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彥如
施彥如,台北人,編輯是職業也是身分,大多逼人家寫作,偶爾自己寫,散文作品零星在報章雜誌,未成氣候。擁有明確表態的固定讀者三位:爸爸、媽媽和老公。
施彥如
施彥如,台北人,編輯是職業也是身分,大多逼人家寫作,偶爾自己寫,散文作品零星在報章雜誌,未成氣候。擁有明確表態的固定讀者三位:爸爸、媽媽和老公。
26
篇文章
0
專題
54
追蹤者
0
勳章
0
NFT
追蹤
贊助作者
文章
出版專題
NFT
勳章
熱門
・
全部
排序
攝影時代|貓與狗與我
從台東回來以後,我的手機相簿裡多了一些貓與狗的相片。野的,懶的,警戒的,沒有發現我的,不可一世的那些貓與狗,一個方塊一個方塊地住在我的手機裡。
2021-04-25
5
我與爸爸的祕密|我發現爸爸失業了
爸爸,幾個月前就沒了工作,那麼,每天仍一如往常穿著西裝出門的爸爸,究竟去哪裡了?
2021-04-25
2
求生
很多很多年以後,你終於可以描繪出那個瞬間——從深海底緩緩浮上,充滿壓力與爆炸的危險,但你不得不繼續浮出自己如在黑暗中找到逃生出口,而你並不知道前方是否有光。
2021-04-22
3
去京都的澡堂洗澡 帶「那個」幹嘛?
如果時光可以倒轉,我一定會衝向並推倒那時的自己,在男友還沒發現前,打掉右手握著的那個小盒子,然後喝令自己不要問那個在腦中的問題。 古有云: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保留男人的面子。 但我沒有。
2021-03-30
8
釀專題|《獨領風騷》:尷尬與無敵的青春
衝出青春的煩惱|每一部YA片都隱含一個人的成長,克服了某些衝突過程,化解某些危機,他/她逐漸學習如何和解、認識並擁抱接納自己,大概是擺脫掉對他人尷尬的必經過程吧。這或許也是《獨領風騷》為何歷久二十餘年,而始終不曾褪色的原因。自己只有一次的青春,卻能在電影中無止盡回味,再活一次不可能重來的尷尬與無敵。
發佈於
釀電影:專為影癡而生的媒體
2020-07-14
6
這個職業有祕密.出版編輯篇|在印刷廠等待有時,崩潰有時,團結齊心有時
在印刷廠內,我們做得最多的事情是等待。等待沒有訣竅,就是耐心,加上一點奇蹟,必要時,可能再加上一個便當。
2020-05-11
9
顧德莎紀念小輯|始終溫暖的掌心
五月十一日這天早上,我來到位於嘉義文創園區的勇氣書房和新嘉義座。上個月中,我也曾來到同樣的地方,參加顧德莎顧姊《我佇黃昏的水邊等你》和《說吧。記憶》雙書分享會。只是五月的這次,是一場沒有顧姊的紀念會。
2020-05-11
3
真愛——我是買衣故我存在粉|一名買衣服買到VIP粉絲的自白
阿嬤曾說,喜歡的衣服要趕緊買下,我終於懂得,那是因為時間雖會流逝,但美麗的耐看的珍重的物件,可讓時光的美,多多停留一下。
2020-05-11
3
釀專題|穿過那扇藍色的大門
【兒童不宜的兒童節】十八年後重看《藍色大門》,我還是沒有答案,那樣的夏天一個又一個過去了,「三年五年以後,甚至更久更久以後,我們會變成什麼樣的大人呢?」長大成大人,不是小時候想像的那麼簡單又直率,穿過青春的過於複雜,用躲的,用寫的,用燒的,用吻的,用問的,用追的,用奮力滑開池水游的,都無法到達彼岸。
發佈於
釀電影:專為影癡而生的媒體
2020-04-09
9
釀專題|《胭脂扣》:屬於遺憾的祕密音聲
然而我想,如花是等夠的了。她要親眼看見十二少,好的壞的,活著的死去的,往事並不如煙,她看清楚苟活的他,也看透他配不上自己的癡心。「今日天隔一方難見面,是以孤舟沉寂晚景涼天。」無愛的人走肉地活,有愛的人飛蛾撲火地死。「我不要再等了。」是說給自己聽的,因為等死的人,再也不是自己了。
發佈於
釀電影:專為影癡而生的媒體
2019-07-04
5
此作者尚未建立專題
看看更多精彩內容
VAF - vocus and friends
此會員尚無此系列 NFTs
看看更多 NFTs
了解
如何蒐集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