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胖大叔-avatar-img

普通胖大叔

39 位追蹤者

普通胖大叔

39 位追蹤者
本人只是一個普通的胖大叔,職涯和人生都在踩雷。所以到現在都一直在錯誤與失敗中學習,現在把這些經驗慢慢轉換成「大叔的多工人生指南」。
avatar-img
大叔的多工人生指南
34會員
23內容數
本人只是一個普通的胖大叔,是網路上傳說「最衰的七年級」。由於人生無論學涯還是職涯都不斷地在踩雷,於是把這些事情變成「大叔的多工人生指南」,跟每個迷惘的「多工人」分享。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這篇文章探討時間管理的重要性,我舉同事因主動脈剝離過世為例,提醒各位多工人該如何重新看待生命中最重要的資源──時間。文章並提供視覺化方法,將人生剩餘時間以圖表呈現,幫助各位多工人盤點時間,並思考如何將時間投入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
Thumbnail
Kazama-avatar-img
2025/07/29
我認為的「效率」是上班時間中盡量把所有工作完成,盡量不要加班,萬不得已絕不加班,下班後時間是自己的,絕不是加班費能換回來的。
普通胖大叔-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7/29
Kazama 首先,謝謝你的回覆。我很認同工作應該要有效率這點,上班就是要追求CP值,假設薪資沒有增加,就要用最少的勞力獲得同樣的薪資。 另外一點,上班的通勤時間也很重要。以前我有朋友光是上班通勤一天就要耗掉三個小時,雖然那份工作薪水不錯,最後他還是因為沒辦法照顧到家裡所以離職了。 而且我覺得也要看工作型態,有些工作不是真的在看成果,而是看演技。這種工作就很難說要追求效率還是盡可能不加班。
在現代生活中,我們常常扮演著多重角色,如何在工作、家庭、自我實現等多個面向取得平衡,成為許多人共同的課題。透過分享自身經驗,探討多工人生的困境與應對策略,並點出時間管理的重要性,期盼能與讀者共尋平衡之道。
阿明和長輩起了口角之後,他隔天就以「公司有事」的藉口回到北部的租屋處。在鬼使神差下嘗試各種網路上的把妹方法,卻屢屢失敗。最後在直屬主管──周課長的幫忙下,獲得一個和公司傳奇人物夏特助出差的機會,他究竟能不能從中學到戀愛技巧呢?
理工人出身的阿明,在某一次回家過年的時候,終於受不了家族長輩關於結婚話題的轟炸,於是在餐桌上和長輩起了衝突。究竟阿明應該保持單身,還是努力脫單呢? 工程師的戀愛電車難題,第一題,請作答。
身處專業分工的經濟型態,專業資歷才是決定一切的關鍵。 ——《沒人雇用的一代》 理工出身的人,準備進入工程領域的業界,究竟有那些職業取向可以選擇?選公司、面試的時候又該注意些什麼事情?且讓我透過這篇文章娓娓道來。
Thumbnail
Mr. Colin-avatar-img
2023/07/27
社會安全網用在內文好像怪怪的,不過能理解你要說的意思~
普通胖大叔-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7/27
Mr. Colin 或是我用另外一種說法,以前台灣林業非常蓬勃,可是在1995年的時候,一夕之間就禁採禁伐了。專精於林業的工人,可能一夕之間就失去謀生的產業。裡面相對比較弱勢的基層就很有可能掉出社會安全網外。
從幼稚園中班就回家跟我說她交了男朋友,上小一就喜歡在安親班看小五的哥哥,應該可以確定在長大的過程沒有意外的話,女兒的性向應該是「直來直往」。那麼,爸爸身為資深異男,以免以後你失戀不好意思跟我說,所以我先寫下這篇「使用異男的公開說明書」給你。
Thumbnail
含有成人內容
目前大家常說的「理工」科系,其實範圍超級廣。大分類就可以分成「理科」和「工科」兩大學門。比較多人知道的理科,例如:數學、物理、化學 ...... 這類的科系;常見的工科,舉凡科系後面加掛一個「工程」的都可以算是。 這篇文章就針對大叔我自己本家的「機械工程」來聊一聊。
Thumbnail
Mr. Colin-avatar-img
2023/07/06
倫理學那段文字太精采,搭配粵語口音服用
普通胖大叔-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7/10
Mr. Colin 看過更多職場上的妖魔現形,就覺得那個只是講話的口音比較不一樣而已~
最近隔了一段滿長的時間沒有更新文章,主要是因為我在年初臨時起意決定參加今年的國營事業和最後一次的鐵路特考,於是從二月份起就進入了備考的狀態。在備考的過程,由於各種懷疑人生的狀態,於是開始重新檢視我的人生到底出了甚麼差錯?
Thumbnail
當我們談到工場的時候,不可避免地會談到關於組織、管理、決策、經營 ...... 這些面向。但是在工場的職涯,最吸引我的還是不同層級的人們的故事。 過去我在傳統產業打滾的歷程,發現有一個現象很有趣。如果以政治立場來說,經營層相對偏綠,受薪層(尤其是基層)都相對偏藍。
Thumbnail
上次聊到關於「還剩下多少時間?」這個話題,那樣的概念雖然提醒了我們「人的一生是有限的」之外,尚未讓我們更進一步理解「時間」的本質。 於是最近讀到一本《人生4千個禮拜》之後,讓我重新認識「時間」這個概念。我覺得理解時間的本質與不確定性之後,可以讓我們更專注在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