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送中運動

含有「反送中運動」共 14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陳慧最新作品《小暴力》,若搭配看完《拾香紀・焚香紀》、《弟弟》的讀者,相信可以讀出陳慧從香港移居到台灣後,必須不斷面對處理的創傷與不能遺忘的歷史傷痕,等我讀完後有機會再另寫一篇。
Thumbnail
明天就是罷免投票的日子。身邊不少朋友對這次罷免無感,甚至表達反對。他們或許出於對政治的倦怠,或對罷免本身的疑慮,但我認為這正反映出我們集體忽略了問題的本質。我希望這篇簡短的文章,能讓還在觀望、甚至無意投票的你,重新正視我們此刻所面對的處境。
Thumbnail
本書為2024年臺北國際書展非小說類首獎作品《失敗者回憶錄》的深度書評,介紹作者李怡跌宕起伏的人生經歷,從左派背景、六七暴動的衝擊、創辦雜誌《七十年代》及《九十年代》對臺灣民主運動的影響,到觀察香港本土意識的興起。文章更深入探討李怡對中國、香港的獨特見解,以及他如何看待「失敗」與「勇氣」。
Thumbnail
4/5失敗者回憶錄
YY-avatar-img
2025/07/23
去年開始也斷斷續續在讀這本(但卡在一半),六七暴動那段也讓我很驚訝(無知的台灣人就是我),而且李怡認為六七暴動後讓英國政府更重視對香港的統治、同時港人對於港英政府的認同上升,真是奇妙的歷史轉捩點。
Claydee-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7/24
YY 我也是無知的台灣人(握手)我也是看一半斷頭(應該是快兩年前寫這篇時就在看了https://vocus.cc/article/65234b5cfd89780001af3e83)這次直接從頭當新書看,哈哈哈 他對六七暴動的理解蠻酷的,英國政府終於重視香港可以理解且有後續政策佐證,但左派因此失望,應該是他這種內部人才有的感想了~
台灣社會近三十年來,身份認同的變化成為國內外關注的核心議題。根據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的長期調查,台灣人自我認同從1992年的17.6%,一路攀升至2025年的62.9%;「都是台灣人和中國人」的比例則從高點49.3%降至30.5%;而純「中國人」認同更是從25.5%驟降至僅2.4%。
Thumbnail
這篇貼文,並不是想煽動對任何種族﹑團體﹑國家或姓別的仇恨。我只是想直接告訴大家,有一個人在這個平台上,正大量對外散佈不實的資訊,來塑造他自己個人形象。他的言行,讓我感覺作噁,令我一直猶䂊該如何提醒大家。 我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我要搬去方格子,並且我最近的發文都很古怪,和我過往的風格有很大的不同。那是
本來想連台派的川粉一起講,兩者太像了,但台灣尚且有點被逼親美,香港侵粉是自甘墮落。
Thumbnail
本文探討心理師在社會正義諮商框架下,如何面對政治議題。心理師的角色不僅涉及個案的心理健康,還必須考量社會文化脈絡對心理健康的影響。透過近期政治事件的分析,文章強調心理師應主動參與政治與社會運動,以促進社會公義,並反思如何在實踐中應對政治環境對精神健康的影響。
Thumbnail
近年中共加大了治理香港的力道,但並非所有香港人都願意因此選擇噤聲。流亡至英國的香港民運人士羅冠聰,選擇出走展開國際倡議。《時代推著我們前行》一書,記錄了民主派人士在香港的行動,見證了公民社會的興衰,將成為對抗中共論述的重要文本。
Thumbnail
4/5時代推著我們前行
周庭,前「香港眾志」副秘書長,因參與2019年反送中運動被判刑10個月,於2021年刑滿出獄後,今年9月獲香港國安處發還旅遊證件,批准其離港前往加拿大升學。然而,她在社交平台上宣布,決定不返回香港報到,形同宣布棄保。 周庭的這一決定引起了香港警方的強烈譴責,他們呼籲當事人懸崖勒馬,不要選擇走一條不
梁知-avatar-img
2023/12/05
惡法非法。背負著違反飯港區國安發這樣的罪名的“逃犯”,未嘗不是一種光榮和對她追求自由的靈魂的認證
不只是陳軍「來頭不小」,被拘捕的另一人林峰,也不是什麼平凡之人。林峰是前中國自行車國家隊的運動員,曾在全國場地自行車冠軍賽中打破中國國內紀錄,並獲得亞洲賽事的冠軍。在遷居美國後,林峰創立了一家名為「Keirinworld」的體育賽事執行公司,專門舉辦自行車相關比賽;2019年他主辦了一系列名為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