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看到 CBS News 有篇很有趣的專訪報導,同時訪談了進行直接空氣捕捉的廠商和反對意見的學者。其中最後屬於較中立意見的美國能源部碳管理策略以及國家碳捕捉中心訊息,可參考之前的整理的報告。
對於如何有效解決氣候變遷的有效方案,不同立場的角色可能就會有不同的看法。但重點還是會回歸到不同方案的有效程度、成本效益,以及是否符合利害關係人的方向。摘要翻譯
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重要性已無庸置疑,但科學研究顯示,現行的減排速度仍遠不及應對氣候變遷的需求。Lori Guetre 形容:「我們現在每小時排放約 600 萬噸二氧化碳,這就像蓋上一條保暖毯,使地球持續升溫,引發氣候變遷。」Guetre 負責 1PointFive 公司的商業策略,這家公司有個大膽的構想:利用 Direct Air Capture(直接空氣捕捉, DAC)技術,從大氣中直接移除 CO₂。聽起來像魔術,但其實只是化學原理的應用。巨型風扇將外界空氣送入一種特殊液體中,這種液體能吸附空氣中的二氧化碳。過濾後的乾淨空氣再釋放回大氣,而被捕獲的 CO₂ 則轉化為固體顆粒。當這些顆粒加熱後,純二氧化碳氣體便會被收集起來。
那麼,這些被捕獲的 CO₂ 會如何處理呢?Guetre 解釋:「目前最普遍的做法是將 CO₂ 封存於地下。此外,碳還可以轉化為合成燃料,供航空、貨運和航運等難以減碳的產業使用。二氧化碳也被應用於混凝土製造、鑽石合成,甚至是碳酸飲料的製作。」
在加拿大卑詩省的一座示範工廠,每天可從空氣中移除 4 噸二氧化碳。這座工廠由 Carbon Engineering(1PointFive 的姊妹公司)建造。而今年夏天,公司將啟動更大規模的計畫——在美國德州興建一座商業化工廠,其規模將是卑詩省工廠的 300 倍,屆時將顯著提升碳捕捉技術的應用範圍。
Guetre 表示,這座工廠每年能從大氣中移除約 50 萬噸二氧化碳。
那麼,要避免氣候災難,究竟需要多少座這樣的工廠?
「氣候專家估計,到 2050 年,全球至少需要 10,000 到 20,000 座這種百萬噸級的設施,才能作為整體氣候行動的補充措施。」Guetre 說:「這將是一個大規模的產業擴張……基本上,就像我們有水處理產業一樣,未來我們將會有一個空氣處理產業。」
直接空氣捕捉技術聽起來像是解決氣候問題的完美方案——我們可以透過化學來拯救地球!但史丹佛大學環境工程學教授 Mark Jacobson 卻提出質疑:「這根本不是一個可行的解決方案。我們沒有時間浪費在這種沒有效益的技術上。」
Jacobson 認為,直接空氣捕捉是一個巨大的誤導,其核心問題在於:「這項技術需要大量風扇和化學處理,且運作時會消耗極大的電力。」他補充道:「即使是用再生能源來驅動這些設施,也只是在浪費寶貴的綠電,因為這些能源原本可以直接用來取代燃煤發電廠或其他化石燃料熱源,減少更多的碳排放。」
換句話說,目前全球約 60% 的電力仍來自化石燃料。如果再生能源如此稀缺,為何要浪費它來清除煤炭與天然氣造成的污染?難道不該直接用乾淨能源來取代化石燃料基礎設施,從源頭解決問題嗎?
「先想想,是誰在推動這項技術?」Jacobson 說道。「誰能從碳捕捉和直接空氣捕捉中獲利?答案就是化石燃料公司。」
事實上,大多數空氣捕捉技術公司都由石油業資助。例如,Occidental Petroleum 擁有 1PointFive 和 Carbon Engineering。
「他們的邏輯很簡單:『我們捕捉的 CO₂ 和我們排放的一樣多,所以我們應該可以繼續污染、繼續開採,沒問題吧?』」Jacobson 諷刺地說道。
這種直言不諱的態度讓他樹敵不少:「哦,柴油業界討厭我,汽油業界討厭我,乙醇業界討厭我,核能業界討厭我,燃煤業界更是對我恨之入骨。他們當然不喜歡我,因為我說出了真相——我們根本不需要這些技術。」
我問 Guetre,石油和天然氣公司推動碳捕捉技術,是否只是為了繼續排放?
「這個問題我們真的被問過很多次,」她回答。「的確,我們需要擺脫化石燃料,而這將逐漸削弱傳統石油公司的市場。但同時,我們也必須幫助它們轉型,開創新的商機——這就是 carbon management(碳管理),簡單來說,就是把二氧化碳從空氣中去除,再埋進地底,或者製造碳基產品。」
不過,要去除大氣中的碳,不見得非得靠大型化學工廠。目前有科學家正在研究利用藻類,因為藻類能夠吸收二氧化碳並釋放氧氣,此外,也有設計更小型、更有效率的碳捕捉裝置的嘗試。
在美國能源部的資助下,位於阿拉巴馬州的國家碳捕捉中心正積極開發新技術,希望能有效去除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同時降低成本。
「目前直接空氣捕捉的成本大約是每噸 500 至 600 美元,而我們的目標是把成本降到 200 美元以下,」該中心主任 John Northington 表示,「甚至還有進一步下降的空間。」
無論外界是否仍存有爭議,碳移除產業的發展已勢不可擋。目前全球已有 130 座空氣捕捉工廠正在規劃或建設中。
Lori Guetre 強調,這項技術並非解決氣候危機的萬靈丹,但它將是重要的一環:「當我們把所有減碳技術整合起來——風能、太陽能、電動車,再加上大規模的二氧化碳去除——我們就擁有了實現淨零排放的所有關鍵手段。現在,我們該捲起袖子,全力以赴。」
相關文章
歡迎留言分享,也期待你追蹤並加入沙龍,一起關心氣候變遷與碳移除。
與這個主題相關的文章連結整理如下:
Phlair 與 Frontier 簽署 DAC 採購協議,加速低成本技術商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