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營
含有「集中營」共 147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薇亦柔止的沙龍
2025/08/31
惡棍特工︰暴力與正義來個大轉身
兩年前曾去參訪慕尼黑近郊的達浩集中營(KZ Dachau),走入「工作讓人自由」的鐵門(Arbeit macht frei),鐵門後便是浩劫之地——佔地廣大的猶太集中營。展覽室裏播放著紀錄片,一具具死屍像垃圾瓦礫般被堆放著,彷彿死亡不算件事兒。我們不是在觀賞遺跡,緬懷歷史,而是在受刑。
#
奧斯卡
#
最佳男配角
#
希特勒
15
4
月影紗💫
14 小時前
3
我完全不敢點開照片。 大學是教授告訴我們他參觀集中營的故事,雖然是口述,但我已經無法承受。 Never again 🙏
3
薇亦柔止
發文者
14 小時前
1
月影紗💫 只是最後兩張要小心!
1
O_O
2025/08/17
【週記11】關於記憶
五月底,和C去了奧斯威辛集中營。在那之前,上學期的課程剛結束,包括一堂關於二戰大屠殺歷史記憶的課(詳情請見週記8)。實際踏上奧斯威辛,很多時候腦中迴盪的是:我終於來到這裡了。
#
集中營
#
大屠殺
#
孩子
喜歡
留言
Garrick Lai的沙龍
2025/08/03
什麼是電,什麼是血?
啊! 你怎麼了。。。 沒事。。。 只見金屬的絲線上,出現了細細的火花。藍色的光芒璀璨,很是美麗。 。。。這個是什麼。 他指著這藍色跳動的光說。他剛剛不小心碰到了,就疼的不得了,好像燒傷一樣的感覺。他不由得把手埋進皚皚白雪之中,好讓這灼燒暫停一下。 聽平壤的親屬說,這是電。 電。。。沒聽
#
方格人氣王
#
心理健康
#
微小說
1
留言
精神遊俠
2025/08/03
戰爭中的血肉之軀-淺談電影《波斯語課》
一、劇情張力與衝突 電影的故事背景是二戰時期被佔領的法國,猶太人吉爾斯為了生存,將自己偽裝成波斯人尤恩.雷札,恰巧一位納粹上尉克勞斯.科赫為了學習波斯語,正在尋找一位波斯人來教他波斯語,吉爾斯為了活下去,以尤恩.雷札的身分編造波斯語在集中營裡掙扎求生。 (一)身分對立的雙男主 故事中,身為囚犯
4/5
波斯語課
#
集中營
#
角色
#
名字
喜歡
留言
生活與工作日誌
2025/07/31
《閱讀不中斷》我還是想你,媽媽
當初會閱讀這本書,完全是衝著中文書名而來。偶然在圖書館看到這本書,書名讓我不得不停下腳步來關注。
#
臺灣
#
圖書館
#
烏俄戰爭
喜歡
留言
阿睿
2025/07/15
猶太復國主義者的惡行
...顯示更多
#
巴勒斯坦
#
加薩走廊
#
阿拉伯民族
1
留言
【筆耕文學】文藝創作工作室
2025/07/10
書評|小說放大鏡|荷蘭作家|安妮.法蘭克|安妮日記(1947年)
對於正值青春好動年紀的少女而言,窩藏在密室的生活肯定很難受,除了擔心害怕戰爭帶來的死亡,更要在狹窄之地面對家人與陌生人的緊密關注與交流衝突,逼使安妮不得不在短時間內成熟長大,從日記中的種種記敘來看,安妮的心思細膩,有文采有思考,不僅見證無情戰火與歧視猶太人的處境,也透過文字捕捉自我身心成長的心路歷程
#
第一次世界大戰
#
安妮
#
日記
2
留言
這本真的好好看|選書交給我,閱讀交給你
2025/07/08
《The Postcard》:不是歷史迷也會著迷!一張明信片,竟牽出百年家族密碼與暗號郵票學
聽完《Pachinko》後書荒許久,直到遇見 Anne Berest 的《The Postcard》,才重燃閱讀熱情。 這是一部從神秘明信片展開的自傳體小說,追溯五代猶太家族的離散歷史與二戰創傷。以私密記憶與歷史交織,扣問「無形的傳遞」與家族創傷的繼承,是一本情感飽滿、知識密度極高的傑作。
5/5
The Postcard
#
集中營
#
猶太人
#
有聲書
3
留言
射手媽咪婷婷的沙龍
2025/07/04
有去無回的地方:一個維吾爾女孩在新疆「再教育營」的真實經歷
最近有一位家喻戶曉的作家前往新疆旅遊而引發軒然大波,而生活周遭也確實聽聞許多朋友及家人前往新疆旅遊,不禁讓人思考難道他們從來不曾了解百萬維吾爾人遭受中國迫害的事實嗎? 本書的作者米日古麗.圖爾蓀是三度進出新疆集中營的倖存者,她並沒有參與任何組織,只是因為身為擁有信仰的維吾爾人而觸犯中共的底線,
#
有去無回的地方
#
閱讀
#
閱讀的力量
4
2
❦ 莊小昕
2025/07/05
喜歡
😥😥😥
喜歡
馬許桑的沙龍
2025/07/04
紅盾之下的記憶:在德國法蘭克福猶太人博物館尋找歷史的回聲
本文探討法蘭克福猶太博物館與羅斯柴爾德家族的淵源,並藉由博物館展覽反思猶太人在德國的歷史遭遇,以及人類歷史中一再重演的悲劇循環。文章從家族發跡史、在19世紀的輝煌與二戰後的低調,到陰謀論的批判,深入淺出地介紹羅斯柴爾德家族的興衰,並結合歷史事實與個人感受,提醒讀者正視歷史,避免悲劇重演。
#
方格子
#
博物館
#
法蘭克福
3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