閱讀、寫作、休閒,還有時不時思考職涯的狀態,得到很多啓發,心態也更為踏
Thumbnail
「一個人必需同時從事三種工作,才能保持各方面的平衡與兼顧。分別是有償工作、無償工作、自我實現工作。」-倫敦商學院創始人查爾斯 Sunny最近看完《內在成就》這本書,感覺心中充滿著溫暖,對於自己平時花時間上班賺錢,下班滑手機、閱讀、寫作、休閒,還有時不時思考職涯的狀態,得到很多啓發,心態也更為踏
Thumbnail
借鏡別人的失敗經驗;促使自己加快成功的腳步。
Thumbnail
借鏡別人的失敗經驗;促使自己加快成功的腳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