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AI協力繪製的漫畫

含有「與AI協力繪製的漫畫」共 57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科學中有藝術,藝術中有科學。這是A.H.對科普的熱情與目標。這個周末,就來點機器學習的「水果-沙拉」,讓我們欣賞一下機器的藝術力。 《自然》的《科學資料》的資料描述符,展示了風格對齊的藝術品資料集。。。
Thumbnail
謝謝小a分享, 包含了四個知名藝術大師的風格,猜得出來嗎? 答:猜不出來~
話說上回我們聊到,AI“智慧”目前有#特定領域限定的發展趨勢,在生物醫學和生命科學領域遙遙領先。而最新《科學》美國史丹佛大學的一項對近600人研究(2025年2月20日) 開發了一個用於免疫診斷的機器學習的架構( Mal-ID),可以解釋人類血液樣本中B細胞和T細胞受體(BCR和TCR)的可變序列。
Thumbnail
#紀錄一下小想法: 2026年底前,會看到AI取代又貴又費時、費人工的 #新冠PCR 和 #新冠血清檢測 ?
付費限定
從科學上來觀察,幾乎每個人都會做夢,只是並非每個人都記得自己的夢。夢境回憶顯示出很大的個體間差異。那今天就來聊聊科學中,作夢的好處,並探討回憶夢境的個體差異決定的因素。 
Thumbnail
5/5
好吧,我就是個老人XDDDDD
在台大科學教育發展中心【CASE 報科學】的《多變多巴胺——第六部 : 就是要創業》的漫畫版(共7張圖),A.H.科普最愛的讀者,❤情人節快樂❤!
Thumbnail
#同日3格即時精選:
今天2025年2月13日星期4下午6點,情人節前夕,在台大科學教育發展中心【CASE報科學】正式登場的《多變多巴胺——第六部 : 就是要創業》,邀請大家來看看多巴胺姑娘₯在神經創業學(Neuroentrepreneurship)中扮演的角色。再一次,我們用知識本體驅動的多巴胺科普方式,帶領大家。。。
Thumbnail
5/5多巴胺
有「創業成癮」的人無法停止創業!! 沒想到這種事也是上癮?! 謝謝小a分享,多巴胺也太神了~~
付費限定
人類多功能幹細胞(hPSCs),包括人類胚胎幹細胞(hESC)和人類誘導多能幹細胞(hiPSC)。它可以在培養物中無限期地自我更新,同時保持成為人體中幾乎任何細胞類型的能力。而幹細胞研究史上重大科學進展的時程、以及hPSCs與多巴胺關係。。。
Thumbnail
#同日3格即時精選:
付費限定
從前從前大家說「長舌婦」是女生限定,在許多文化中女性經常與喋喋不休的刻板印象緊密聯繫。後來科學稍微平反了一下:男女兩性別間用語量的差異,僅僅只約550個字。在最新《人格與社會心理學期刊》(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上,研究指出。。。
Thumbnail
5/5性別差異
原來有這麽多數據分析🙂
付費限定
新冠疫情“後”(WHO都說新冠疫情尚未結束),全球與新冠共存的代價就是,身體的免疫力大幅遞減,遇上任何風吹草動,都有可能成為擊垮健康的最後一根稻草,不論是西方醫學的長新冠問題,或是古有言之所謂的「留下病根」或「百病叢生」。。。
Thumbnail
小a文中的圖真的很傳神!『東躲西藏~』 大S的消息真令人遺憾…
avatar-avatar
❦ 莊小昕
開工大吉❤️ ☕️☕️☕️
付費限定
2025年1月30日, 美國著名科學家Eric Jeffrey Topol在《科學》的一篇題為「用AI學習的生命科學語言」(Learning the language of life with AI)的文章簡述展望了AI在生命科學領域大型語言模型(LLLM)的進展與願景。。。
Thumbnail
謝謝小a分享! 在人類歷史上,生物學第一次有機會成為工程學!!! —來自A.H.發佈於A.H.科普(pScience) https://vocus.cc/article/679dae5bfd89780001a0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