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城出版

含有「衛城出版」共 37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大家都說沙博爾夫斯基是「最會說故事」的說書人,最會說故事的點在哪?我覺得是他以極真誠且溫暖的同理心去面對「你」這個人,真誠聆聽並從你意想不到的角度對談。也許,真正會說故事的人,是那個永遠願意先聽你說話的人。
Thumbnail
他的書看起來都很吸引人,已列入書單
或許因為書寫的是自己的故鄉,這次以「林杞埔事件」為主題的《緣故地》,可以明顯看出作者花了更大的力氣;不論是在當地產業的描寫,或是主要角色的刻畫,也都比過去來得更深入具體。
Thumbnail
4/5緣故地
我們每天的生活,都被雲端平台全面包圍:刷短影音、用串流,甚至聊天也依附在幾家科技巨頭的服務上。這些平台不再只是產品供應商,而是新時代的「領主」,用演算法和數據鎖住我們的行為與選擇。 希臘政治經濟學家雅尼斯.瓦魯法克斯(Yanis Varoufakis)將這種現象稱為「雲端封建時代」。
Thumbnail
我們活在一個「很個人化」的扁平時代。在人類歷史上,從來沒有任何一個時代像現在這樣,可以允許這麼多的人,在同樣的時間點,透過各自的螢幕,經驗到完全一樣的事物。演算法就是「投其所好」,錯了嗎?這背後藏有哪些危機......
Thumbnail
沒事走走-avatar-img
2025/06/29
這裡的閱讀者,是她想傳遞想法的人;這裡的文字流動,是她願意參與的語境,雖是如此也甘之如飴。
來到左轉有書參加《雲端亡魂》一書的分享會。分享者是致力於數位治理的黃豆泥。 這場活動是由出版社衛城以及開放文化基金會一同辦理的。 黃豆泥其實是臨床出身,但是在經歷第一位老榮民伯伯的離世後一直沒辦法釋懷,於是離開了臨床。 他回憶當時的經歷。其實整個醫療團隊都知道老榮民伯伯快要不行了,而老伯伯走的
Thumbnail
近百年過去,儘管在列強「絕不重道覆轍」的口頭承諾之下,同樣的事件卻一再發生;到底在這樣的過程當中出了什麼差錯?被稱為「世界警察」的美國,又扮演著怎樣的角色?
Thumbnail
4/5地獄的難題:世界警察為何無法阻止種族滅絕?
普普文創-avatar-img
2025/04/05
現在大家都在玩,意識清洗。不認同我的意識,就滅了你。
職場讀書人-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05
普普文創 不知道繼續這樣下去會變成怎樣⋯⋯
整本小說以「朱一貴事件」為劇情主軸,從起事前的行事風格來建立人物形象,接著才切入到事件本身。為了增強其中的「歷史」氛圍和真實性,作者參考了歷史文獻、縣志等史料,在兼顧文學性的同時,也企圖還原當時的人物樣貌。
Thumbnail
4/5羅漢門
作者: 彼得.英格朗 原文作者: Peter Englund 譯者: 陳信宏 出版社:衛城出版 出版日期:2014/10/08
Thumbnail
儘管難以置信,但這種類似於中世紀的情節,就發生在不過就在幾十年前,甚至還因此誕生了比當時的德國總理還要出名的人物,而在這樣的「迷信」也反應了當時,德國百廢待興、已經準備好展開新未來的表象底下,未被好好處理的集體焦慮與罪惡感。
Thumbnail
4/5歐洲鬼地方:戰後德國靈異治療的狂潮,如何揭露科學理性所回應不了的創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