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OT鬧劇終可落幕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昨天把之前服務學校的「SWOT分析」上傳NotebookLM,請它各規劃三個可以發揮優勢和消弭弱勢的校訂課程,答案竟然6門對了5門,實在太厲害了~我們的老師!

SWOT已經肆虐臺灣教育界30餘年,是最普及、也是最耗能的「白努力」運動。

民國80年第一次裸辭到新學友服務,薪水幾乎都花在跨域增能,當時最流行的行銷策略分析工具就是SWOT。

81年考回新北柑園國中後,因為要發展校本課程,所以就嘗試用它來作學校情勢分析。後來被李坤崇老師發現,馬上推廣到各縣市,後來到全國。

其實那個版本,我們也是試作,不盡完善,但很多學校都是照著做;以致越做越疑惑,不知為何而做,做了不知幹什麼?直到現在都是!

分析工具有千百種,為何獨鐘SWOT?其次,企業的分析都是數字為據,信而可徵,但學校多是主觀判斷,以致優劣難定。(例如校長將轉任,到底是危機還是機會?)

再來,學校通常內外不分,OT是指大環境的時代潮流、教育趨勢,不是指圍牆外面。很多學校把家長、社區歸為外部,其實那還是學校本身的優劣勢條件。

而SWOT最耗能的一點就是,大家都是純分析,之後並沒有據以訂出市場區隔定位策略,鎖定目標市場,發揮學校獨特優勢(如STP等)。

其實,如果前面的分析不夠客觀精準,後面的策略定位就會談不上,有的會再加上策略,變成SWOTS,其實是繼續寫作文而已。

所以,就是這樣,SWOT鬧了30餘年,每個學校的課程總體計畫都要先來個課程發展條件的情勢分析,但是接著開設的校訂課程卻可能完全無關!

不過,感謝AI大神,現在我們可以請它評論、修改或重做現有的「SWOT」,然後請它建議適合開設的課程,而且一併把教案、教材、評量同時生成,當然還要請它評鑑課程成效,並做出課程改進建議。甚至AI代理來了之後,我們只要一句話,它就可以完全自轉,一氣呵成。

