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餘燼》 電影短評|過去的歷史創傷,不該作為個人的復仇動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透過小莫將過去所有的關係人串起來,其實真的稍嫌牽強。來源:《餘燼》電影劇照

透過小莫將過去所有的關係人串起來,其實真的稍嫌牽強。來源:《餘燼》電影劇照


作為復仇動機的歷史事件

有感覺得出來導演(鍾孟宏)想要還原歷史的「真相」。但是,透過小莫(白色恐怖受害者的遺族),將過去所有的關係人串起來,其實真的稍嫌牽強。

過去針對歷史(創傷)事件所拍的作品,多半只會針對時代下的單一個體(或特定社群),而非試圖串聯所有利害關係人。像是:


拆彈少年》(Land of Mine)

二戰後,丹麥軍方強迫年紀僅 15~18 歲的德國戰俘,清除丹麥境內數百萬枚被納粹德國埋下的地雷。從電影中可以看出,父輩的罪責如何蔓延到下一代的孩子,成為他們的原罪。


五月雪》(Snow in Midsummer)

因為馬來西亞於 1969 年的「513 事件」而痛失丈夫和兒子的阿英。50 年來尋遍大馬各地,卻未能找到摯愛的墓碑與去向。最後僅能在一處亂葬崗,找一塊無名的墓碑,上香、跪地流淚。


夢想集中營》(The Zone of Interest)

主軸圍繞著德國納粹時期奧斯威辛集中營(Konzentrationslager Auschwitz-Birkenau)指揮官魯道夫.霍斯(Rudolf Höss,1901 — 1947)。霍斯一家與慘絕人寰的集中營僅一牆之隔,一家人如何對集中營的尖叫聲、槍聲、哭聲習以為常。


和《餘燼》調性最符合的,我認為是侯孝賢的《悲情城市》。來源:《悲情城市》電影劇照

和《餘燼》調性最符合的,我認為是侯孝賢的《悲情城市》。來源:《悲情城市》電影劇照


和《餘燼》調性最符合的,我認為是侯孝賢的《悲情城市》。

《悲情城市》描繪了一個家庭在二二八事件,及隨後的白色恐怖時期所經歷的悲劇。故事藉由基隆林家兄弟的視角,看見當時政權更替的台灣身分焦慮


 — .


雖然《餘燼》也主打回應/捕捉歷史,整體的歷史事件其實鏡頭不多,多半只是作為小莫個人的犯罪動機的鋪陳。白色恐怖的時代背景下,枉死在國民黨槍口下的民眾難以計數。


雖然《餘燼》也主打回應/捕捉歷史,整體的歷史事件其實鏡頭不多。來源:《餘燼》電影劇照

雖然《餘燼》也主打回應/捕捉歷史,整體的歷史事件其實鏡頭不多。來源:《餘燼》電影劇照


《悲情城市》試圖還原這些受害者的掙扎與焦慮,身分的融合與切換(日本人、台灣人、中國人)。最終,如何瓦解島內人民的互信互助。

然而,《餘燼》卻沒有如實呈現受害者遺族的創傷,反而將其昇華成主角利用私刑聲討真相和正義

我能明白這樣的操作,是為了不得罪任何人,只不過歷史受害者/加害者的描述就顯得淺薄一切都只是為了主角而服務。而這樣的操作,對於曾經的白色恐怖受害者,以及之後的受害者遺族,相當不尊重甚至是種羞辱

五十年後的國家機器

不過《餘燼》仍舊有值得讚賞的處理。

像是,相隔五十年的「國家機器」,同樣是殺人,可能因為時代的不同,而被捧為英雄或打入冷宮。

警力卻被民意擁戴成執法的代言人,死在警察槍下的人反而是罪有應得。來源:《餘燼》電影劇照

警力卻被民意擁戴成執法的代言人,死在警察槍下的人反而是罪有應得。來源:《餘燼》電影劇照


而白色恐佈時期的國家機器,是威權時代的絕對壓制;任何死在政府槍口下的人,都是無辜且悲慘地枉死。

而當代民主社會的台灣,政府藉由透過選票獲得執政的合法性;警力卻被民意擁戴成執法的代言人,死在警察槍下的人反而是罪有應得。



導演透過《餘燼》進一步挑戰觀眾

活在當今自由的年代真相要得回來嗎?

