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 用AI學習的生命科學語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2025年1月30日, 美國著名科學家Eric Jeffrey Topol在《科學》的一篇題為「用AI學習的生命科學語言」(Learning the language of life with AI)的文章簡述了AI在生命科學領域大型語言模型(LLLM)的進展與願景。

就讓我們用 #與AI協作的漫畫,帶領讀者一窺生命科學AI多模態語言發展的起源、蛋白質建模的新時代、不斷擴大的RNA和DNA模型成效、協作AI系統在推進科學研究方面的潛力、以及生物學與工程學的融合趨勢。

1. 生命科學AI多模態語言發展起源與蛋白質建模新時代

raw-image

2. 不斷擴展的RNA和DNA模型成效

raw-image
raw-image

3 AI 虛擬細胞願景與協作AI系統在推進科學研究的潛力

raw-image

邁向生物學與工程學的融合趨勢:

LLLM 建立的趨勢也導致了使用多模型構建 AI 虛擬細胞(AIVC) 的願望,以類比分子、細胞和組織的作用,並能夠理解它們的動態行為。構建 AIVC 的時程表尚不清楚,但最近得到 40 多位領先科學家的認可,對其潛在用途的樂觀情緒是顯而易見的, 正如文中指出:

“AIVC 有可能徹底改變科學過程,從而在生物醫學研究、個人化醫學、藥物發現、細胞工程和可程式化設計生物學方面取得突破。

Nvidia 首席執行官 Jensen Huang 認為:

在人類歷史上,生物學第一次有機會成為工程學,而不是(純自然)科學。

此刻是2025年2月1日,就讓我們懷著好奇與興奮的心情,持續跟隨A.H.科普,觀察AI生命科學在今年的起飛與超乎想像的突破、以及改寫科學的新發現~

~旅程才剛剛開始,未來蘊藏著無限的可能~


Eric J. Topol ,Learning the language of life with AI. Science387, eadv4414(2025). DOI:10.1126/science.adv4414

Bunne, C., Roohani, Y., Rosen, Y., Gupta, A., Zhang, X., Roed, M., ... & Quake, S. R. (2024). How to build the virtual cell with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Priorities and opportunities. Cell, 187(25), 7045-7063.

