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C
含有「DAC」共 32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細雨徐行的沙龍
2025/03/26
直接空氣捕捉—氣候危機的解方,還是虛耗資源的陷阱?
面對氣候變遷挑戰,直接空氣捕捉技術應運而生。許多公司正推動大規模 DAC 設施,如 1PointFive 即將在德州落成的工廠,年捕捉量可達 50 萬噸。然而,DAC 也面臨爭議。史丹佛大學教授 Mark Jacobson 認為,該技術耗能龐大,且多由石油業資助,可能淪為化石燃料企業延續排放的藉口。
含 AI 應用內容
#
氣候行動
#
CDR
#
碳移除
4
留言
細雨徐行的沙龍
2025/03/07
碳移除市場發展困境:政策、價格與信任的考驗
碳移除市場發展受限於政策不明確,企業多觀望高耐久性碳移除方案,偏好價格較低的自然型移除。高耐久性碳移除技術(如ERW和DAC)雖具潛力,但成本高昂,供應鏈不確定性高,缺乏政府補貼與明確規範。調查顯示,2030年前高耐久性方案需求將增加,但超過35%企業仍未規劃採購,價格及市場信任為主要瓶頸。
#
碳權
#
碳移除
#
DAC
3
5
細雨徐行的沙龍
2025/03/01
Phlair 與 Frontier 簽署 DAC 採購協議,加速低成本技術商業化
Frontier 宣布與 Phlair 簽署直接空氣捕捉採購協議,將於 2027 至 2030 年間以 3,060 萬美元移除 47,000 噸 CO₂。Phlair 採用氫循環電解槽技術,以電化學取代傳統熱驅動方式,提升能源效率並降低成本。該技術可搭配間歇性再生能源,並透過場內太陽能降低電力開支。
#
DAC
#
氣候行動
#
碳移除
2
2
細雨徐行的沙龍
2025/02/26
碳移除市場的漫長征途:高成本與不確定性的挑戰
耐久碳移除市場雖被視為實現淨零碳排的關鍵技術,但當前仍面臨高昂成本、有限供給及技術不確定性等挑戰。企業雖已投入數億美元簽署碳權預購協議,但多數技術尚未成熟,市場價格亦缺乏共識。與此同時,土地利用型碳移除雖更具成本效益,但可用土地有限,無法單獨承擔減碳重任。
#
氣候行動
#
碳權
#
碳抵換
3
8
細雨徐行的沙龍
2025/02/13
加拿大淨零排放目標與路徑:碳移除技術及公平原則的關鍵角色
本文介紹加拿大淨零排放目標與路徑的最新研究。研究重點在於如何運用綜合評估模型結合公平原則,評估加拿大達成淨零排放後碳移除技術的重要性與不同情境下的需求,並分析主要CDR技術的潛力及技術採用率的可行性。政策建議方面,加拿大政府在發展CDR技術、能源結構轉型、投資地質儲存、發展碳匯等方面應更關注公平性。
#
氣候行動
#
碳移除
#
淨零目標
2
9
細雨徐行的沙龍
2025/02/06
CDR.fyi 的 2024 年度碳移除回顧
2024 年 CDR 市場成長 78%,總購買量接近 800 萬噸。然而市場仍高度集中,80% 的購買來自 Microsoft、Google、Stripe 和 Frontier 等買家。新興供應商和跨領域買家的加入顯示出市場逐漸擴展,但仍需更多買家參與以推動市場成長。
#
碳移除
#
自願性碳市場
#
碳抵換
4
10
細雨徐行的沙龍
2025/01/30
加拿大DAC規範:全球首創,如何改變氣候行動與碳市場?
加拿大政府推出全球首創的直接空氣捕捉 (DAC) 碳抵換規範,為全球碳移除監管樹立新標準,並可能成為吸引大量資金投入 DAC 技術,加速全球普及的催化劑。此規範確保碳權符合高標準,包括永久性、可量測性和透明度,並禁止將捕獲的CO₂用於增強型採油(EOR),以維護DAC作為獨立減碳技術的公信力。
#
氣候行動
#
碳權
#
碳交易
4
8
細雨徐行的沙龍
2025/01/13
2050溫室氣體移除路徑圖 - 貝佐斯地球基金會
本文介紹2050年溫室氣體移除 (GHGR) 路線圖。概述了達成每年移除100億噸二氧化碳目標所需的技術、政策、市場和社會行動策略,並將其分解成三個十年行動計劃。路線圖涵蓋了直接空氣捕捉、海洋、陸地和岩石碳移除,以及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移除等技術,著重於克服技術、經濟和社會障礙,以確保公平公正實施。
#
氣候行動
#
碳移除
#
溫室氣體
4
9
細雨徐行的沙龍
2025/01/03
負碳經濟起點:碳移除技術之要件
本文引用 Puro.earth 之報告 Achieving a Net-Negative Economy 內容,探討如何透過碳移除技術達成淨零排放甚至負排放,以應對氣候變遷。文中闡述了淨零排放目標的重要性、不同碳移除方法的優缺點及耐久性,並強調建立信任和透明的碳權市場機制以促進碳移除產業的發展。
#
碳移除
#
碳權
#
碳抵換
4
15
細雨徐行的沙龍
2024/12/31
清潔科技投資 2024 持續衰減,但發展趨勢逐漸樂觀
2024 年清潔技術領域投資呈現多樣化趨勢。雖然股權融資減少,但大型債務融資填補資金缺口,總額達 140 億美元。投資方面氣候專注型基金表現最為活躍,策略投資人亦積極參與。展望 2025,政策變化及能源需求增長將持續影響市場,特別是能源效率及智慧水資源管理技術深具潛力,整體趨勢顯示樂觀發展。
#
清潔科技
#
新創
#
能源
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