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撈月:創作所追尋的

2019/10/11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能夠理解老師不是給答案的,而是去讓我們思考更多的可能,只是有時候我們會不知道所以我們應該要做什麼,常常會聽到這個設計很無聊,但是無聊的設計老師們怎麼定義?習以為常就是無聊嗎?可是有些習以為常的原因是因為機能,不代表他不好看或不好用。如果要有趣有些人也會忽略了實際上到底能不能用,我覺得能不能用是很重要的,但是一個無聊但很實際的作品跟一個很有趣但很不實際的作品,通常老師都會覺得後者略勝,因為蓋不蓋的出來是可以再解決的,但難道前者就不能再解決嗎?我覺得常常跟老師們提到機能的時候,常常都會被說這個很多人都做過了,或是能不能有更有趣的設計,但我覺得機能也很重要,我會很想知道,既然我們都知道機能有一定程度要考慮那老師能不能給一些關於機能怎麼跟造型結合的建議。因為我上課的經驗下來,通常都會先談其中一個,然後沒那麼在意另外一個,應該說另外一個可能會談的比較少,可是我覺得兩者的比重應該要差不多。而我自己對造型比較弱,因為我覺得很多造型都不切實際,很難使用,可是很酷的造型卻很吸睛,第一印象也相對較好,那到底該怎麼權衡,是我非常想了解的,到底我們該怎麼博眼球但又可以非常實際。(回應第29筆)
在回答這個提問之前,也許先看過這段三宅一生的2020春裝發表會影片。
創作,所追尋的,是可能性。實用沒錯,衣服得蔽體;好看也沒錯,衣服總得悅己悅人;在這之上卻還有更多可談之處。三宅一生的作品一直都提醒著我們設計的本質,一如其他從未放過自己的設計者。在機能在造型之上仍有足以深思的細節,不論是建築還是服飾。
再繼續引用路易斯・康對設計教學的意見:「指導設計不應將學生導向僅僅解決問題,而更應是感知事物的本質」,亦即,解決實際問題的機能並非設計討論的終點,僅是起點。
一如,廚房當然要能煮,但在設計討論中,更該去探究:「那還可以怎麼用?更順暢?更具展演性?光線更穩定?」;在這設計中,或許可以問火的本質如何?也可以問,料理的本質如何、廚師可以如何?
一如,琴房當然要能響,但在設計討論中,更該去探究:「那還可以挑戰哪些細節?是材料?是更悠揚?是大地合音?」;聲的本質如何追尋?
試著撈起水中搖曳的月亮,是李白的浪漫,也是設計者欲探尋的孤高無人之境。

那到底該怎麼權衡啊?

好問題,無論那天枰的2邊是什麼,得試了才知道2邊各放多少力道才能平衡(或者好看的角度)。而這過程(與那權衡的比例)完全無法藉由言語傳達;就算聽懂了,執行起來也常是另外一回事。
「設計者必須自己仔細體會,並藉由參考他人看法,不斷地反思自己的創作歷程,如此才能真的將本質融為自己的感受」,因而「指導時不應直白」(同上來源,改寫過)。

你在開玩笑吧?

真的沒有。真的真的。
本質跟學問僅能藉由不停地提問來感知與追尋;設計上的權衡或嘗試也是。如果學生在課外設計操作過程中的自我質問不足,指導老師(職責上大概)就得在課堂上幫學生提問。這幾乎是唯一的方式,只是每個老師的方式不同,包括路易斯・康。
切了100個(完全不同的)模型,並不斷地自我檢討這100個模型。「這樣就夠了嗎?」「再薄一點如何?」「再厚一點如何?」「這個放這邊如何?」「轉個角度如何?」,在那第101個模型中的某個角落,也許就會找到所追尋那個本質的可能性。
接著,或許再看有沒有1001種可能,一如伊恩・斯波特改造instagram標幟時做過的(Netflix《抽象:設計的藝術》紀錄片Google上的影片搜尋結果)。別放過自己。
一如李白撈月。徒勞地,這是在這組會這麼痛苦的原因。但這才是創作(過程中)的美。

最後,其實要提醒的是:在這組,從未只談機能或造型卻輕忽另一個。從未,一直都是一起談的,但前提是必須能先看到/或感受到:
139會員
683內容數
#金大建築15歲 +4了!畢業設計相關的文章,不論是自己的畢業設計、參加宜蘭大評圖的心得、或是相關書籍的閱讀心得,都請在「準備發佈」裡的關鍵字中加上「金大建築15歲」。讓我們來好好回顧我們所接力走過的15年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