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政治

含有「台灣政治」共 354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本文指出內閣制需要配合聯合政府以及跟得票成正比、有利多黨發展的比例代表制選舉制度方能最有效發揮內閣制本身的優點。同時指出為何當今的局勢不宜再選用總統制,以及列出一些破壞民主規範的行為。
從總統制和議會制的角度理解一些總統制/半總統政體如:美、韓、臺近年出現的亂象。
當前國內外局勢動盪、國際競爭激烈,台灣正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上。面對經濟下行、人口老化、資源短缺等多重挑戰,有部分政界人士與輿論提出所謂“每人普發1萬元”的民生激勵措施,同時還主張大幅削減政府各項預算。他們聲稱,這樣可以立即紓困、簡化政府機構運作;然而,這種看似慷慨而簡便的政策背後,卻隱藏著對國家長期
Thumbnail
一位部落客分享多年來寫作經驗,如何透過文字預測或影響現實事件,並探討宇宙能量與個人感知力的關聯。文章提及作者曾預測塑化劑事件、颱風、政治人物的興衰,以及女性力量的崛起等,並以自身的經歷闡述宇宙如一面鏡子,反射著人們的思想和意念。
Thumbnail
avatar-avatar
Rey
thank u
在春節過年這段期間,我想可能有很多人也跟我一樣,不得不跟自己的家庭或是親友討論關於最近我們社會正在面臨的憲政危機。而也是在這個時間點,我希望分享自己的一些想法。  
Thumbnail
愚民政策之起源   蒙昧主義又稱為愚民政策,即為故意阻擾事情的明朗化或不將全部訊息公之於眾。而學術上有常見的兩種解釋: (1)有意封閉知識的傳播,例如某些政府刻意隱瞞真實訊息又或是使用虛假訊息欺騙公眾。 (2)故作隱晦,模糊不清的創作風格,體現在某些文學作品之中,例如喬納森、盧希林的愚人來信
在今天的台灣社會,維持現狀是最大公約數.一旦兩岸發生戰爭,人民必定會受到影響.沒人想要戰爭,大家都想要和平,包括我,但決定權不再我們手上.中國想要統一沒有人攔的住,那問題來了,台灣人接受統一嗎? 當兩岸發生戰爭時,會有一部分人願意出來保家衛國,他們可能支持的政黨不同,在某些國家政策上意
台灣社會從以前就因為藍綠對立而吵個不停,但在經歷了各種問題吵不完的2024,到了再吵總預算問題的2025.綜觀以前到現在,這個時候的台灣社會比以往的任何時候都更加分裂. 不同政黨和立場的支持者都是用戲謔和嗤笑的態度看著對方,就像一面鏡子.你是怎麼看他的,他也是怎麼看你.在對立已經逐漸轉
2025年的第一篇文章,就是想跟大家好好說「再見」。 為什麼天爸要寫部落格?先從我們家移民來台灣說起,移民的念頭從2012年開始冒起,直至2014年的年初,因為教育的原因,我們決定移民台灣,追尋我們的華德福教育夢。2012-2014年,香港繁華無比,比較多的是移民海外的港人回流香港,而準備移離香港
很明白那種讓人不想出聲的氣氛。而近來台灣政治衝突之大,也是我自留意台灣政治以來最嚴重的情況,所得資訊卻往往未必能作全面分析,台灣朋友也有不同立場,所以近來在自己的ig也沒意欲分享那些事,只有偶爾私下找朋友聊,以補足資訊盲點。 期望再次看到你的分享!
在近年來中國的威脅加劇,台灣的社會因分裂卻沒辦法在兩岸問題上取得共識,民進黨的支持者大多為台派,如果中國打過來他們大多的人願意上戰場,但台派在政治上與藍白的支持者不合,他們已經認為藍白都是中共同路人,認為他們是敵人,甚至有些台派覺得發生戰爭時要清算藍白的人.而國民黨的情況比較複雜,在他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