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把青春關在學校,去社區中探索教科書裡沒有的體驗〉2025-08-29
最近開始看《WIND BREAKER》的動畫,雖然劇情的架構感覺比較老套(甚至可以說有點Old School),但在擅長表現青春氣氛的CloverWorks製作下,至少到目前我都看得非常開心。
故事中,主角群所處的城鎮是一個治安一度非常糟糕的地方,他們就讀的學校聚集了一群非常擅於打架,並且挺身維護社區的人。所以,雖然是一群沒有在念書的「不良少年」,卻也是城鎮守護神般的角色。
譬如說,主角們從入學的第一天就沒有在上課,而是和學長一起到接上巡邏,看看鎮上有沒有人需要幫忙。除了「懲奸除惡」之外,他們的工作也包含幫鎮上的人油漆(清除塗鴉)、扶老人過馬路等社區服務。長久下來,鎮民都和他們有相當良好的互動關係,總會鼓勵他們、送他們吃些點心什麼的。
雖然這樣的設定看起來有些荒謬,彷彿鎮上沒有警察、學校沒有老師一樣,但某方面來說,我認為他們的生活(除了打架的部分)比我們當前的國高中生活更適合青少年。

我們應該允許青少年在街上「遊蕩」
在現代的社會規範中,人們通常會覺得孩童與青少年在街上遊蕩是一件不太妥當的事情。對很多人來說,小孩若不是在學校念書,就該乖乖待在家裡。如果家長都還在上班,那小孩就該被送到安親班、補習班,總之就是不能出現在街上。
但其實,十多歲的年輕人,是精力最旺盛,也特別需要向外探索的年紀。如果能像動畫中那樣,讓他們在有人照料的情況下,與同儕一起在社區中自由探索,擔任「社區巡守隊」,其實是件非常不錯的事。
一方面,這種「尋找誰需要幫忙」能夠強化青少年的責任感、提高社區參與;另一方面,也能透過這種更多元的行動,練習很多在課堂上學不到的實踐技能。
我們可以思考看看,為什麼這個時代的小孩很多人未來的志願都是網紅或電競選手?不只是因為那些職業看起來光鮮亮麗,更是因為總是被關在室內的小孩,生活裡最容易看到的只有這些職業。
如果他們能夠走出房門,親自在街上「遊蕩」、探索。在與社區建立關係的同時,他們也會看到各行各業的人實際工作的情況,提前開始思考,自己未來能夠做什麼。

親身探索過,才能真的知道自己未來想做什麼
在我們當前的教育環境,青少年絕大多數的時間都被關在學校裡,與教科書和考卷為伍。很多人都是直到高三快要選填志願時,才第一次認真思考自己要念什麼學校科系。
當我們沒有真正認識過這些行業時,我們的選擇會過分受到分數高低、社會評價的影響。但如果在青少年時期,我們就已經親身接觸過從事這些職業的人,知道他們具體在做什麼,甚至親身體驗看看,這個選擇將會很不一樣。
當然,我們不可能、也無意一下子翻轉社會,要所有的孩子都像《WIND BREAKER》裡的高中生那樣成為社區巡守隊。但我們至少應該讓他們少一點課業壓力、花更多時間在自己成長的社區裡面自由探索,找尋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或許,比起追求考試成績,這種參與社會的練習,才能更好地讓他們銜接未來,不會陷入那種「畢業前一直都只有念書,畢業後馬上要投入工作」的窘境而無所適從。
而且,比起每天在考卷與課本之間死氣沉沉地度過,帶著迷茫、興奮、好奇地在真實世界裡遊走,發現自己的志趣,或許才是更適合青少年的「青春時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