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漫遊陳星潔
我們總想探索許多的未知,而人類賦予理性與感性,從中解析文學、藝術、哲學,能讓我們用更深的層次去發現世界,開啟心靈之窗。如果,文字是有情緒的,它乘載的是一段又一段的故事 ;還有,美妙心靈協奏曲,它改變的是一雙又一雙的眼睛;看見,在生命中的答案,它建造的是一個又一個的靈魂;最終,成為改變世界的顏料。
文藝漫遊陳星潔
我們總想探索許多的未知,而人類賦予理性與感性,從中解析文學、藝術、哲學,能讓我們用更深的層次去發現世界,開啟心靈之窗。如果,文字是有情緒的,它乘載的是一段又一段的故事 ;還有,美妙心靈協奏曲,它改變的是一雙又一雙的眼睛;看見,在生命中的答案,它建造的是一個又一個的靈魂;最終,成為改變世界的顏料。
19
篇文章
0
專題
33
追蹤者
0
勳章
0
NFT
追蹤
贊助作者
文章
出版專題
NFT
勳章
熱門
・
全部
排序
如何成為西蒙˙波娃 閱讀筆記(上)
波娃在《第二性》中說到愛與奉獻的倫理學,愛這個字在男女之間存在不一樣的意義,男性在愛情中保有“絕對主權”的身份,女性是生命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但同時仍擁有其他人生追求,而女性被賦予“得有男人愛她們,她們才有價值。”愛情是女性的全部,女性被物化的程度嚴重到女性連女性也開始物化自己,許多女人不被視為主體
2022-05-30
4
斯多葛學派-將哲學融合到生活實踐的古希臘智慧
斯多葛講求「與自然和諧相處」通過個人的修行、反省沈思藉此達到追求德行的目的,其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即是,斯多葛認為「世界無限而時間無限」世界不斷的起滅,其中所發生的事件,每一次都會重演、重現,個體「小我」只有通過永恆的時間,才能成為內在於世界整體的一部分
2022-05-25
2
女性獨立個體的自覺
每個人都有女性及男性的特質,來自於個人獨立人格的發展,也是生命主體成熟的象徵。
2022-05-21
5
漢娜鄂蘭-平庸的邪惡
說到漢娜鄂蘭,不少人會想到那場著名的艾希曼審判,在二次世界大戰,納粹屠殺猶太族群,這名被稱為”納粹劊子手“的高官,艾希曼以組織和執行「猶太問題最終解決方案」而聞名屠殺、虐待及奴隸六百萬猶太族群,而在審判上艾希曼堅稱自己無罪,因他是接收蓋世太保希特勒的命令而執行
2022-04-05
5
梅洛龐蒂(下)知覺的世界
<知覺的世界>論知覺與藝術一講中,梅洛龐蒂指出「通過檢視知覺的世界,我們學習到,在這個世界裡,根本就不可能把物和它的顯示方式分開,誠然我再去定義桌子時,三條或四條支撐的一個平面,用來吃飯或寫字等等,我可能會覺得我就抓住桌子的本質,而不必在意桌腿的形狀、紋飾的風格等等,我只是在定義桌子,當我在知覺這張
2022-03-19
5
梅洛龐帝(上)-人是身體與思維兩者不可分隔的存在
哲學分為許多學派,而其中最重要的分類則為「唯物」、「唯心」這兩大學派,現象學在法國的接受始於二十年代末,四十年代到五十年代演變成為法國「存在」思潮,回到事物本身是現象學一脈相承的關隘,分別在於不同現象學家對於「事物」的定義不同:胡塞爾認為是「意識」,海德格認為是「存在」,(現象學於德國發跡,當時法國
2021-10-16
5
尼采&梵谷-痛苦並快樂的活在每一天
「我在別人眼裡算什麼?一個可有可無、古怪透頂、令人不快的人,在社會上毫無地位,也永遠不可能有,但我希望有一天,人們通過我的作品,能夠了解這個古怪而毫無存在感的人。」
2021-08-29
5
存在主義 自由來自選擇跟責任
「我會持續創造自己的定義(本性或本質),你可能認為你可以用一些標籤定義我,但你錯了,因為我始終會是一個正在加工的作品,我不斷通過行動創造自身,這一點根深蒂固存在我人類際遇之中,直到死亡將其抹去為止,我是我自己的自由:不多,也不少」
2021-07-31
3
在孤獨的城市與自己相處
城市的孤獨是一種文明下的產物,我們擁有的越多,越覺得失落,有人迷失、有人空洞、有人隱藏,最大的共通點是我們感覺與人們隔離。一路賽跑的我們,在忙碌的一天裏,回到家中無聲的對白席捲而來,有人說每一盞的燈光下都有一個故事,不是身在其中的人永遠不懂別人的難,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容易兩個字
發佈於
在孤獨的城市與自己相處
2021-07-04
3
卡穆異鄉人|現代性荒誕世界
作者卡穆在1940年3月的一條筆記中就反覆提及自己在人群中感到陌生,感到自己距離生活何其遙遠,而在卡穆筆下以道德標準及社會觀感建置的理性世界,提出道德和倫理的挑戰
2021-06-26
4
此作者尚未建立專題
看看更多精彩內容
VAF - vocus and friends
此會員尚無此系列 NFTs
看看更多 NFTs
了解
如何蒐集勳章
領取見面禮
只要設定追蹤作者,即可享有 48小時
Premium 閱讀權限
先不用,謝謝
前往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