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作業:QGIS練習(Week 1/5)

2019/10/24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題目:多期歷史地圖
要求:尋找一個興趣點 ,使用今天介紹的網路 GIS 平台進行 「疊圖分析 」。 疊圖素材是當前最近期衛星影像 (或航空照片 ), 以及至少一期歷史影像 (或地圖 )。並從中發掘有趣的變化,提出可能的解釋。
地點:台北大稻埕外國人雜居地(因為是碩士研究的主題之一)
疊圖:
1945年美軍航照與改繪地圖中疑是中華民國領事館的位置(標紅色處),最下面的圖層是現在的衛星航照
說明:
外國人雜居地是日本殖民臺澎及其周邊島嶼之時(1895-1945)所逐步界定的行政治理分區,約略包含了現今所知的大稻埕全部。可以視之為當時的使館區。這個可能在歷史課本中提過。
特別之處在於其治理/規範對象並非生活在其中的帝國人民(也就是住在大稻埕裡的日本人、韓國人,與臺灣人),而是當時在大稻埕設有商社與領事館的英、美、荷、德等殖民宗主國官民,還有其他非帝國人民。
韓國人,如前提及,是因種種原因,作為帝國屬民居住在大稻埕,且受帝國法律管轄;當然臺灣人與日本人都是。差別在於階級,有被殖民者與殖民者之分。至於殖民被殖民當中的細節暫且不談,請自行閱讀已經非常豐富的研究專書。
英美荷德不同,是日本與之竭力周旋近半世紀的強敵,也是欲逐步趕上的競爭對手。早於本土內地,領有臺灣殖民地立即面對的國際事務便是依清國與外國所訂條約及合約而居留於淡水、臺南(以上為正港)、大稻埕(視為淡水〔河〕延伸)、打狗,以及包括鵝鑾鼻等各燈塔的西方人居留與居住問題。
亦即,外國人居留權問題將自清帝國政府轄下轉移至日帝國政府。人一樣、國籍一樣、業務內容一樣,生活大概也不會有太大影響,但所依循的條約不同了;誰來負責鋪路、築港、拉管線的責任與權力也不同了。這些歷史課本大概也會寫,但應該只寫一半。因政權轉移導致條約轉變,進而影響城市實體構築環境型態的例子在那段時間的世界各地頻繁地發生著。這是歷史與都市空間之間的聯繫。
這是西方人的部分;帝國人民的部分也提了。那其他非帝國人民就很有趣了。

誰是當時島上的非帝國人民?

在進行碩士研究而(不得不)大量閱讀資料時就發現,在日本殖民時期的臺灣各主要城鎮都設有中華會館,算是延續舊帝國時期旅外的各鄉會館(如建於1877年、毀於1945空襲的臺南兩廣會館)。共和革命後,作為各鄉會館的延伸,並作為駐外領館的準備,也緩慢地在世界各地設立中華會館。
臺北的中華會館設於大稻埕一帶,1931年正式成立中華民國駐臺北總領事館。據文件(所存留在腦海中的印象),中華會館原址為後來的中華民國總領事館,但文件中的地址跟美軍所標的 Chinese Consulate 位置有所出入。
若據維基百科,「館舍原本承租位於大稻埕的林本源柏記事務所商舖」,地點與美軍所標的 Chinese Consulate 位置相符(見臺北市百年歷史地圖中的臺北市職業別明細圖,在圖層項下第3頁)。不過,航照以及轉譯出來的地圖出版時,中國領事館應該已經遷至「宮前町90番地張月澄宅」(同上引維基百科)。翻查1940年代的台北市圖,附近也僅標示米國領事館而無中國領事館。
同時,不論是1930的臺北市地圖還是1932年台北市街圖,都僅標示位於御成町的米國領事館,而沒中華民國駐臺北總領事館,不論在港町還是宮前町。御成町米國領事館就是現在的光點台北(建於1926年),建築整體而言還完好,也已於1997年指定為(三級古蹟,文資法修法後為)市定古蹟。
總之,一點地圖上的、網路上的,還有記憶中的考察。
原址現況:
閃過空襲的港町前中國領事館(或林本源商舖),現在已經是深埋於環河快速道路下的瓦礫。因這道路而拆除的也有許多始建於清末的諸多大稻埕洋行。
1945年美軍航照轉譯地圖與衛星影像現況的疊圖
也可以看到河岸地使用方式的改變。不太懂一定要設比賽用跑道給河岸慢跑者的心態。
如果是宮前町的中國領事館,現在則是華南銀行圓山分行。原建築一樣拆除了。也不疊圖了。
延伸資料:
順道一提,1945年6月所拍攝的航照圖中同一個地理位置出現了坑坑疤疤的影像。顯然4月所拍的航照就是為了標定5月的轟炸目標,並在6月確認戰果。不過這港町、有樂町一帶並未受到嚴重破壞,只是許多房子的屋頂沒了(所以畫面上多了影子)。大抵是這既屬使館區,也非關鍵軍事目標而算是只被流彈波及。
同一張航照圖往東平移就可以看到觸目驚心的彈著軌跡,就像被蝸牛自南往北花了3個小時慢慢啃光臺北地表上的所有物體那樣。
123會員
17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