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

含有「短文」共 1013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孤獨這東西,它不是突如其來的風雪,不是某天睜眼就發現的空房間。 習慣孤獨的人,不是不痛,而是太懂了: 不是每份情感都能被回應,不是每個脆弱都能被接住。 所以學會了收起溫柔、藏起想說的話,甚至刻意讓自己看起來沒那麼需要幫助
魏佳卿-avatar-img
8 小時前
我曾經也體會過孤獨,當下還特意感受,但有一種說不上來的感覺。
不覺得,很悽慘嗎? 一個人,淒慘,淒得極致,慘得徹底。 一個人守著承諾直到死亡,卻從不被了解; 做了正確的事,卻始終背負「壞人」的名; 內心滿是痛苦,卻只能冷著臉告訴自己:沒關係,反正沒人該知道。 他不是「偉大」,而是悲涼。 不是所有悲劇都能被理解,也不是所有堅持都會有光明的結局。
他是嗎?只是個不配獲得救贖的配角? 不——他從來不是那麼簡單的人。 他是悲劇的化身,沒錯。 但他不是只活在黑暗裡的失敗者。 他的生命被痛苦、錯誤、悔恨與孤獨構築。 但他難道就不值得被人記住?
不知道為什麼,有時候,拒絕,是很難的事情。 不管別人的要求多過分,就是不敢拒絕。 你們有這樣的經驗嗎? 我認識的人之中,有很多都不敢拒絕。 常常問他們:為什麼? 我以為只是他們不喜歡與人起爭執,亦或著想讓別人認為自己大度,可到某一天我才發現,不是這樣。 他們只是,不敢。 怕什麼呢?
魏佳卿-avatar-img
1 天前
臉皮要厚一點。 若一個人平時隨叫隨到,只有在真沒空時才說「不」,那一次的拒絕往往比那些從一開始就拒絕別人的人,更容易給人負面印象。 「拒絕」是對自己,而非對別人,是拒絕自己心中「不敢」。
墨雪-avatar-img
發文者
1 天前
魏佳卿 人都只會記得他人不好的一面,即使他曾幫過自己無數次,只要有一次拒絕,自己就會記得特別清楚。 沒錯,拒絕是對自己,不是別人,不是誰跌倒了都必須要過去扶起來。 拒絕與接受,是自己的選擇,不是別人控制的。
當一個人在最黑的時候獲得了一點點光,那道光會不會變成毒? 也許會。 當你太渴望它、太需要它、 當它成為你活著唯一的理由, 它就會變成毒。 哪怕只有一秒,也會成為追上去的理由。 哪怕從未來過,也會堅持守在光的邊緣。 可這樣的守候、等待,值得嗎? 值得嗎?
魏佳卿-avatar-img
1 天前
【因為他從來不為「結果」而活,他只為選擇而活。】我很喜歡,尤其是最後那一句,也代表他是為「當下」而活。
墨雪-avatar-img
發文者
1 天前
魏佳卿 確實... 有些人,選擇活在自己的痛裡;有些故事,註定無法得到圓滿的終章。 他不是只活在黑暗裡的失敗者,他願意等待。 誠實面對自己,為自己的過錯贖罪。沒有背叛自己的心。
渴望被原諒、被接受、被觸碰── 甚至哪怕只是一句話,都足以讓他破碎的心臟重新跳動。 可是,他就是不敢。 但又不知道為什麼不敢。 因為搞不懂,其實就是一種活著的證明。
前年聖誕,我跟小葵去北海道旅遊,倆小口最愛滑雪,所以就上網預約滑雪課程,準備滑出新世界。我們一前一後的跟著滑,還一邊回頭查看小葵的狀況。 結果就出意外了,我滑到一半突然失去平衡,雙手雪杖一撐,直接翻滾兩圈卡住在圍網間。拼命想要將雪杖扯出卻卡得死死,由於戴住雪鏡加上近視,根本看不清雪底下
嗨,正在讀這篇文章的你。 或許你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已經在這裡默默寫了好久好久。 一開始的日子,幾乎沒有人停下腳步來看我寫的字,那種感覺像是把紙飛機丟進無邊的夜空裡,沒有回聲。 但是我沒有丟下筆。 因為我相信,總有一天,會有人抬頭,看見那片夜空裡飄著的紙飛機。 就像現在的你一樣,正在看呢!
「你好厲害。」——這或許是對創作者最無用的讚美。
Thumbnail
安立格-avatar-img
3 天前
讚美走前面,即便沒什麼建設性,也是基本的鼓勵。 若有批判,能放在對某個優點的讚美之後,再委婉提出來,就是有價值的回應。當然,批判是偏向比較硬的語態。若改成建議,或更有技巧的提議,相信會得到感激的。
魏佳卿-avatar-img
發文者
3 天前
安立格  我也覺得先讚美再給建議,確實比較容易接受。 這篇其實是想把「單純的讚美」和「能帶來進步的批評」拿來對照。
我是墨雪。 我寫出來的,不只是一段故事。 不是在寫任何人,而是在描摹人心。 如果你也像我一樣,不妨聊聊? 即使是留言區短短一句話,也是你我之間的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