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潔

李長潔

24 位追蹤者
偽學術文化研究平台粉專創辦人、創新傳播與數據智慧實驗室執行長、淡江大學未來學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世新大學口語傳播學系兼任助理教授,也是虛擬甜點店日和點心的老闆。期盼做一個頑固的情境主義者,嚮往情境主義式日常生活實踐革命。 偽學術網站: https://www.facebook.com/Pseudo
24會員
20內容數
由新到舊
【認真讀】派對勞動產業的社會學觀察 | 讀《當女孩成為貨幣》| 讓奢華派對更像奢華派對的那些隱形勞動者們 / 李長潔社會學家Ashley Mears用長達18個月的時間,開啟一個全球菁英派對的社會觀察,從紐約到里維埃拉,在高級別墅與頂級香檳之間,她發現了一個錯綜複雜的「#性別經濟體」,其中揉合了美貌(beauty)、地位(status)、金錢(money)。準備好了嗎?狂歡開始~
Thumbnail
2022-07-24
10
【認真讀】#為甚麼女生的制服這麼多種? | 從學校管理的象徵走向自我展示 | 《裙裾之美:#日本女生制服史》| 「女學生記得2000-2003年最輝煌的「109辣妹」(ガングロ),對高校制服的變形、修改,呈現了後泡沫經濟時代年輕人對整個社會現實的遊樂式輕蔑。那時走在表參道上,各式各樣的制服/擬仿,百花撩亂。為什麼被視為「管理的象徵」的制服,逐漸轉變成「展示自我的時尚」?我們一起來讀《裙裾之美:日本女生制服史》。
Thumbnail
2022-06-09
8
〖認真玩〗#淡水清水巖 | 清水祖師 #暗訪夜巡 | 我們在一起神聖的夜晚 // 🙏住淡水20年,頭一次沒有避開人潮與塞車,我加入了『暗訪』的行隊,順著步伐,走到清水巖。 清水祖師廟廣場前,來自各方諸神各顯神通,閃燈霓虹,舞龍舞獅,大鳴爆竹,擺動神轎。座落排排於廟前廣場的參與群眾,精靈投入、神迷共享。 遊行的最末,金黃華美的祖師神轎從米市街道緩緩落下,非凡無比,令人屏息。
Thumbnail
2022-06-05
5
【認真聽】 #未來關我們什麼事? | 甚麼是未來學 | 未來作為一種典範 | John Urry的《未來是什麼?》從古代希臘神諭透過卡桑德拉的唇語呢喃,拉普拉士的命定世界中不斷進入地獄與天堂的命運,勞倫茲蝴蝶效應的意外震驚,到聖塔菲機構的碎形預言典範,人類的科學歷史伴隨著預測的欲望。 今天我們就來讀Urry的《甚麼是未來?》,聊聊「未來」為甚麼這麼重要~
Thumbnail
2022-06-03
6
冰的守則 5 | 覺得比伊藤久右衛門好吃:中村藤吉平等院店的抹茶刨冰還記得第一次到京都時,看到中村藤吉抹茶冰時那種發自內心的興奮,對同時身為甜點師的我來說(很敢講),中村藤吉幾乎是我認為抹茶界裡的首選。1854年開創的「中村藤吉」,150年以上的經營,拓展成今天的品牌地位...
Thumbnail
2020-02-22
2
冰的守則 4 | 台南 kokoni cafe:草莓奶油🍧Kokoni的草莓奶油刨冰,也是形式主義的冰品設計,強調顏色的對比、幾何圖形的排列,鮮紅色的較小顆草莓,排列在鐘型冰體外,紅色糖漿染成基底,白色的鮮奶油霜作為頂端的裝飾,上頭排上4顆草莓。從造型來看,「草莓奶油」帶著少女期待的冬季綺麗夢幻:全部都草莓。
Thumbnail
2020-02-22
1
冰的守則 3 | 九州純冰おいしい氷屋 :蒙布朗九州純冰的蒙布朗,則將甜點形式挪用於日式刨冰,還有不錯的還原呢。刨冰用簡單的白碗裝著,冰體為「鐘型」,冰的顆粒是更細綿的片狀。冰體共分成「糖漬栗子」、「栗子泥」、「焙茶鮮奶油醬」、「焙茶糖漿」,層層堆疊,形成積雪厚重的蒙布朗山峰。
Thumbnail
2020-02-19
3
冰的守則 2 | 冰ㄉ• かき氷:充滿人情味的吧檯為了要去Kadoya,就順路來台南的小冰店「冰ㄉ」,沒想到卻成為我台南之旅最難忘的刨冰。這是,充滿人情味的吧檯。
Thumbnail
2020-02-19
2
冰的守則 1 | 刨冰的品嘗要件吃冰這件事已經進行了2年,從2018年開始到現在,默默的開始形成一個系譜,沒想到我還挺有毅力。無論你喜歡甜美寧靜的淡水「朝日夫婦」,還是典雅的「滿月堂」,還是日本來的「九州純冰」,除了消暑,到底應該要如何品味刨冰呢?本專題會持續補遺與更新,提供一個系統性的刨冰審美批評。
Thumbnail
2020-02-19
2
[大和之路] 信仰的王權(一):法隆寺結界中的怨靈—聖德太子 🗾什麼?!法隆寺的建立是為了鎮壓聖德太子的怨靈?我們從法隆寺的傳說與空間開始,打開了聖德太子之謎,其實也指出了日本傳統美學空間的原點,佛教風格的空間設計,中國傳來的美學視野,混合著聖德太子的野望,孕育出法隆寺獨特的靜謐。梅原猛的歷史詮釋,讓偉大的聖德太子的形象更有戲劇性、並闇黑化。