省下這些「辦學」時間,我們終於有更多時間來「辦案」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李惠銘AMG的沙龍
93會員
129內容數
李惠銘AM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3
如果創作不再是直觀感知與自然本質的對話;鑑賞不再是以身體經驗理解秩序與結構的過程;所有的藝術可能就會逐漸式微吧! 當然,藝術本來就是人類對自然的觀察、體驗與感受,隨著時代進展,可以有各種進行式,包括AI式、吉卜力式。 就像咖啡有義式和美式。 然而,美國咖啡原本也有著香醇口感,只是60年代咖啡豆
2025/04/03
如果創作不再是直觀感知與自然本質的對話;鑑賞不再是以身體經驗理解秩序與結構的過程;所有的藝術可能就會逐漸式微吧! 當然,藝術本來就是人類對自然的觀察、體驗與感受,隨著時代進展,可以有各種進行式,包括AI式、吉卜力式。 就像咖啡有義式和美式。 然而,美國咖啡原本也有著香醇口感,只是60年代咖啡豆
2025/03/06
學校是社會的縮影,但是學校不能滿佈監視器,也沒有司法檢調與軍警,但是一有突發事件,就要負完全責任:包括學校應該是快樂天堂、教師都是聖哲賢人,校長則是全能的天神。 學校教育被如此賦予重任,其實也是榮幸之至,而且現在有AI幫忙,眾所期待的那個安全無害的快樂校園,就更可能實現了! 首先,當然還是多元課
2025/03/06
學校是社會的縮影,但是學校不能滿佈監視器,也沒有司法檢調與軍警,但是一有突發事件,就要負完全責任:包括學校應該是快樂天堂、教師都是聖哲賢人,校長則是全能的天神。 學校教育被如此賦予重任,其實也是榮幸之至,而且現在有AI幫忙,眾所期待的那個安全無害的快樂校園,就更可能實現了! 首先,當然還是多元課
2025/02/08
教育部門應該也要設「外傷重症中心」,因為我們一直在玩「魷魚遊戲」~456人自相殘殺到僅剩一人的遊戲。 遊戲的潛規則就是,從小學到明星國中、第一志願高中到頂大,都是一路篩檢與淘汰的過程。班排不夠,還要校排第一;學生和學校都是要「考上第一」或「第一考上」,才會被看到。平常大家都說不要「第一」,只要「唯
2025/02/08
教育部門應該也要設「外傷重症中心」,因為我們一直在玩「魷魚遊戲」~456人自相殘殺到僅剩一人的遊戲。 遊戲的潛規則就是,從小學到明星國中、第一志願高中到頂大,都是一路篩檢與淘汰的過程。班排不夠,還要校排第一;學生和學校都是要「考上第一」或「第一考上」,才會被看到。平常大家都說不要「第一」,只要「唯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教改在台灣似乎已經成了一個罵人的髒字,至少所有人提到教改都不免會搖頭嘆息! 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呢? 教改不是匯聚了眾多傑出腦袋開過無數的會議,動用龐大的社會資源才形成的政策嗎?更令人覺得困惑的是,為什麼當初教改的目標似乎都達成了,但是學生卻壓力愈來愈大,補習班愈來愈多,學生素質愈來愈差,民眾失去對公立
Thumbnail
教改在台灣似乎已經成了一個罵人的髒字,至少所有人提到教改都不免會搖頭嘆息! 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呢? 教改不是匯聚了眾多傑出腦袋開過無數的會議,動用龐大的社會資源才形成的政策嗎?更令人覺得困惑的是,為什麼當初教改的目標似乎都達成了,但是學生卻壓力愈來愈大,補習班愈來愈多,學生素質愈來愈差,民眾失去對公立
Thumbnail
在此先聲明,這不是一篇補習班業配文,也不是要來戰補習班教育。純粹抒發個人觀點。 自己待過國外一段時間,發現臺灣的補習文化非常之興盛,當然我的學生時期也深受影響, 下午5點放學之後就是馬不停蹄地跑到補習班報到,一直補到晚上9點、10點才結束一天的學生作息;而國外的小朋友下午兩三點放學之後就是快樂玩耍,
Thumbnail
在此先聲明,這不是一篇補習班業配文,也不是要來戰補習班教育。純粹抒發個人觀點。 自己待過國外一段時間,發現臺灣的補習文化非常之興盛,當然我的學生時期也深受影響, 下午5點放學之後就是馬不停蹄地跑到補習班報到,一直補到晚上9點、10點才結束一天的學生作息;而國外的小朋友下午兩三點放學之後就是快樂玩耍,
Thumbnail
文/蕭萊那 「補教業究竟是服務業還是教育業?」,這是我從大學時期開始擔任家教以及在不同補習班兼職時最大的疑問,一路從板哥(擦黑板的)、工讀仔、解題老師擔任到能夠獨立支撐起一堂課程的講師,也花了幾年的期間,說對教育有熱忱也不全然,畢竟會想當老師有絕大部分的原因是「這是我賺錢的技能」,然後在工作的過程漸
Thumbnail
文/蕭萊那 「補教業究竟是服務業還是教育業?」,這是我從大學時期開始擔任家教以及在不同補習班兼職時最大的疑問,一路從板哥(擦黑板的)、工讀仔、解題老師擔任到能夠獨立支撐起一堂課程的講師,也花了幾年的期間,說對教育有熱忱也不全然,畢竟會想當老師有絕大部分的原因是「這是我賺錢的技能」,然後在工作的過程漸
Thumbnail
教育部的大綱領明擺著四個字「適性揚才」,究竟有多少從事教育者能夠很清楚的了解,當教育者無法明瞭時,又如何讓學子們創造自己的技能生存下來。 教育很重要,教育很重要,教育比社會事更重要。 在前一篇文章裡提到:「教育理念違背人性,終究毀在人性!」現在繼續來談談教育怎麼毀在人性! 中小學教師年齡結構失衡,也
Thumbnail
教育部的大綱領明擺著四個字「適性揚才」,究竟有多少從事教育者能夠很清楚的了解,當教育者無法明瞭時,又如何讓學子們創造自己的技能生存下來。 教育很重要,教育很重要,教育比社會事更重要。 在前一篇文章裡提到:「教育理念違背人性,終究毀在人性!」現在繼續來談談教育怎麼毀在人性! 中小學教師年齡結構失衡,也
Thumbnail
教育部的大綱領明擺著四個字「適性揚才」,究竟有多少從事教育者能夠很清楚的了解,當教育者無法明瞭時,又如何讓學子們創造自己的技能生存下來。 教育很重要,教育很重要,教育比社會事更重要。 在前一篇文章裡提到:「教育理念違背人性,終究毀在人性!」現在繼續
Thumbnail
教育部的大綱領明擺著四個字「適性揚才」,究竟有多少從事教育者能夠很清楚的了解,當教育者無法明瞭時,又如何讓學子們創造自己的技能生存下來。 教育很重要,教育很重要,教育比社會事更重要。 在前一篇文章裡提到:「教育理念違背人性,終究毀在人性!」現在繼續
Thumbnail
教育部的大綱領明擺著四個字「適性揚才」,究竟有多少從事教育者能夠很清楚的了解,當教育者無法明瞭時,又如何讓學子們創造自己的技能生存下來。 教育很重要,教育很重要,教育比社會事更重要。 在前一篇文章裡提到:「教育理念違背人性,終究毀在人性!」現在繼續來談談教育怎麼毀在人性!
Thumbnail
教育部的大綱領明擺著四個字「適性揚才」,究竟有多少從事教育者能夠很清楚的了解,當教育者無法明瞭時,又如何讓學子們創造自己的技能生存下來。 教育很重要,教育很重要,教育比社會事更重要。 在前一篇文章裡提到:「教育理念違背人性,終究毀在人性!」現在繼續來談談教育怎麼毀在人性!
Thumbnail
文摘(https://bit.ly/3HE7X6N) 一、只學「有用」的學問---整個社會都在強調「效用」時,反映的是一種短視的價值觀。我現在付出的(學習的),要在短期內有回報(進入好的學校、得到好的工作) . 感想 同意上述的看法。 想起了這個圖 .
Thumbnail
文摘(https://bit.ly/3HE7X6N) 一、只學「有用」的學問---整個社會都在強調「效用」時,反映的是一種短視的價值觀。我現在付出的(學習的),要在短期內有回報(進入好的學校、得到好的工作) . 感想 同意上述的看法。 想起了這個圖 .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