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茶

含有「飲茶」共 22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燕食記》以香港茶樓為背景,講述榮貽生及其弟子陳五舉的故事,穿插太史菜、南海十三郎等粵港奇譚,描寫傳統點心製作以及時代轉折的風貌。但女性角色塑造薄弱,江湖氣息略顯刻意,美中不足。
Thumbnail
3/5燕食記
藝式酪梨-avatar-img
2025/08/18
讀完妳的《燕食記》心得,忍不住也想咬一口那傳說中的蓮蓉月餅了! Claydee把葛亮筆下的食物寫得如此誘人,從蝦餃的水晶透亮到蓮蓉的綿密香甜,每個細節都讓人垂涎三尺。 很喜歡妳對「失根蘭花」的比喻,一針見血地點出了小說的核心問題——那種刻意營造的江湖味反而顯得生硬。 文學作品最動人的,往往是作家親身體驗過的那份真實與溫度。 謝謝這篇深度又有趣的分享,讓我對這本書有了更立體的認識!
Claydee-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8/19
藝式酪梨 是不是,很想吃!🥮「更立體的認識」是好好的讚美呀,謝謝你!一樣是點綴方言入文,不知為何《燕食記》裡的粵語就有點微妙,可能如你所言,稍微欠缺某種真實和溫度吧~
廣東人最講究的生活方式體驗了傳統廣東早茶文化! 一盅兩件,享受天倫之樂
Thumbnail
4/5深圳市
我很喜歡飲茶,在大學時就喜歡和同學週末飲茶!一起同樂喝茶打屁聊天,分享點心、主食,一場下來就要三小時,澎湃熱鬧的相聚交流心情的回憶一直在我心裡留存。 「 蓮香樓 」創立於清光緒年間,最初以手工精緻的蓮蓉酥餅打響名號,並在粵式茶樓文化中站穩腳步。1927年,蓮香樓於香港上環開設分店,逐漸發展出與廣州
Thumbnail
影山潮-avatar-img
2025/02/26
我很喜歡飲茶,也很懷念穿梭在桌間的推車,可惜生活的地方已經找不到那種樣式的了。希望有天能去蓮香樓體驗一下。
請訂閱【飛火米】YouTube頻道!謝謝大家! 台北福華大飯店二樓珍珠坊的粵菜港點吃到飽從以前就很想去吃! 這次和兩年不見的朋友小豬約見面! 我們就是去享用珍珠坊的平日港點吃到飽午餐! 用餐時間是兩小時120分鐘! 平日每人是1250元! 每次可以先點十道港點! 我在家有寫到第五輪!
Thumbnail
在香港住下來,慢慢的就會仿效當地人的一些生活習慣。譬如,早上遇到人,不管認不認識,見面都會輕輕點頭,溫和的說聲 “早晨”。 酒樓的阿姐,上前點菜都會直呼「靚仔,食啲乜嘢 ?」(帥哥,想吃些什麼?)。我不靚,以為她跟別的枱說話,所以沒抬頭。她再說第二次,我才了解,她這是在叫我。那當然只是開場問候,也
Thumbnail
雅米-avatar-img
2024/12/06
入境隨俗,入鄉隨俗,真的蠻重點也重要。 給飲茶酒樓服務員紅包沾個喜氣,這倒是蠻特別的隨俗😁,哥腦袋動得快😁盡快準備,哈哈,有趣。
安立格-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2/06
雅米 😊
在簡單逛完前域多利監獄後,不爭氣的肚子又開始叫了,因此我們看到一家排隊小店,於是我們也東張西望地跟著大家一起排隊,好不容易進到店內後,我們選了一顆份量感十足的抹茶塔...
Thumbnail
在香港的第三天的旅程中,體驗了道地的港式飲茶及熱情的香港人,享受了乘坐叮叮車和手扶梯的樂趣,並參觀了前域多利監獄這一歷史古蹟。
Thumbnail
那天逛台中三井OUTLET,走累了,眼見黃昏將至,就準備找個地方吃晚餐。我選擇了「耕讀園」。剛開始,誤以為這裡是「春水堂」,因為外觀和裝潢極其相似。印象中,這家店似乎是後來才開的,之前的位置應該是「翰林茶房」。 . 由於耕讀園和「春水堂」相似度極高,一開始讓我錯覺好像真的來到了「春水堂
Thumbnail
"歎茶"也可以寫作"嘆茶",在粵語裡就是享受好茶的意思,上茶餐廳喝茶閒坐看報雜聊就是去歎茶,我在香港的時候假如假日沒事,最常做的一件事去市區歎茶
Thumbnail
作者對香港街頭小食雞蛋仔的熱潮表示疑問,認為香港的美食遠不止於此。同時,作者對泰國的美食讚不絕口,特別提到了椰子餅。此外,作者還分享了在Chatuchak市場的Jane’s Shaved Ice品嚐刨冰的經驗。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