Thumbnail
2019-11-22
3
[旅行的旅行] 吃起來真道地啊:食物與旅行體驗 / 李長潔只要一想到旅行,總會讓人想到異地他鄉的道地美食,到了初夏的京都山邊,必定要來品嘗川床料理、流水拉麵,或是在入秋時,在北海道的海畔小屋烤著鄉土料理鏘鏘燒(ちゃんちゃん焼き)。旅程中很難脫離飲食行為與食物類型,來追求道地文化的可能。
Thumbnail
2019-10-16
10
[認真看] 恐怖電影《來了》中的四場儀式 / 李長潔中島哲也導演,2018年的《來了》(来る),就像一場巨大且華麗的儀式,將眾人推入毫無秩序的深淵後,遭逢不幸與死亡,經歷各種過渡,人們再度攜手迎接新的世界,恢復新的秩序,開始新的生活。儀式並不是為了「來了的東西」而存在,而是為了能夠真正結合人們而存在。
Thumbnail
2019-07-19
1
[認真玩] 給我們的城市一點傳說吧:《妖氣都市:鬼怪文學與當代藝術特展》/ 李長潔在2019年的7月5日到9月15日,於「空總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有一個冥冥中就註定好了的成果展演:《妖氣都市:鬼怪文學與當代藝術特展》。包含繪畫藝術、空間建築、聲音與劇場,還運用VR、AR、360度環繞電影等,讓觀眾在兩層樓場域裡展開尋妖之旅。
Thumbnail
2019-07-19
3
[旅行的旅行] 驚心動魄的整理術:收拾行李的策略及其政治 / 李長潔「收拾行李」(packing the luggage),是每一位旅客必定會經歷的重要旅行環節,配合旅行目的選擇要帶甚麼東西?算計去幾天決定要帶多少?如何用最棒的整理術塞進最多土產?依照廉價航空規定精算可以帶多重?甚至精心挑選最能展現自我又兼顧實用的行李箱?「收拾行李」是一件複雜的事。
Thumbnail
2019-07-13
6
《東京二十三區女》:都市傳說的東京遊玩指南 / 李長潔其實只要細細體察這個城市,你仍然可以找到「東京異界」(斗鬼正一,2013)。這個異界可以是地理空間的他界,像是水岸、伏流;也可以是制度性的暴力恐懼,像是江戶入口的幾個刑場;或者是不想被記憶的現代化過程,像是衛生與生態的破壞;更多的是,在性別上、階層上、種族上的異他想像。
Thumbnail
2019-06-01
5
[幻景街道] 月之幽玄:東山銀閣寺的「月的裝置」 / 李長潔#銀沙灘 #向月台 #銀閣 #幽玄 銀閣 說到京都景點,旅人們必定會想到著名的「金閣寺」,其為室町幕府將軍足利義滿仿效西芳寺所而建立的「北山殿」,即位在衣笠山麓的名園別墅。有金閣寺,當然就有銀閣寺,這個對稱的意義來對西芳寺的著迷。對文藝很在行的第八代將軍足立義政,打造了知名的幽玄庭園。
Thumbnail
2019-05-22
2
[ 幻景街道 ] 京都白川的子安觀音:會自己移動的巨大佛像 / 李長潔京都市區裡,有許多地藏菩薩石像相關的傳說,像是烏丸染殿地蔵院中的化做僧人指點造庭大師夢窓疎石的石地藏,或是,被淋得滿身油膩膩的油商庇佑石地藏,地藏尊石像作為日本信仰中最親近人的神祇角色,總是有著各式各樣的神奇故事。而這尊巨大的石像,則是會走路移動,叫做白川子安觀世音。祂的故事到底是甚麼呢?
Thumbnail
2019-04-11
1
念不出名字的神社有世界最強指輪御守:大阪サムハラ神社サムハラ的信仰起源於戰爭時期的兩種迷信力量,一個是「砲彈除」,就如字面來看,是希望能除去砲彈的危險;另一個是「怪我除」,「怪我」是受傷的意思,怪我除則是免去受傷的符咒力量。大阪的サムハラ神社就有這種神奇的崇拜,這一切到底怎麼來的呢?
Thumbnail
2019-03-15
2
台灣人精神世界的解碼:談《還願》的感覺結構只要你是台灣人,那你應該就是一個能夠徹底將《還願》解謎的符號學家。恐怖文本的恐懼來源,總是來自閱讀者本身的社會生活經驗。《還願》用滿滿的符號打造了一個環境,讓大部分的台灣人都能夠辨識符號指涉,並且從中參考,強烈地推動聯想,自動架構出一個屬於每一個玩家的感覺結構。
Thumbnail
2019-03-05
3
不想要的未來:《末世國度》中的惡托邦我們可以看到,《末日國度》提供了極右派政治未來一個驚人的深厚描述。全球氣候暖化與環境變遷,加劇了非洲、東歐、中東等區域的貧窮、疾病與飢餓,大量的難民流入德國邊境。在極右派民粹主義的統治下,這些難民成為各種問題的替罪羊。本書的每一個環節都令人寒顫。這不就是我們不想要的未來嗎?
Thumbnail
2019-03-0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