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作者: Viktor E. Frankl
譯者: 趙可式、沈錦惠
出版社:光啟文化
出版日期:2008/03/31
之前留學於德國的朋友在歐洲參觀了當地的集中營博物館,並推薦了這本書,雖然沒辦法像朋友一樣親眼看到遺址,但透過書中所述也能感受當時的恐怖氛圍。本書原著作者弗蘭克是一位精神科的醫學家,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因身為猶太人而被迫害至集中營,因其醫師身分,在艱困的期間倖存下來,通過這段時間的經歷,創建了「意義治療法」,幫助精神壓力問題的病人恢復健康,書中前面敘述集中營時的生活,後面闡述做這建立的「意義治療法」概念,後半部滿學術的,有些枯燥,但透過前面關於集中營的描述,我們也能從中得知當時的環境多麼惡劣,並感謝現在美好的物質生活。
剛到集中營,軍官將俘虜們依照體魄分為兩條路線,一條是可以工作的健康俘虜,另一條則是被送去火葬場等待處決,即使生存下來的俘虜,往後的日子也是在寒冷的雪地勞作,每天的食物只有一小塊麵包和稀到不行的薄湯,連找到合腳的鞋子都是一種奢求,甚至有人在外勞動一天回來,腳趾已經凍傷壞死,只能由醫師將其摘除,在這裡面,人不是人,只是一個有編號的工作機器,一旦偷懶,隨之而來的便是棍棒伺候,若因身體虛弱無法再工作,就等著被銷毀,在管理者眼中,只是一個號碼被擦去而已,不痛不癢。如此高壓環境下,大家從驚駭到視若無睹,旁邊的人死去,不再是悲傷,而是屍體上有沒有值得利用的物品。奇特的是,俘虜們無法刷牙、營養不足缺乏維他命,牙齦反而比以前更健康;水管凍結,一連好幾天沒洗澡;手上擦傷發炎處,卻不因工作得滿手污垢而化膿;以前淺眠易醒者,如今挨著鼾聲如雷的人照樣睡得香甜,人的適應力超乎想像。
書中有一段話我很喜歡:忙碌而積極的生活,其目的在於使人有機會了解創造性工作的價值;悠閒而退隱的生活,則使人有機會體驗每、藝術、或大自然,並引為一種成就。而在集中營的環境下,既不創意也不悠閒,也有其目的,它使人有機會提升其人格情操。俘虜們因飢餓和睡眠不足及自我防衛的意識,常表現出冷漠、躁急易怒的個性,然而也有許多實例可以證實人是有選擇並保留自我精神自由及心智獨立的權力,在各房間安慰別人、將僅存的一片麵包讓給別人,都證實人在任何環境都保有選擇一己態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
在這段經歷中,作者發現若要用方法來對抗集中營對俘虜身心的不良影響,不會失去求生的慾望,就必須為他指出一個「可堪期待的未來目標」,引用尼采的話:「懂得為何而活的人,幾乎 『 任何 』 痛苦都可以忍受。」人一旦發覺受苦即是他的命運,就只能把受苦當作是他的使命,他必須認清,即使身在痛苦中,他也是宇宙間孤單而獨特的一個人,沒有人能替他受苦或解除重荷,唯一的機運就在於他賴以承受痛苦的態度。從這裡發展出「意義治療」,從根本上改革我們對人生的態度,並教導瀕臨絕望的人認清一個事實,真正重要的,不是我們對人生有什麼指望,而是人生對我們有什麼指望。我們不該追問生命有何意義,而該認清自己無時無刻被生命追問,我們以正確的行動和作為來答覆,到頭來終將發現生命的終極意義,就在於探索人生問題的正確答案,完成生命不斷安排給每個人不同的使命。很深奧,但也很讓人省思。
很難想像那些倖存者是怎麼支撐到最後存活,他們也不喜歡談過去經驗,因為身歷其境的人,不必別人多費口舌來替他解說,沒有經驗的人,不會了解他們當時的痛苦和現在的感受。讀者透過這本書,些許的感受到當時集中營的殘酷,最近世界各地戰爭頻傳,祈福盡快落幕,不要再增加不必要的傷亡。對於二戰集中營、對心理學有興趣甚至正在尋找生命意義的朋友都可以找這本書來看看喔!有任何想法都可以在下面留言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