或是,國家已不再重視過去的傷痕,只能交由個人動用私刑贖回正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社會人的哲學沉思
116會員
252內容數
從物理到電機工程再轉到資訊傳播,最後落腳在社會學。衣櫃拿來當書櫃擺的人。我常在媒介生態學、傳播理論、社會學、心理學、哲學游移;期盼有天無產階級可以推倒資本主義的高牆的兼職家教。
2025/04/15
來自馬來西亞的留學生導演黃勇嵻創作了短片《留學生》,描繪了來自越南的留學生如何被迫在「學生」與「勞工」的身分間掙扎求存。
Thumbnail
2025/04/15
來自馬來西亞的留學生導演黃勇嵻創作了短片《留學生》,描繪了來自越南的留學生如何被迫在「學生」與「勞工」的身分間掙扎求存。
Thumbnail
2025/03/18
《金孫爆富攻略》講述了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看似只發生在泰國的單一個案,但事實上卻是每個華人家庭都會遇到的現況。
Thumbnail
2025/03/18
《金孫爆富攻略》講述了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看似只發生在泰國的單一個案,但事實上卻是每個華人家庭都會遇到的現況。
Thumbnail
2025/03/11
不論是在夜場招攬客人,或是跟 Ivan 的炫富行程,Anora 終究是在不同的空間裡紙醉金迷,一切的親密和愛情都只是用鈔票堆出來的幻影。
Thumbnail
2025/03/11
不論是在夜場招攬客人,或是跟 Ivan 的炫富行程,Anora 終究是在不同的空間裡紙醉金迷,一切的親密和愛情都只是用鈔票堆出來的幻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有感覺得出來導演(鍾孟宏)想要還原歷史的「真相」。但是,透過小莫(白色恐怖受害者的遺族),將過去所有的關係人串起來,其實真的稍嫌牽強。
Thumbnail
有感覺得出來導演(鍾孟宏)想要還原歷史的「真相」。但是,透過小莫(白色恐怖受害者的遺族),將過去所有的關係人串起來,其實真的稍嫌牽強。
Thumbnail
他們假設「受害者」只有憤怒,假設仇恨累積會引發極端作為,而後產生破壞性結果。這確實是可能的,但太單薄,對人性的認識不夠深。這放置在真實存在於台灣社會中的政治案件當事人及其後代身上,更讓人無法理解──解嚴將近四十年,哪位前輩或後代是這種情緒、反應?自白色恐佈歷史在民間談述以來,又有誰說過要玉石俱焚?
Thumbnail
他們假設「受害者」只有憤怒,假設仇恨累積會引發極端作為,而後產生破壞性結果。這確實是可能的,但太單薄,對人性的認識不夠深。這放置在真實存在於台灣社會中的政治案件當事人及其後代身上,更讓人無法理解──解嚴將近四十年,哪位前輩或後代是這種情緒、反應?自白色恐佈歷史在民間談述以來,又有誰說過要玉石俱焚?
Thumbnail
上個星期到怡保郊區一間購物中心的戲院觀看《五月雪》。雖然不知道為何怡保市中心的戲院為何沒有上映,但在這門可羅雀的購物中心的戲院院廳,還是有十多位觀眾一同觀賞這部多處被消聲和模糊化的電影。觀眾全都是華裔,顯示部份馬來西亞華裔還是關注和好奇五一三族群暴動這議題,這段歷史傷痕「並沒有過去」。 被消音和模
Thumbnail
