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
含有「社區」共 511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天地學堂
2025/08/31
【下個世紀難題:解構「意義危機」——我如何用田埂敘事推理學重建生命的錨點】
我是田埂哲學的創建者。對我而言,人類正面臨一個比經濟衰退、氣候變遷更根本的危機:我們集體迷失了「意義感」。我們不再清楚為什麼要努力工作、為什麼要組建家庭、為什麼要活在世上。這種「意義危機」,不是心理問題,而是整個文明的「語法作業系統」當機了。舊的故事(宗教、國家、消費主義)已經失效,新的故...
#
人類的生存意義
#
生命的哲學
#
生命的意義
喜歡
留言
天地學堂
2025/08/30
語言退化:你們沒有發現新聞文字的貧瘠
作者發現語言正在慢慢枯萎。年輕人說不出自己的感受,只能用「很悶啦」這種模糊的詞;社區裡真正重要的議題沒人討論,大家只關心網紅八卦;農友聊天變成立場對罵,不再好好說理;學生寫作文只會寫「我拿到禮物」,因為不知道怎麼表達感動;社群留言像複製貼上,語言變得沒個性。這些現象不是誰的錯.....
#
語言的退化
#
字詞的匱乏
#
語言
喜歡
留言
前圖紙的沙龍
2025/08/29
別把青春關在學校,去社區中探索教科書裡沒有的體驗
當然,我們不可能、也無意一下子翻轉社會,要所有的孩子都像《WIND BREAKER》裡的高中生那樣成為社區巡守隊。但我們至少應該讓他們少一點課業壓力、花更多時間在自己成長的社區裡面自由探索,找尋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
前圖紙
#
WINDBREAKER
#
青少年
2
留言
Summer玉文的沙龍
2025/08/27
比利時三棵樹的寓言:談城市綠化與社會公平
研究指出,窗外有樹能讓人更快樂,因此提出「3-30-300規則」:每人從家中窗戶應能看到3棵樹、社區樹冠覆蓋率達30%、每位居民住在距離公共綠地300公尺內。然而,弱勢群體居住區綠化往往不足,造成健康與氣候調適上的不公平。文章呼籲城市規劃與政策應讓綠色資源普及,而非僅為富裕社區的專利。
#
比利時
#
綠色
#
環境
喜歡
留言
PN 先享受世界
2025/08/25
印尼|梭羅城市漫步 跟著在地人走進社區 Kampung
作者在印尼梭羅的週末冒險,走訪了 Lokananta Bloc 音樂博物館、體驗了獨立紀念日的熱鬧氛圍、探索了Kampung 社區文化、品嚐了珍多冰,並參觀了蠟染村。文章中描寫了梭羅的街景、人文風情和當地特色,並表達了作者對梭羅的喜愛。
#
印尼
#
城市
#
社區
2
1
左先生
5 天前
1
下班後的時間真的可以好好探索這個都市。
1
喬以思的沙龍
2025/08/22
八尾,一個互聯互通、充滿活力、持續幸福的成長之城~大阪府八尾市
八尾市位於近畿平原大阪府的中東部,西鄰大阪市,東側為生駒山地的山區,並與奈良縣相隔,屬於中核市,擁有豐富的歷史和文化遺產,市東部的高安山麓,在當地被稱為“山根”,是自古以來人們居住的鄉土山林,也是歷史遺產的寶庫,其中,中河内最大的前方後圓古墳-心合寺山古墳,以及200多座横穴式石室墳的高安千塚古墳群
#
資源
#
地圖
#
社區
2
留言
喬以思的沙龍
2025/08/20
守護人類、社區和地球的健康,連結人與人的里山未來城市~⼤阪府能勢町
能勢町位於大阪府最北端,東西約15公里,南北約12公里,面積約98.75平方公里,轄區位於山區內,多為山林地,平均海拔高度約在200公尺,自古以來就是連接攝津國和日本海的交通要地,早在奈良時代就設有郡府(役所)。從平安時代到鎌倉時代,這裡開發了銅礦和藥草園,並建立了莊園;從中世紀開始,多田源氏的後裔
#
海拔
#
自然
#
社區
1
留言
嘉恩.隨筆|J.N notes
2025/08/20
嘉恩.隨筆 /J.N.notes(別敲我家門,樓上樓下的社區日常)
別敲我家門:樓上樓下的社區日常 住在同一棟樓裡,最難的往往不是繳管理費,而是學會與陌生人共享生活。 冷氣開得太強,有人嫌浪費;鞋櫃放在走廊,有人覺得礙眼;停車場一個臨停,就可能吵出火花。這些小事,比鋼筋水泥更影響我們對「家的感受」。 我常覺得,社區不是只有規約與公告,它更像是一場人與人之間的默契
#
房子
#
建商
#
客戶
3
留言
亮點新聞
2025/08/20
南投埔里親子盛會8/30登場 6大主題活動一次體驗
2025南投縣埔里鎮麒麟社區將於8月30日在麒麟國小舉辦第二屆「麒麟同樂·風華再現」親子盛會,活動規劃6大主題,包括社區導覽、二手市集、食農體驗、闖關遊戲、攀樹體驗、園遊餐車等,透過寓教於樂方式推廣在地文化與環保永續理念。
#
美食
#
永續
#
土地
1
留言
Kei的臺日路上觀察
2025/08/19
從「閾」到社區:山本理顯的社區哲學與建築實踐
2024年,山本理顯獲得建築界最高榮譽的普立茲克獎,成為第九位獲獎的日本建築家。「山本理顯展:社區與建築」全面回顧山本理顯五十年的建築生涯,介紹他對社區生活的思考,以及如何透過閾(しきい)的建築語言模糊公私領域界線,連結居住者與社區。本篇文章會透過展出的幾個重要作品,介紹山本理顯的理念及實踐。
#
山本理顯
#
建築
#
社區
3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