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分析

含有「電影分析」共 23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內含劇透,請斟酌觀看 暫時只有單次觀看,全憑記憶寫作,如有不足或記憶混亂,請見諒 * * * * * 在《贖夢》中,由劉俊謙先生飾演的文醫生讓筆者產生了許多猜想。文醫生是一位年輕的精神科醫生,正因為他的年輕,讓他保留了很多對於「醫生」的理想和熱情,未被歲月磨平棱角。由他不顧
Thumbnail
本篇為《幸福黃色電影》的色調與光影運用分析,透過不同切入視角,一同來看喜劇/情色電影之外的可能性。這是一部西班牙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由帕布羅·貝嘉(Pablo Berger)執導,是他的第一部長片。該部電影在世界許多電影展中得到14個獎項和9項提名,同時被被選為台灣2004年台北電影節的觀摩影片。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不談人性,只談美學;不問角色「為何而戰」,只看他們「如何戰鬥」。2025年的《超人:昂首向上》不僅是一場信念的試煉,更是一場視覺的盛宴。導演透過三種截然不同的「力量美學」,譜寫了一首關於神祇、凡人與魔獸的交響詩。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電影《米奇17號》的多個面向,包括多元種族下的「地母系」女主角娜夏、馬歇爾的政治邪教、忒休斯之船哲學、醬汁的階級象徵以及死亡的意義。文章深入分析角色性格、劇情安排,並點出導演奉俊昊透過黑色幽默呈現社會議題的獨特風格,最後點出電影並未提供解決方案,而是引領觀眾面對社會的荒謬與無力感。
Thumbnail
5/5米奇17號
格編⭐桑桑-avatar-img
2025/04/10
乾哈哈哈哈哈後面蟲子戲份太多。
哈斯的採購人生-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11
格編⭐桑桑 請尊稱人家原住民,虛弱的外星人們
電影改編自風靡全球的電玩遊戲《Minecraft》,儘管劇情平庸,角色設定薄弱,但憑藉傑克布萊克和傑森摩莫亞的精彩互動,以及繽紛的方塊世界視覺效果,仍是一部適合輕鬆觀賞的爆米花電影。
Thumbnail
2/5MINECRAFT麥塊電影
本文探討電影《米奇17號》與原著小說《米奇7號》之間的差異,比較兩者在劇情、角色設定、伏筆等方面的不同之處。電影為迎合大眾口味,對原著做了大量改編,使電影版本更具娛樂性,但卻犧牲了原著的殘酷與冰冷感。
Thumbnail
4/5米奇17號
針對 Inside Out 1 這部電影進行結構分析,並以 三段式結構(Three Act Structure)進行拆解。 本文將帶你了解三段式結構如何創造轉折點、帶動故事前進、並同時引出深具哲理的觀影心得
Thumbnail
5/5腦筋急轉彎
《夢想集中營》改編自真實故事,講述奧斯維辛集中營指揮長魯道夫・霍斯(Rudolf Höss)與家人在奧斯維辛集中營隔壁旁建立屬於他們的夢想家園。畫面聚焦於美好的田園式家庭生活,透過視覺以及聽覺的調動,使觀眾自己拼湊出「畫面之外、聲音之中」猶太人大屠殺的全貌,一次看見兩種歷史敘述以及邪惡/平庸的共在。
Thumbnail
諾蘭自《敦克爾克》開始,就有個很嚴重的壞習慣(《天能》沒有看所以不清楚是不是有延續這個狀況) 就是 沒有在管觀眾的觀影體驗,只顧著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像是在《奧本海默》這部電影裡面 就可以看到兩個主要的大問題 第一是「不停在不同的視點以及時間線跳來跳去」 第二是「只拍自己想拍的情節以及衝突」
Thumbnail
Elise Yu-avatar-img
2023/08/15
有沒有一種可能,就是看不懂的觀眾即是論者本人。開頭雖然說是「技術缺失」但是通篇充滿了感情。諾蘭敘事跳躍,而令人難以輕易看懂這是一直以來的特色。所以好像在這部片也沒有什麼好特別批評的(反而這部片故事比天能好懂多了)這部片貼臉拍攝,跟審美疲勞什麼關係?不太理解。因為在這部片每個人都是矛盾的(製造核彈但討厭死亡、加入計畫但不認同計畫、喜歡主角但是不跟主角在一起)演員除了台詞之外,更多的是從細微表情和動作去表達與台詞矛盾的真實想法。而爆炸的畫面正是種種的矛盾(希望和平卻製造更大的武器)的爆裂,正因為所有人的想法和行為都是矛盾的所以在爆炸畫面後,也可以對應當下每個人表情(震驚、喜悅、興奮)和之後譴責或支持主角的反差。(先無聲爆炸後巨響就是類似打雷的物理現象不解釋)
張囧-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8/15
Elise Yu >>>(先無聲爆炸後巨響就是類似打雷的物理現象不解釋)單就物理現象來說,就是光速比聲速還要快可是這裡同時加強放大了主角的呼吸聲所以我會判斷這部電影不只是想要做出一個單純的物理效果同時也是要推某些情緒只是觀眾不清楚那個情緒是什麼
法國老電影《秋水伊人》有浪漫的畫面、傷感的劇情、歷久彌新的音樂,與那些你可能沒注意到的背景故事。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