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宗諺-avatar-img

吳宗諺

0 位追蹤者

吳宗諺

0 位追蹤者
出版過十多本電子書,主題從 AI 到投資心理都涉獵,但我其實只是想和你一起搞清楚,我們到底在怎麼被操控、怎麼被說服、怎麼能更清醒地選擇自己。
avatar-img
吳宗諺的沙龍
0會員
31內容數
這裡沒有快速致富法,也沒有人生解答。 有的只是一些看起來沒什麼用、卻很難裝作沒發現的觀點。 投資、語言、社會、心理,拆的不是理論,是你相信過的話術。 你不一定會喜歡,但可能會開始思考。 「不是要你相信什麼,只是不想你什麼都信。」 出版過幾本電子書,主題橫跨投資幹話到語氣共構。 不求說服,只想讓某些話不再那麼順耳。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失戀,是一場讓人措手不及的情緒崩潰,即使你平時再怎麼理性。 你以為自己夠成熟,夠清楚這段關係早就該結束了;你甚至可能早一步看出對方已經走遠。但即使知道這一切的發展是必然,你還是會難過,還是會睡不著,還是會在某個夜裡突然垮下來,覺得一切毫無意義。 這不是你不夠理性,而是你還是個人。 理性和情感不
Thumbnail
我們常以為自己在掌控選擇,其實只是從別人設計好的選項中挑一個。社交媒體、行銷活動、日常情境,處處都有「假控制感」在運作。這種幻覺帶來短暫的安全感,卻可能削弱你在關鍵時刻的判斷力。真正的控制感,不在於選項多寡,而在於你能否自己定義選項。看穿幻覺,才能在重要決策中握緊方向盤。
你不是特別獨立, 你只是從小就知道,有些事能自己處理就不要吵到別人。 你不太會開口拜託, 也不太會說「我不行」,因為你知道,有些人一旦習慣你靠他,就會開始嫌你黏。 所以你慢慢養成了「自己來就好」的習慣, 久了,別人也習慣你沒在需要什麼。 — 你不太問人事情,怕被
你有沒有聽過 ChatGPT 說你是「少數會這樣問的人」?這不是誇獎,而是一種話術設計,利用「少數者感」讓你更信任、更投入。這篇文章帶你拆解背後的心理操作,看見你其實是被話術精準打中的那個人。
Thumbnail
含 AI 應用內容
#ChatGPT#話術#少數者感
你有沒有在滑短影音的時候,看到有人說: 「富貴險中求,這句話其實還有下半句,你知道嗎?」 「真正懂的人,會說:富貴雖在險中求,但也常在險中丟。」 聽起來是不是很有道理? 彷彿突然多了一點深度,一點哲思,一種「古人也懂投資心理」的智慧? 但你再仔細想想: 這句話是哪個古人說的?
你是不是也有這種感覺: 一整天沒做什麼事,就會覺得浪費時間; 滑手機太久,內心會出現一種罪惡感; 明明身體疲憊,卻還是逼自己打開電腦、繼續做計畫表上的進度。 你以為你是在「自律」,但其實你可能是在「逃避焦慮」。 自律的背後,是害怕不夠好 我們都知道自律很重要,它代表你有目標、有規
含 AI 應用內容
#自律#焦慮#心理健康
我們常常會對身邊的人產生一種疑問: 「他不是早就知道這樣不行了嗎?怎麼還在原地打轉?」 明明道理都懂,該換工作、該離開爛人、該開始存錢、該為身體健康負責,但他們就是不動。不止一次,也不是沒人提醒,但依然在同一個循環裡打轉。 這不是因為他們不夠聰明、不想變好,而是因為改變這件事,比你想的複雜
股票:高報酬、高風險的個別戰場 股票是什麼? 簡單說,就是你買下一間公司的「部分所有權」。 當你買了一張股票,就代表你持有這家公司的一小部分。 只要它賺錢、有發股息、股價上漲,你就能跟著賺。 舉個例子: 你買了某間科技公司的股票,每股 100 元。 隔年它推出超熱賣產品
當你走到這裡,應該已經知道投資這件事不是「要不要做」,而是「要怎麼開始做」。 但說真的,越想做對,越容易卡住。 我要先看盤嗎? 要不要現在買?還是等下次跌再說? 開戶是不是很麻煩? 台灣買 0050 可以嗎?還是一定要買美股? 你不是沒有行動力,你只是被選項綁住了。 1|投資前最重要
我們從小學到一個很直覺、幾乎無庸置疑的理財觀念: 「錢存在銀行最安全。」 但這句話,在現在的現實裡,已經變得越來越危險。 💸 通膨不是你看得見的敵人 你不花的錢,正在偷偷變薄。 這不是誇張的警語,而是實際會發生的財務現象。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來說明: 假設你現在有 1
含 AI 應用內容
#理財#薪水#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