上個星期到怡保郊區一間購物中心的戲院觀看《五月雪》。雖然不知道為何怡保市中心的戲院為何沒有上映,但在這門可羅雀的購物中心的戲院院廳,還是有十多位觀眾一同觀賞這部多處被消聲和模糊化的電影。觀眾全都是華裔,顯示部份馬來西亞華裔還是關注和好奇五一三族群暴動這議題,這段歷史傷痕「並沒有過去」。 被消音和模
Thumbnail
《烈火焚身》不只是部關乎尋根的故事,更是一段發生於政治暴力下的悲劇。電影選擇以架空形式刻畫時空背景。 縱觀人類歷史上,我們從不缺此種悲劇。無論是宗教或意識形態釀成的衝突,時常導致政治暴力的發生,扭曲人性,使人喪失憐憫本能。最終,暴力不只會停留當代,它將是一個又一世代人們的共業
Thumbnail
《烈火焚身》不只是部關乎尋根的故事,更是一段發生於政治暴力下的悲劇。電影選擇以架空形式刻畫時空背景。 縱觀人類歷史上,我們從不缺此種悲劇。無論是宗教或意識形態釀成的衝突,時常導致政治暴力的發生,扭曲人性,使人喪失憐憫本能。最終,暴力不只會停留當代,它將是一個又一世代人們的共業
Thumbnail
「創傷」的發生不只在過往,也發生在這個「過往」被呈現的時候。《殺人一舉》(The Act of Killing)與其說是在講述印尼九三O政變大屠殺的歷史問題,不如說是在思考這段歷史是如何被「呈現」的問題。這種手法於是讓《殺⼈⼀舉》的拍攝不只顛覆了人們⼀般對紀錄片的印象,也改變了影像和觀看者的關係。
Thumbnail
「創傷」的發生不只在過往,也發生在這個「過往」被呈現的時候。《殺人一舉》(The Act of Killing)與其說是在講述印尼九三O政變大屠殺的歷史問題,不如說是在思考這段歷史是如何被「呈現」的問題。這種手法於是讓《殺⼈⼀舉》的拍攝不只顛覆了人們⼀般對紀錄片的印象,也改變了影像和觀看者的關係。
Thumbnail
加害者有份於受害者的聚會嗎? 在《流麻溝15號》的結尾,政治受難者在來世齊聚一堂,享受相聚的喜悅。經歷一連串的磨難後,靈魂終在此得自由。電影邀請我們一同記住這段歷史,並盼望一個受害者能洗刷冤屈、獲得正義的未來。在記憶中,我們為受害者平反;我們不能任憑遺忘而再殺死他們一次。 然而,在這樣的「天堂」,加
Thumbnail
加害者有份於受害者的聚會嗎? 在《流麻溝15號》的結尾,政治受難者在來世齊聚一堂,享受相聚的喜悅。經歷一連串的磨難後,靈魂終在此得自由。電影邀請我們一同記住這段歷史,並盼望一個受害者能洗刷冤屈、獲得正義的未來。在記憶中,我們為受害者平反;我們不能任憑遺忘而再殺死他們一次。 然而,在這樣的「天堂」,加
Thumbnail
《流麻溝十五號》 Untold Herstory,2022 在這部電影前,我知道綠島有監獄,但未曾聽過「綠島再叛亂案」;知道澎湖七一三事件,卻不知道綠島的新生訓練處。如果沒有人提起,或許這段歷史就要被忘記了,透過劇情片的方式,電影去掉過於極端的部分,試圖喚起觀眾對於這段史實的興趣。
Thumbnail
《流麻溝十五號》 Untold Herstory,2022 在這部電影前,我知道綠島有監獄,但未曾聽過「綠島再叛亂案」;知道澎湖七一三事件,卻不知道綠島的新生訓練處。如果沒有人提起,或許這段歷史就要被忘記了,透過劇情片的方式,電影去掉過於極端的部分,試圖喚起觀眾對於這段史實的興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