avatar-img
97會員
208內容數
愛因斯坦: "所有的科學都只不過是日常思維的提煉。” 對於A.H.而言,每個人的內在都住著一個好奇的小孩, A.H.藉著寫科普,提煉日常的觀察與理解, 期待科學其實也能成為大家閒話家常的有趣日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A.H.科普(pScience) 的其他內容
上回我們對AI打敗了神經科學家嘖嘖稱奇,這回AI卻在博士級的歷史考試中被當了? 難道說,AI的“智慧”有“特定領域限定”? 2025年1月21日維也納複雜性科學中心(Complexity Science Hub,CSH)發布了一則新聞: 「ChatGPT 能通過博士級歷史考試嗎?」副標題回答說。。。
為慶祝怦然驚嚇的人生整理篇I (燙衣服)、II(烘衣物)、III(清地板)入選即時精選,小a加碼限時公開發佈一天: 美國研究關於室內空氣品質的知識本體,協助讀者了解和室內空氣品質概念和相關變數。。。
2024年,AI在科學界似乎進入,大鳴大放火花四放的驚喜狀態。先是兩位AI諾貝爾獎得主,然後AI打敗了神經科學家,藉著《自然》在12月連續討論了AI機器人如何改變科學家的研究和生活,並乾脆直稱大型語言模型為「AI科學家」、接著餵食AI大量的結構化資料集。現在,更妙的是達成了。。。
在《自然》具體說明了AI機器人如何改變科學家的生活,劍橋大學在同一天(2024年12月2日)發布的新聞中指出: 「新的資料集將訓練AI模型,像科學家一樣思考」。新聞的副標是: 關於血液如何流經動脈,爆炸的恆星可以告訴我們什麼?或是細菌在海洋各層如何混合的情況下游動?。。。
5/5AI
雖然AI打敗了神經科學家,但科學家擁抱AI的熱情不減,《自然》新聞在2024年12月2日公布了科學家在使用AI工具的狀況,具體說明了AI機器人如何改變科學家的生活。報導指出,學術出版公司Wiley在3月和4月對1,043名研究人員進行調查。。。
倫敦大學學院(UCL)心理學與語言科學研究人員,2024年11月27日發表在《自然人類行為》的研究顯示,大型語言模型在預測神經科學結果方面超越了人類專家。
上回我們對AI打敗了神經科學家嘖嘖稱奇,這回AI卻在博士級的歷史考試中被當了? 難道說,AI的“智慧”有“特定領域限定”? 2025年1月21日維也納複雜性科學中心(Complexity Science Hub,CSH)發布了一則新聞: 「ChatGPT 能通過博士級歷史考試嗎?」副標題回答說。。。
為慶祝怦然驚嚇的人生整理篇I (燙衣服)、II(烘衣物)、III(清地板)入選即時精選,小a加碼限時公開發佈一天: 美國研究關於室內空氣品質的知識本體,協助讀者了解和室內空氣品質概念和相關變數。。。
2024年,AI在科學界似乎進入,大鳴大放火花四放的驚喜狀態。先是兩位AI諾貝爾獎得主,然後AI打敗了神經科學家,藉著《自然》在12月連續討論了AI機器人如何改變科學家的研究和生活,並乾脆直稱大型語言模型為「AI科學家」、接著餵食AI大量的結構化資料集。現在,更妙的是達成了。。。
在《自然》具體說明了AI機器人如何改變科學家的生活,劍橋大學在同一天(2024年12月2日)發布的新聞中指出: 「新的資料集將訓練AI模型,像科學家一樣思考」。新聞的副標是: 關於血液如何流經動脈,爆炸的恆星可以告訴我們什麼?或是細菌在海洋各層如何混合的情況下游動?。。。
5/5AI
雖然AI打敗了神經科學家,但科學家擁抱AI的熱情不減,《自然》新聞在2024年12月2日公布了科學家在使用AI工具的狀況,具體說明了AI機器人如何改變科學家的生活。報導指出,學術出版公司Wiley在3月和4月對1,043名研究人員進行調查。。。
倫敦大學學院(UCL)心理學與語言科學研究人員,2024年11月27日發表在《自然人類行為》的研究顯示,大型語言模型在預測神經科學結果方面超越了人類專家。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人工智慧(AI)及機器學習(ML)的基本概念和關係,探討了數據在機器學習中的重要性,以及深度學習和生成式人工智慧的應用。
Thumbnail
科技發達,AI智能也越來越發達。 蠢孩子,我每篇小說的圖片都是用AI製作的唷!!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jZofJX0v4M 這是我看過最好的AI科普影片了;現在流行的GPT使用的大語言模型 (large language model, LLM), 是把每一個單字都當作一個高維度向量 影片中GPT3共儲存50257個英文單字, 每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自然語言處理技術的發展歷程,從語言模型的引入到深度學習的應用。作者觀察到現今GPT在產出中文國學內容時的深度不足,並提出了自然語言處理領域的倫理使用和版權問題,以及對大眾的影響。最後,作者探討了個人在自然語言領域的發展可能性。
大語言模型能夠生成文本,因此被認為是生成式人工智慧的一種形式。 人工智慧的學科任務,是製作機器,使其能執行需要人類智慧才能執行的任務,例如理解語言,便是模式,做出決策。 除了大語言模型,人工智慧也包含了深度學習以及機器學習。 機器學習的學科任務,是透過演算法來實踐AI。 特別
Thumbnail
語言模型與文字表示以不同的方式來分析自然語言的詞語分佈及語意關係。本文章簡要介紹了語言模型、Word2vec、FastText、GloVe和Transformer等技術,並提供了實際的應用參考點,幫助讀者深入理解自然語言處理的技術。
這個頻道將提供以下服務: 深入介紹各種Machine Learning技術 深入介紹各種Deep Learning技術 深入介紹各種Reinforcement Learning技術 深入介紹Probabilistic Graphical Model技術 不定時提供讀書筆記 讓我們一起在未
Thumbnail
透過先進的技術將繁複的書籍內容轉換成精煉的摘要。這不僅是對當前技術進步的展現,也象徵著未來人工智慧與人類知識互動的無限可能性。
Thumbnail
數位化時代中,人工智能(AI)已成為推動創新和進步的關鍵力量。本文探討AI的現狀、挑戰以及未來可能性,並提出負責任地發展和使用AI的思考。
Thumbnail
2023年底以來,語言模型發展面臨著價格上漲、更新減緩和公司內部變動的局面,這些變化似乎意味著語言模型的發展受到了人為的控制和限制。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人工智慧(AI)及機器學習(ML)的基本概念和關係,探討了數據在機器學習中的重要性,以及深度學習和生成式人工智慧的應用。
Thumbnail
科技發達,AI智能也越來越發達。 蠢孩子,我每篇小說的圖片都是用AI製作的唷!!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jZofJX0v4M 這是我看過最好的AI科普影片了;現在流行的GPT使用的大語言模型 (large language model, LLM), 是把每一個單字都當作一個高維度向量 影片中GPT3共儲存50257個英文單字, 每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自然語言處理技術的發展歷程,從語言模型的引入到深度學習的應用。作者觀察到現今GPT在產出中文國學內容時的深度不足,並提出了自然語言處理領域的倫理使用和版權問題,以及對大眾的影響。最後,作者探討了個人在自然語言領域的發展可能性。
大語言模型能夠生成文本,因此被認為是生成式人工智慧的一種形式。 人工智慧的學科任務,是製作機器,使其能執行需要人類智慧才能執行的任務,例如理解語言,便是模式,做出決策。 除了大語言模型,人工智慧也包含了深度學習以及機器學習。 機器學習的學科任務,是透過演算法來實踐AI。 特別
Thumbnail
語言模型與文字表示以不同的方式來分析自然語言的詞語分佈及語意關係。本文章簡要介紹了語言模型、Word2vec、FastText、GloVe和Transformer等技術,並提供了實際的應用參考點,幫助讀者深入理解自然語言處理的技術。
這個頻道將提供以下服務: 深入介紹各種Machine Learning技術 深入介紹各種Deep Learning技術 深入介紹各種Reinforcement Learning技術 深入介紹Probabilistic Graphical Model技術 不定時提供讀書筆記 讓我們一起在未
Thumbnail
透過先進的技術將繁複的書籍內容轉換成精煉的摘要。這不僅是對當前技術進步的展現,也象徵著未來人工智慧與人類知識互動的無限可能性。
Thumbnail
數位化時代中,人工智能(AI)已成為推動創新和進步的關鍵力量。本文探討AI的現狀、挑戰以及未來可能性,並提出負責任地發展和使用AI的思考。
Thumbnail
2023年底以來,語言模型發展面臨著價格上漲、更新減緩和公司內部變動的局面,這些變化似乎意味著語言模型的發展受到了人為的控制和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