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寶德

含有「漢寶德」共 11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漢寶德教授的回憶錄以豐富的內容介紹了他在不同背景下的成長歷程和專業生涯,作為建設台灣的貢獻。文章表達了他的豐富人生和對建築的熱情。
Thumbnail
解嚴世代的前一個世代,例如漢寶德與李祖原等等,對於戰後中華文化復興式還有現代主義式建築提出了不同的回應。文章縮圖是我很喜歡的中研院民族所(漢寶德老師所設計),來源:維基百科漢寶德條目,
Thumbnail
身在台灣,某些設計總是被批評是「中華民國美學」,或是更慘烈一點,被稱之為美工毫無美感的視覺呈現。 閱讀漢寶德《談如何培養美感》後,解開我不少疑惑。 此書用較為實際的方式,講述如何培養美感,本書有幾個方法我個人很受用,與大家分享,共同提升美感。
Thumbnail
喜歡一起的感覺。不管是書店、咖啡店,還是運動,城市的各種探索。是陪伴與依偎,也是更認識一個地方。不再有孤單跟孤獨,日子緩慢的過,希望能永遠記得當初及此刻喜歡以及愛,崇敬與寵溺妳的心情感受。希望一直騷擾妳(誤
關於博物館,所謂繆思的殿堂,在台灣的起步、發展及建言,透過漢寶德的前瞻視野、執行與推動,語重心長將厚重理論化為精巧易讀的談片,與前作《邁向繆思》、《繆思意境》,構成完善有緒最具參考價值的台灣博物館學三部曲!
Thumbnail
從「邁向繆思」到暢遊「繆思意境」!博物館該是怎樣的?博物館可以或可能做些什麼、如何經營?它跟民眾之間的距離該多近、又要如何拉近?
Thumbnail
思古之幽情是這種鄉土愛的感情基礎。然而不幸這種情緒多少帶點貴族的意味。一個喜歡古物的建築系學生可以「擁有」古老的碉堡,一個鄉土的作家可以體會古老的詩意,但距離鄉民的感覺太遠了。(文章擷取自漢寶德1976/8/20登於《聯合報》聯合副刊) 本書集結了漢寶德先生生前登載於報刊上的多篇文章,並分為四大章節
Thumbnail
美是想像力的泉源,是人類尊嚴之所繫,是內在生命的動力。
Thumbnail
請問:文中照片,是作者的攝影作品嗎?
我的朋友之中,很多人喜歡董陽孜的字。他們買回去掛在牆上, 有人把它視為現代中國書法,有人把它視為抽象書,也有人把它視為悅目的裝飾。很少人認真地為它定位。董陽孜的做法究竟是字還是畫呢?這是一個頗為難解的問題。
Thumbnail
博物館與建築之間存在著一種矛盾的關係。博物館人員自收藏與展示功能的觀點,極不重視建築,甚至有反建築的傾向;而在博物館的大眾形象方面,又極重視建築,時常把建築物的外觀做為該館的標誌。 應該了解的是,建築是一種非常困難的藝術。理想的建築是外形與內部空間配合良好,毫無遺憾。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