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分認同
含有「身分認同」共 54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Yuna
2025/01/28
《楚門的世界》:走出虛假生活,勇敢擁抱真實自我
《楚門的世界》是一部探討真實與虛假、自由與操控的電影。主角楚門從小生活在被操控的虛擬世界,隨著真相揭露,他勇敢追求自由。電影反映現代社會中,數位媒體與外界壓力影響人們選擇,讓我們忽略內心渴望。透過楚門的探索,電影啟發觀眾重新思考生活意義,並強調選擇權的重要性,呼籲每個人勇敢走出舒適圈,活出真實自我。
4/5
楚門的世界
#
楚門的世界
#
楚門的世界影評
#
楚門的世界心得
3
留言
再多一頁 one more page
2025/01/24
讀後感|沒有媽媽的超市:身份的掙扎與歸屬的迷茫
這篇文章探討Michelle Zauner的回憶錄《沒有媽媽的超市》,分享書中關於食物、家庭、文化認同和喪親之痛的動人故事,以及作者如何在這些體驗中找到自我和療癒。文章並觸及許多讀者可能感同身受的議題,例如亞裔移民家庭的高期待、含蓄的愛,以及在異鄉尋找歸屬感的掙扎。
3/5
沒有媽媽的超市
#
媽媽
#
成長
#
家庭
22
留言
限時公開
影論寫作
2024/12/10
名字是最短的魔法│艾諾拉 Anora (2024)
與其說這是現代版的<麻雀變鳳凰>,本片更像是現代版的<綠卡>(兩部片居然是同一年的作品),只不過,本片是種「美國」的袪魅化,這個過去的夢想之地象徵的集體價值,不再那麼眩目能讓人忘記自己從哪裡來,也不再那麼包容使人知道該往哪去,如今已是個不論享有怎樣的外在條件,都無法讓人確信自我身分的時代
#
坎城影展金棕櫚獎
#
電影
#
西恩貝克
5
留言
𝑰𝒗𝒚 - 人海邊的離島沙龍
2024/12/03
【金馬影展】《非常男人》(2024)— 野獸與王子僅有一線之隔
榮獲柏林影展最佳主角獎的《非常男人》,藉由變調版的《美女與野獸》故事,翻轉世俗亙古不變的「美」「醜」定義。Sebastian Stan獻上其目前演藝生涯最佳演出,細膩地詮釋不同皮囊之下的人心奧妙。以《世界上最爛的人》走紅的挪威演員Renate Reinsve首度參與美國製作,延續她自然靈動的表演。
#
金馬影展
#
柏林影展
#
心理驚悚
24
留言
Julia的沙龍
2024/10/31
原子習慣最有感的事:改變習慣最有效的是改變身分認同
Day22/365 今天康芮颱風侵襲臺灣,全台22縣市放假一天,或許是因為家住12樓的關係,充份感受到狂風暴雨的巨大威力!在書桌前,伴隨著窗外咻咻的風雨聲和窗戶晃動的轟隆聲,我努力的在準備台語能力認證題目,參加這個測驗和上健身房是我現在退休練習曲的生活重心。
#
康芮颱風
#
狂風暴雨
#
健身房
1
留言
浩然的沙龍
2024/10/23
任何目標都能實現,只要身分認同獲得補全
...顯示更多
#
目標管理
#
身分認同
#
浩然每日一文
1
留言
孫隆基的沙龍
2024/10/13
為何退役的玩具還在總動員?
近日上映的《幻幻之交》(If)觀後有感: 在美國大眾想像中嗅到一股清新氣息。它主張重溫人生早期,與同年(2024)面世的《凶麻吉》(Imaginary)形成強烈對照,後者的氛圍是反思鄉、反懷舊,是20世紀末人際關係冷嘲化、荒原化、廢墟化的延續。美國大眾文化往何處去?
#
幻幻之交
#
玩具總動員
#
凶麻吉
19
1
方格子 vocus
喜歡
您好,如需使用草稿功能,請見常見問題說明:https://vocus.cc/help_center/mNgd2N1XjyJjFn775AXo
容我說
2024/10/07
如何尋找完整的自己
人性的界限在某種程度上是模糊的。我們不可能完全清楚自己是誰,自己在做什麼。儘管我們有想要弄清楚自我身份的衝動,但我們永遠無法徹底知道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我們只能不斷地去接近這個問題的答案,卻永遠找不到最完美的那個。
#
自我
#
自我成長
#
心理學
34
2
一個孤獨跑者的自我傾訴
1
謝謝您的分享,我雖然不是樂觀的人,卻也深深相信:「多數人不會故意傷害他人」我在自我探索的路途上遇見許多坎,也常被質疑為什麼要不斷去詢問人生的意義。但那股本能的衝動,無法透過壓抑解決。我也常想到底我是不是只是裝一個社會期待的角色,是扮演還是欺騙?但或許這也是探索的一部分。
天星沙龍
2024/08/23
殖民時期臺灣人的自覺意識|談庒司總一《陳夫人》的身分認同
如何真正融入臺灣社會,認同安身立命的這塊土地,乃是《陳夫人》核心主題引人深思之處。 (一)全書的核心主題 日本作家庒司總一(しょうじ そういち,Shōji Sōichi,1906-1961)獲1943年日本皇民奉公會第一屆「大東亞文學賞」的小說名著《陳夫人》(1940-1942),以1920至
#
陳夫人
#
庒司總一
#
身分認同
2
留言
Slowly But Surely. 緩緩前行計劃
2024/08/18
日本看展心得|無法被翻譯的我的語言
東京都現代美術館舉辦的『翻訳できない わたしの言葉』展覽。這場展覽匯集了來自不同背景的藝術家,探討語言如何形塑個人身份和文化認同。透過這篇文章分享我對語言的反思以及如何在多元語言中理解真正的自己。
#
展覽心得
#
美術館
#
東京都現代美術館
8
2
杏櫻子
2
這個展覽傳達的意涵好深刻,而且很有共鳴,謝謝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